关灯
护眼
字体:

她在东汉末年装神弄鬼(278)

作者: 一品红楼 阅读记录

杨修好心好意地道,“堂前尽孝重要,还是府外争吵重要?大郎君以为,令尊喜欢的是哪一个?”

刘琦怔了片刻,飞快转身回府。

是他糊涂了!

他在府外驳斥这些狂生,父亲不在场,不能亲眼看到。

刘琮在堂前尽孝,却是父亲能亲眼看到的!

若非杨修提醒,他又输一局。

他家情况与袁绍家相似,都是长子渐渐失宠,他若再不用心,只怕会像袁谭一样,被逼得离家出走。

刘琦一回去,刘琮不出来,刘表病倒求医,府前这一摊就没人管了,只剩侍卫们支应着。

蔡瑁和蒯家兄弟倒想管,但他们毕竟不是刘家人,下的命令会被打折扣,不能够完全执行下去。

更主要的是,世家大族盘根错节,沾亲带故。

前来哭丧的那些名士,他们并不陌生。

不是舅爷家的那小谁,就是姑表家的那小谁,说来都是亲戚。

要是真伤着人,会被亲戚们指责。

为刘表得罪大家,似乎并不是很划算。

世家立足于世,亲戚不能少。

毫无亲眷关系的也有,例如那杀千刀的祢衡。

可杀他容易,扫尾却难,要面临天下士林的唾骂,不值当。

就像是个癞蛤蟆,看着恶心,踩死脏脚,用棍棒驱逐,还怕激怒他喷出更多毒液。

——他骂的可不仅仅是刘表,还有他们这些刘表的部属。

最好的办法,是让他自己无趣走开。

因此,蔡瑁、蒯良、蒯越等人没有使用暴力手段,而是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请动名士们的长辈,将他们一个个揪回家。

队伍散了,祢衡、杨修也从州牧府前撤离,但并未离开襄阳。

转身去了一个同道家,每日饮酒坐谈,好不快活。

见他们不再出来烦人,也没有再次组织名士狂生的迹象,蔡瑁等松了口气。

然后发现了一件更不妙的事情。

整个荆州,都在传说汉寿疫症是刘表施放的,议论纷纷。

祢衡随口一句污蔑,竟被庶民当了真。

几人焦急起来,赶紧辟谣。

但有句话说得好,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他们越是辟谣,庶民越觉得是真的,就连某些世族,也开始怀疑他们在为刘表遮掩,甚至觉得他们是具体的执行者。

流言像是长了翅膀,随着清风翻山越岭、跨越河流,飘向四方,无数士民感叹刘景升晚节不保。

至于凡人怎么能施瘟疫?人们并不细想,只相信自己想信的。

蔡瑁等人百口莫辩,感觉又无奈又滑稽。

本是想借此事破张祯的金身。

谁知最终被破金身的是刘表。

还搭上他们。

第259章 诸位义士,请!

张祯一路疾行,并不知道祢衡、杨修等人立下这么大的功劳。

如果知道了,肯定对刘表幸灾乐祸地问上一句,弄巧成拙的滋味咋样,美不美?

某日中午,队伍终于到达汉寿城五十里外的七仙山。

这儿有处关隘,能扼制住通往外界的大路。

刘表在此驻了一支军。

附近的山路小道,也有兵丁把守。

华夏古代早已意识到,治疫首重隔离。

虽然看似残酷,却是必要的措施。

守军将领远远的看见张祯车驾,忙率人迎出。

“末将庞茂,参见长公主殿下!”

他并没见过张祯,但长公主亲赴汉寿的消息,早已传遍荆州。

张祯骑的是雪龙,并未下马,沉声道,“免礼,疫症如何了?”

庞茂神色黯然,“启禀殿下,越来越严重。”

冲关的人数,一日比一日少。

十多日之前,还有数千人冲关,现在只有数百人。

希望他们是意识到冲不出去,因此不再来做无用功。

而不是已经染上疫症,无力远行。

张祯极目看去,看到关卡另一侧的山谷里,倒着许多尸首。

身上好像还插着箭矢。

庞茂沙声解释,“那都是不听劝的。”

他也不想杀平民,但没办法。

疫民出去,整个荆州的人都遭殃。

张祯深吸一口气,既没有夸他忠于职守,也没有骂他冷酷无情。

庞茂又艰难地道,“殿下,你们若是进去了,若是染疫,末将,末将也不能放你们出来!”

张祯:“我知道!”

庞茂抬头看她,又猛然低下去,大着胆子道,“殿下三思!”

他出身普通,只是个不受刘表重视、没有前途的小将领。

否则不会被派来干这种苦差事。

他也不明白上头那些盘算,但他知道,敢亲来疫区的贵人,从古至今只有张祯一个。

若是死在此地,未免太过可惜。

张祯心说你人还怪好嘞,微微点头,“三思过了!”

扬声道,“下马,换装!”

“诺!”

从医者到精兵,都应声拿出灰白色的防护衣,快速换上。

庞茂看得呆了,“......这是何服饰?”

说孝服不像孝服,说寝衣不像寝衣。

脸上的小布巾也很怪,用料俭省,只遮住口鼻,用两根带子系在耳上。

张祯:“防护衣。”

让人给他拿来一套,“你们也可照着缝制。”

庞茂谢过她,迟疑着问道,“能防疫症?”

张祯:“防一部分,不能全防。”

这也很厉害了!

庞茂小心地收好,又指向一群精兵,好奇道,“他们为何不换?是防护衣不够么?”

张祯看他一眼,“不是。他们不进去,留在这儿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