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在东汉末年装神弄鬼(300)

作者: 一品红楼 阅读记录

这次来襄阳,真是长了见识。

前些年关东联军讨伐董卓,都未有眼下这般威势。

虽兵戈未至,他却仿佛已经听到了厮杀声。

他现在感觉,张神悦最大的本事不是合纵连横,而是造势。

祢衡兴致勃勃地道,“德祖,你认为谁家写得最为犀利?”

杨修笑道,“各擅胜场。”

祢衡:“那你最中意谁的呢?”

杨修心中早有品评,“曹操。”

祢衡抚掌,“我也是,哈哈!”

原因很简单,曹操骂得最狠,罗列的罪名最毒。

两人正说着,下人来报,汉寿乡民求见。

忙叫请进来。

他们正想多知道一些汉寿的事,可惜张神悦停在江陵,想问也没地儿问。

恰巧汉寿有人来拜访,怎能不见?

没一会儿严二郎和几名领头者来到,恭敬施礼,说明来意。

祢衡一边感叹他们的赤诚,一边遗憾地道,“你们来晚了!”

严二郎大惊,来晚了是什么意思?

是刘表已经死了,还是祢衡已经没有骂人的功力了?

祢衡:“刘景升欲效仿袁本初,不日就要去江陵迎接长公主殿下。”

当他们没去州牧府么?

去了,刚要开骂,刘表派蔡瑁告知他们这件大事。

敌军变友军,那还怎么骂得出口?

他又不是疯子。

严二郎又惊又喜,“是么?那太好了!”

他虽孤陋寡闻,也知袁绍自愿献出冀州,将州牧大印交予长公主殿下,殿下由此成为冀州牧。

所以,殿下还将是荆州牧?

啊呀呀,荆州有福了!

但欢喜过后,也像祢衡一样有点遗憾。

感觉像是大刀抽到一半,敌人投降了,只能将刀收回去。

......这一趟算是白来,殿下根本不需要他们。

便要告辞。

杨修跟祢衡对视一眼,笑道,“来都来了,别急着走,跟我们说说治疫之事罢。”

留严二郎和同伴们住下,聊了大半晚。

越听,越觉得心潮澎湃,仿佛身临其境。

一时才思泉涌,各自连夜写出了一篇赋。

祢衡的名为《疫鬼赋》,用词辛辣,寓意深刻,对疫鬼一通讽刺。

虽然已经很克制,还是情不自禁地借疫鬼嘲讽了刘表,以及世间不平之事。

杨修的名为《汉寿赋》,大气磅礴,词藻华丽,颂扬了治疫义士、百姓自救等等。

两者一正一奇,难分高下。

这两人都有种狂性,虽是朋友,也觉得还是自己的更好些。

但也抱着欣赏的态度,品评对方作品。

眼见天色大亮,准备用些膳食去睡觉。

忽闻蔡瑁来访,暗自奇怪,州牧府和他们的关系并不融洽。

——说不融洽还是轻了,刘表恨不得吃了他们。

蔡瑁对他们也极为厌恶,这会儿来干什么呢?

还来得这般早,像是担心被人看见。

但来者是客,他们也没什么好怕的。

当即整理衣冠,令人请进。

双方见面,叙礼毕,蔡瑁也不绕弯子,如竹筒倒豆子一般讲了陈登的所作所为。

“景升公虽有过失,但陈元龙才是罪魁祸首!告知两位先生内情,并非意在推诿,只是不忍世人受蒙蔽!”

最后一手指天,郑重发誓,“两位先生,蔡某所言,句句属实!若有半句虚假,叫我蔡家止步于此!”

于他来说,这是极重的誓言了。

杨修也明白这一点,笑道:“蔡将军不必如此,我信!”

祢衡眉开眼笑,眸光精亮,“我也信,哈哈!”

蔡瑁叹道,“得两位先生此言,景升公无憾了!”

祢衡:“这陈元龙,似乎颇得徐州牧陶谦信重?”

蔡瑁要的就是这句话,微微一笑,“没错!”

随即告辞离开。

第276章 今日最威武的不是大将军,是靖国长公主

等蔡瑁离去,杨修嗤笑一声,道,“这老小子不怀好意,想拿咱们当刀使。”

祢衡一哂,“定是刘表的意思。”

这对蔡瑁及其家族可没什么好处。

当然了,对刘表也没好处。

但这人吶,如果已经落到了低谷,又无望爬出去,就会想将还站在山上的人拉下来做伴。

杨修:“那,咱们中不中计?”

祢衡斜睨他,“你说呢?”

杨修也瞪他,忽然同时放声大笑。

这一计,求之不得!

正嫌荆州无施展之地呢。

张神悦当得冀州牧,当得荆州牧,为何当不得徐州牧?

所以他们压根不细问,蔡瑁说什么,他们便信什么。

不过,他所言应该也是真的。

否则刘表不至于气到杀了陈登。

要知道,陈家也大有来历,陈登之父陈珪官至沛国相,伯祖陈球在灵帝时官至太尉。

族人也多为高官。

若非真的被坑害得很惨,刘表怎会痛下杀手,与陈家结仇?

但他们对刘表并不同情。

自己蠢,还贪心,怪得了谁?

刘表与其夫人蔡氏,还真是半斤八两,天造地设,哈哈。

笑了一会儿,两人去找严二郎,建议他们在这儿安心住着。

等刘表启程,再跟在他的队伍之后,一道去江陵迎接靖国长公主。

严二郎也有此意,又有些担忧,“与之同行,是否会被驱赶?”

杨修拍拍他的肩,微笑道,“二郎放心,不会!”

以他看来,刘表已经想通了,或者说认命了。

跟去的人越多,越能显示他的诚心。

耽搁这几日没去,估计就是在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