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东汉末年装神弄鬼(303)
倒不是说他们对刘表有多深的感情,是张祯的种种举动,意味着权力平和过渡,不起兵戈,不伤民生。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可不愿意打仗。
也意味着张祯是个宽厚的人。
这是件再好不过的事。
快到襄阳时,某天路过一个小集市,道路两旁挤满了瞻仰靖国长公主风采的百姓。
刘表站在张祯身侧,微笑着挥手。
不得不说,张祯会的就是多,这般与民同乐,最能邀名。
目光忽然顿住,惊道,“庞德公!”
他记性不算好,但庞德公让他记忆深刻。
那年他慕庞德公之名,亲自上门拜访,想请其出山辅佐自己。
当时他说的是,你有这样的才能,为何只保全自己,不保全天下?
庞德公回了一大通,大致意思是,鸟有鸟路,龟有龟路,各人也有各人的路,所以“天下非所保也。”
宁愿带着一家子辛苦劳作,也不愿到襄阳助他。
如今回想起来,简直是自取其辱。
张祯也惊,“庞德公?!”
顺着刘表的目光看去,看到一个又高又瘦的灰衣老丈,身后还跟着一对青年男女。
三人站在人群中,衣着虽然普通,气质却很独特,叫人一眼就能注意到。
那女郎君,莫非就是诸葛亮的二姐姐?
张祯不由多看了几眼。
女郎君眉眼弯弯,露出个大大的笑容,张祯也下意识回以一笑。
刘表脸色复杂,“对。”
他亲自去请,庞德公都不来。
张祯没去请,庞德公却主动来了。
对比如此强烈,他比被祢衡痛骂一顿还难受。
第278章 行于大道者
确定是庞德公,张祯叫停队伍,下车去见他。
还专门交待吕布,要谦恭知礼。
吕布含笑点头,表示明白。
神悦如今对他越来越上心了,一举一动都记挂着他。
“拜见长公主殿下,拜见大将军!”
庞德公带着儿子儿媳施礼,周围百姓也纷纷跪倒。
张祯连忙扶他起来,“不敢当先生大礼!”
又去扶诸葛暄和庞山民。
刘表心中十分吃惊。
庞德公此人,看似温和,实则眼高于顶,心中一股傲气,王侯将相、名门望族,仿佛都不放在眼里。
当年见到他,也不过是随意一揖。
眼下却对张祯这般大礼。
为何,为何啊?
......反正他知道,绝不会是因为张祯的地位。
至于吕布,那就是个顺带。
庞德公温声道,“当得,当得!”
张祯:“惭愧,惭愧!”
吕布在一旁听得想笑。
你俩这是练过?
等张祯和庞德公寒暄完,诸葛暄又是一礼,俏皮地道,“阿姐!”
孔明的阿姐,自然也是她的阿姐。
——她跟孔明问过张祯的年纪,比她大五个月。
张祯拉着她的手,笑道,“好妹妹!”
仔细看,诸葛暄和诸葛亮长得还有点像,肤色白皙,端庄清雅。
她的夫君庞山民颜值也很高,修长俊秀。
夫妻俩看着很相配。
诸葛暄悄声道,“多谢阿姐的贺礼,帮了我好大的忙。”
夫家很好,公婆和夫君、小姑都很好,虽然家资不丰,可她没有半点嫌弃之意,还庆幸自己嫁入这样的人家。
但张祯阿姐送的礼物,让她生活更为舒适,这也是事实。
张祯也小声道,“妹妹若还缺什么,尽管跟阿姐说。阿姐有钱,不必客气!”
不说吕布分给她那些,长公主的俸禄也不少。
而且,朝中公卿们的俸禄时常欠着,她的却早早送到。
据说是吕布威胁过有司,欠谁都不能欠她。
诸葛暄很活泼,看一眼吕布,凑到她耳边笑道,“还缺个姐夫。”
张祯:......
初次见面就说这种话,看来这姑娘是真不拿她当外人。
吕布和庞山民站得近,也都听到了。
庞山民担心妻子交浅言深,惹张祯生气,目带忧虑。
吕布却很高兴,递给诸葛暄一个赞许的眼神。
诸葛暄反倒吓了一跳,放开张祯的手臂,躲到庞山民身后。
吕布:......我做什么了?真是胆小如鼠,神悦可从来不这样!
张祯瞪他一眼,按照这个时代的套路,郑重对庞德公施礼,“先生有何教我?”
庞德公回礼,看着她默然不语。
张祯又问一遍,“先生有何教我?”
四下寂静,刘表和蔡瑁、蒯氏兄弟等亲信,以及其他名士、乡绅、百姓等等,全都保持安静,不发出一点声音。
庞德公本人,见过的不多。
但“庞德公”这个名号,几乎所有在场的士民都听过。
此时怀着激动的心情,想知道他会对靖国长公主说什么。
是赞扬、鼓励,还是指点?
总之绝不会是批判。
如果是抱着批判的目的,之前就不会大礼参见。
这回庞德公说话了,缓缓道,“老朽愚钝,无以教殿下。”
张祯:“先生太过自谦,还望不吝赐教!”
谁敢说庞德公愚钝?
他分明是人间清醒。
庞德公面露微笑,“殿下心中自有大道,何需旁人多嘴多舌?”
此番前来,一是因为新娶进门的儿媳恳求,二是想来看看,张神悦是否真如传闻中的那般。
现在他看过了,百闻不如一见,不虚此行。
张祯:“......先生以为,此道对还是错?”
不会这么神吧?
真能看透她的心思?
庞德公一挥手,指向四周百姓,“何需问我?答案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