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东汉末年装神弄鬼(332)
建安四年,刘协写了衣带诏,秘密传递给董贵人的父亲董承。
董承便联合刘备、种辑等人,准备诛杀曹操。
建安五年事败,董承三族被灭,怀着身孕的董贵人也未能幸免。
伏寿看到这一幕,大为恐慌,认为曹操不能不除,于是写信给父亲伏完,让他想办法铲除曹操。
但伏完不敢,没有任何行动。
十四年后,曹操以此为由,杀伏家全族,包括伏寿,就连她生的两位皇子也被毒杀。
可这事儿透着股古怪。
曹操的心胸,其实还算宽广,犯不着因为一起未成的阴谋而谋害皇后全族以及皇子。
说真的,这与谋害皇帝区别不大,会在史书上留下恶名。
曹操要是不在乎名声,大可直接取而代之。
如果说真正的目标是皇子,那也不对,因为当时刘协还有好几个儿子。
因此有学者认为,曹操非要杀伏寿,是因为她另有一个庞大的计划,并且已经威胁到曹操,曹操不得不杀。
张祯希望真是如此。
否则伏寿和刘协也活得太绝望了。
后来曹操让刘协立自己的女儿曹节为后,有趣的是,曹节一心向着刘协,并不向着父兄。
多年后曹丕代汉,派人索取玉玺,曹节也是掷玺于地,哭着诅咒曹丕“天不祚尔。”
还真被她给说中了,老天果然没有保佑曹家。
玉玺也是多灾多难,动不动就被人掷来掷去。
——
出了未央宫,张祯想到伏寿那句“殿下忙于国事”,简直不好意思回家偷懒。
踌躇片刻,调转方向去大将军府。
吕布见到她很惊喜,“神悦,你来了!”
昨晚神悦说,今日要在家好好歇息,谁都不想见。
他很识趣,没去烦她。
可现在她自个儿来了!
莫非她与自己一样,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张祯:“大将军,我找台大匠有事。”
......不是找我?
吕布有点失望,但只有一点点,总体还是欣喜。
立刻派人去叫台舒。
没一会儿台舒来到,见吕布也在,便称长公主殿下,不提师门称呼。
寒暄几句,张祯开门见山地道,“我欲造船,台大匠可识得高明的匠人?”
台舒想了想,道,“识得几人。”
张祯大喜,“人在何处?”
她就知道,找墨家准没错!
社会就是圈圈套圈圈,武将圈、谋士圈、狂生圈、科研圈、工匠圈等等。
只要找到圈中人,就能一个带一个,最终成为自己人。
台舒:“不在长安。”
张祯:“无妨,我诚心延请!还请台大匠替我传信!”
台舒应下。
已经引荐了那么多人,不差这几个。
如今的大将军府,如同墨家的聚集地。
张神悦则像墨家领头人,她好了,墨家便好,她不好,墨家会像以前一样湮于尘世。
所以,他会尽全力帮助张神悦。
张祯又期待地道,“台大匠,你,你们会造纸么?”
《汉寿战疫记》若想颁行天下,就涉及到两大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
西汉时期已有纸,但那时的纸质地粗糙,不便书写。
后经东汉蔡伦改良,能正常书写使用。
不过,蔡伦的造纸技术工序很多,产量不高,她就想问问,墨家有没有更好的法子?
台舒:“......不会。”
没错,他决定张神悦要什么他给什么。
可他和师兄弟们也不是什么都会。
例如造纸,大家都不会!
第301章 不爱金玉、独善纸墨
听台舒说不会,张祯犹不甘心,追问道,“真不会呀?”
你们可是墨家,怎么能说不会呢?
台舒:“......殿下,世间万般技艺,我们也不可能全部精通。”
你是不是太高估墨家了?
师妹啊,咱们墨家是人,不是神。
张祯遗憾地道,“好罢,不会就不会。”
吕布安慰道,“神悦想要造纸?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儿。我令人抓来造纸工匠,想知道什么尽管问。”
造纸这种技艺,虽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也算不得秘传。
据他所知,宫中就有一批造纸工匠。
抓来一审,不就什么都知道了?
台舒听得侧目,好家伙,这就要抓工匠来审讯?
工匠遇上你,真是倒了八辈子大霉。
幸好你以前不知道我们会些什么,也幸好咱们现在是一伙的。
张祯:“不用,我也略知一二。”
台舒震惊,“......殿下也会?!”
张师妹的那位师长,究竟传了多少秘笈给她?
吕布也很吃惊,“神悦啊,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
每次他以为她已经很厉害了,她又会展露新的一面。
张祯:“很多。”
转头对台舒道,“我欲传此技艺,台大匠觉得谁适合?”
本来台舒最合适,但他主管军工,忙得像个陀螺,肯定没空实际操作,只能偶尔指点。
说完又补充,“台大匠,我只是知道工序,从未实践过,因而此人需头脑灵活,善于钻研。”
台舒:“......殿下想好了?”
这等秘术,怎么能说传就传?
张师妹忒大方,像个没心眼的傻女郎。
可纵观朝野,又有谁敢说张师妹傻?
张祯微笑,“想好了!”
她又不靠这个吃饭,怎么就不能传。
让谁做都是做,交给墨家她放心。
台舒思索片刻,道,“严度!”
严度不爱说话,心里却很明亮,为人又踏实,符合张师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