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在东汉末年装神弄鬼(347)

作者: 一品红楼 阅读记录

伤了残了怕啥?

只要不死,身后就还有路。

被选中的退伍士卒陆续离营,与被分派出去的课农司属吏一起,前往各县。

离开前,都默默向长安方向施礼。

谢长公主殿下,谢大将军,也谢日渐强盛的大汉朝廷!

第312章 我不支持你,还能支持谁呢

有钱有权好办事,肥料厂落实下去的速度,超过了张祯的预计。

奔赴各县的课农司属吏们,除了背行李,还人手一册《氾胜之书》。

这是氾家先祖氾胜之的农学着作,历史上失传了。

后人知道有这本书,还是因为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多有引用。

如今氾先贡献出了家传正本。

内容很丰富,包括粟﹑黍﹑麦﹑稻﹑稗﹑大豆﹑小豆﹑枲﹑麻﹑瓜﹑瓠﹑芋﹑桑等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以及溲种法﹑耕田法﹑种麦法﹑种瓜法﹑种瓠法﹑穗选法﹑调节稻田水温法﹑桑苗截乾法等等。

氾胜之的名字,也为世人所知。

小皇帝刘协亲自下令褒奖氾家,赏了一堆金银布匹。

此举更坚定了氾先培育优良麦种、杂交稻种的信念,也刺激了众多潜在的农学家,纷纷到课农司自荐。

张祯让氾先和张五郎面试,有一技之长的都留着。

她自己也在卫成的协助下,编了本《皇庄肥料方》,也让属吏们带去。

大多数属吏其实不识字,书里的内容是张祯派人集中培训的,通过了培训后的考核,才能去县里任职,也才能教给肥料厂的退伍士卒。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书籍的珍惜。

尤其还是教种田的书。

视若珍宝,小心收藏。

张祯还答应他们,任职满两年,这两本书就归他们个人所有,以后可以带走。

《汉寿战疫记》也终于编撰校稿完成,印了三千册,与《说文解字》一道,由课农司属吏顺路送去给各县县令,算是公务用书。

剩下的,都放在万书坊出售。

华佗、张仲景等人的名声,也随之传遍天下。

青囊堂也趁势而起,扩张到了整个关中。

但主持扩张的不是华佗,他没那生意头脑,张祯也没有。

是谁呢?

张祯的三叔张泊。

他没走仕途,管着家里庶务,与华佗接触较多。

时间长了,就觉得青囊堂只开在长安屈才了,遂提出一系列建议。

华佗烦不胜烦,他只想好好研究医术。

转念一想,你行你上啊。

就把张泊拉进了青囊堂,让他管店铺经营。

张泊欣然从命,开始了他的庞大计划。

关中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打算开往荆州、冀州、幽州、辽东、全天下!

张祯听得咂舌,没想到啊,家里还有个商业奇才!

医药业有多赚钱,她是知道的。

就算本分行商,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这个时期,也不用担忧三叔会借自己的势欺压同行,或者坑害百姓,祖母时时敲打着呢。

总之青囊堂的事情不用她费心,等着麻袋装钱就行。

她现在需要费心的,是春种。

人间四五月,农夫汗如雨。

想要秋收万颗子,春天就得好好耕种,粮食不会从天上自己掉下来。

身体力行地劝课农桑,关注农事。

还时常带人巡视关中各地,盼望今秋大丰收。

——

“神悦,你知道将士们眼下最为崇敬的人是谁么?”

宽大的马车上,吕布慢悠悠问道。

张祯都不需要思索,顺口答道,“自然是大将军!”

吕布好整以暇地道,“不,不是我,是仁熙靖国长公主。”

张祯:“......受之有愧,这是个误会。”

她的初衷,是为了做肥料。

之所以想到军中,一是因为前世的惯性思维,二是没有别的闲人。

不是专门为了安置老弱病残的士卒。

而且他们去了各县也是要干活的,并非躺平养老。

吕布正色道,“何谈愧字?就算是误会,将士们也受益。”

神悦是君子,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张祯:“......也要多谢大将军支持。”

他若不同意,此事就做不成。

吕布专注地看着她,面露微笑,“我不支持你,还能支持谁呢?”

张祯脸上发热,被这样的人全心注视着,说真的很难心如止水。

微微侧头,避开他的目光,“大将军,皇庄不远,你不用陪我去。”

今日,她要去皇庄查看清河二号、北海二号的长势。

清河系列,是用刘备送来的野生稻谷培育的。

北海系列,则是孔融送来的。

去年结穗还不错,每株都达到了七十以上,就不知道今年如何。

吕布:“我无事,闲着也无趣。”

他是真的无事。

主要是高顺太能干了,再加上陈宫和贾诩等人,感觉大将军府有他没他都一样。

他的作用跟小皇帝差不多,重要场合露个面,平时很闲散。

可惜关中盗匪都绝迹了,他想剿匪都不行。

别的地方还有,但大家都不让他出京。

老曹还来信说,请大将军自重,勿与将士抢功。

张辽、刘备、孙策、公孙瓒等人也来了信,内容大同小异,都是说辖地盗匪他们自己会负责,无需出动大将军,劝他好生待在京中,千万不要离京。

他简直无语。

......别自作多情了好么?谁爱去找你们?

又是东北经略,又是西北经略、东南经略、西南经略,神悦所图甚大,等过几年粮食充足,必有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