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在东汉末年装神弄鬼(354)

作者: 一品红楼 阅读记录

吕布:“万一呢?”

贾诩也道,“小心无大过。”

陈宫:“神悦,你且忍忍。”

神悦的人身安全是第一位,别的都可以往后挪。

奉先在侧,不惧任何刺客。

吕布:“......公台先生,你这是什么意思?”

忍什么?

他与神悦之间,能用忍字么?

神悦不知道多喜欢他!

陈宫冷眼,“大将军以为呢?”

吕布:“......先生言之有理!”

说完暗自反省,自己是不是太过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了?

怎么府里这些先生,对他的态度越来越随意?

尤其陈宫,似乎总想当他长辈!

如此下去,大将军威严何在?

......不过,有个陈宫这样的长辈,好像也还不错。

更爽的是,老曹一直觊觎陈宫,总想挖他墙角。

可陈宫就是一心跟定他,对老曹不假辞色。

每次想到他就忍不住哈哈哈。

张祯往边上挪了挪,“大将军因何发笑?”

莫名其妙笑成这样,瘆人吶。

陈宫和贾诩也奇怪地看着他。

吕布看看他们仨,忍笑说道,“没什么,哈哈!”

......没什么你还笑?有病啊!

张祯怕被传染,又挪了几寸。

不多时,张鲁的信使来到,躬身行礼,“小人张乐,拜见长公主殿下、大将军!”

张祯:“免礼!”

顿了顿又道,“听说你要见我?”

张乐恭声道,“回长公主,师君偶得一物,欲献予殿下。”

张祯来了兴趣,“哦,何物?”

张乐小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一个手掌大的锦缎小包,层层拨开,双手献上,“殿下一见便知!”

自有侍从接过,捧到张祯面前。

那是一枚玉质印章,泛着晶莹的青光,剔透精巧。

张祯蓦然想起一件事。

史上记载,张鲁曾经得到过一枚玉印,部将们借此劝他自立为汉宁王,他还未表态,又有部下劝他不可称王,以免招来祸患。

张鲁听从了他的建议,没有称王,后来降了曹操。

眼前这枚玉印,莫非就是那一枚?

刚想取过来细看,一只骨节分明、修长有力的大手伸来,从她眼前拿走玉印。

“玉质普通,做工粗糙,你们汉中没什么好物件么?”

吕布不以为然地道。

他送神悦的玉,比这好多了。

听着吕布毫不留情的贬损,张乐暗骂他不识货,敢怒不敢言,赔笑道,“大将军,这玉印并非师君现制,而是从地下挖出来的,乃是上天吉兆!”

吕布嗤笑,“一枚印章,放地下埋几年,再挖出来就成吉兆了?”

这话,张祯听着有理,但人情还是要领的。

张乐险些气个倒仰。

为何他比刘范的信使晚到?就是因为师君在犹豫,到底要不要送靖国长公主这枚玉印。

这玉印出土时霞光满天,非同凡响,师君珍而重之。

犹豫了好几日,最后还是决定送。

但这般珍贵的宝物,在吕布口中却是不值一提。

此人当真讨厌。

深吸一口气,道,“大将军请仔细看,印上有字。”

吕布也发现了,辨认半天,念道,“宁、正、慧、雅?”

张乐长揖,“师君以为,这四字正合长公主殿下,因此特意进献,恳请殿下莫要嫌弃!”

张祯从吕布手中夺过玉印,笑道,“何来嫌弃?回去禀报你家师君,得此奇珍,吾心甚悦!”

张乐大喜,“多谢长公主殿下!”

只要殿下喜欢,谁管那吕布喜不喜欢。

唉,长公主殿下也姓张,为何不生在蜀地?或者师君家中?

上天不公吶!

第318章 末将甘宁,字兴霸

大将军府中这些人,无论文臣还是武将,效率都极高。

派往益州的课农司属吏,陈宫很快选了出来。

高顺也挑好了退伍士卒,有些年老,有些体弱或受伤,但都还能干活,也很愿意加入肥料厂。

张祯召见了这一群人,勉励他们干一行爱一行,做出成绩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大饼画得又香又圆,听得众人慷慨激昂,誓要做好此事。

陈宫、贾诩在一旁也是咋舌。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要去冲锋陷阵,为朝争光。

神悦当了长公主,口才也没退步,还更精进了。

这方面,真是谁都不服就服她。

等众人退下,贾诩叹道,“鼓动人心的能耐,神悦世间第一流。”

张祯很谦虚,“一般一般!”

心说那是你们没见过某销,如果见过,就知道我这只是初级水平。

吕布淡淡道,“文和先生,你这话不对。”

贾诩十分惊奇,“哦,哪不对?”

他没听错罢?吕奉先也有否定张神悦的一天?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吕布反问,“神悦哪样不是世间第一流?”

又岂止鼓动人心一项?

贾诩:“......是我失言。”

呵呵,叫你多嘴。

明知吕奉先千方百计讨好张神悦,还给他制造机会。

张祯也是脸红。

单独相处时无脑夸也就算了,这还有旁人呢,多不好意思。

又派人请来高顺,让他安排士卒护送课农司一行,与刘范、张鲁的使者一道回去。

为啥不跟吕布说?

因为说了他也只会找高顺,还不如一步到位。

两家的信使,也都以朝廷的名义赐下布匹、金币、书籍。

——当然不是赐给他们的,是赐给他们的主子。

张乐知道自家师君早跟朝廷是自己人,安然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