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在东汉末年装神弄鬼(369)

作者: 一品红楼 阅读记录

对于来迎的蜀中豪族,也态度和蔼,又不失天家贵气。

看得众人大为叹服,心里都想着张神悦就该是这样的。

有几位豪族还是甘宁的旧识,也都知道了他如今跟的是位高权重的长公主和大将军,纷纷上前恭贺。

甘宁有种衣锦还乡的感觉,十分得意,又要装稳重,两者之间不能切换自如,脸上的表情都扭曲了。

马超很是不屑,“呵,狗肚子里装不了二两油!”

若有一日他回西凉,绝不会如此浅薄。

吕布寡言少语,陪伴在张祯身侧。

陈宫曾告诫过他,像他这样的性情,话语越少,表情越淡,越能唬人。

他深以为然。

但他虽不怎么开口,在场却无一人敢忽视他。

也不敢刻意奉承,问候行礼都多加几分小心。

大将军吕奉先名声在外,谁能不怕!

更有人想着,这两人站一起,一个像仙女,一个像仙女旁边凶神恶煞的首席护法。

在城外十里长亭走完繁文缛节,刘范等人簇拥着张祯、吕布进城。

过城门时,吕布淡淡说了一句,“此城甚为壮阔坚固。”

刘范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战战兢兢道,“大将军过奖,不如长安,远远不如长安!”

心里很是恐慌。

吕奉先无缘无故说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暗喻他家违制?

并没有啊!

他爹确实曾造过天子专用的乘舆车具千余辆,可那是在绵竹的时候,后来绵竹突生大火,车具城府全都烧没了。

父亲也因为此事,觉得天意不在自家,心情郁郁。

搬到成都之后,局势不同从前,更是没有一丝一毫违制之处。

吕奉先,吕奉先不能污蔑他家!

刘范想要辩解,又不知从何辩起。

——万一吕奉先根本没那意思,那他岂不是不打自招?

算了,他如果挑明再辩解!

为了迎接张祯和吕布,成都大街小巷都净了街,马蹄踏在青石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百姓被隔绝在层层护卫之外,向着这一行人好奇地张望。

张祯骑在雪龙驹上,习惯性抬起右手,向百姓们微笑着挥了挥。

这种举动在此地尚属首次。

“嗡”的一声,窃窃私语声四起。

像是一滴水,掉进了滚烫的油锅里。

刘范皱眉,刚要命人去制止,就听二弟刘诞低声道,“兄长!”

说着示意他看张神悦。

他抬头看去,见其一脸笑容,并没有生气的模样。

便也不管了。

张祯笑道,“诸位父老,可还安好?”

从来没有一位贵人,会这么客气地跟平头老百姓打招呼。

大家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全都怔怔地看着她。

刘范急得恨不能替他们回话。

这些刁民,都哑巴了不成?

张祯也不尴尬,扬声道,“成都是个好地方,我这一路走来,看见田地里庄稼都长得不错,今秋肯定能丰收!粮食丰收,百业兴旺啊!”

这回,一位年轻人大着胆子,激动地道,“都是托长公主殿下的福!”

他没什么见识,但他姑爹是县里小吏,知道些上面的消息。

说是蜀中会休战,都是因为靖国长公主使了计谋。

他很感激。

家里两位兄长都被拉了壮丁,再也没回来。

要是再打下去,他也逃不脱。

他不怕死,可他要是死了,家里老娘和两位嫂嫂、侄女儿怎么办?谁来养活她们?也得死!

靖国长公主救的是他全家!

有人开了头,答话的就更多了。

“长公主殿下,你派来的课农司了不得,啥子都会种!”

“肥料好得很,又便宜!”

“我家两斗豆豆,就换了好多肥料!”

“长公主殿下,我们不爱打仗,一点儿也不爱打!”

“课农司那个李娃儿,年纪不大,很有出息!”

刘范听得又心焦了。

叫你们答话,没叫你们说这些乱七八糟的!

吵吵嚷嚷不成体统!

谁爱听?!

张祯爱听。

不时询问,引着大家说得更多,行路也慢。

直到刘府外,才跟众人挥手道别。

下马进府的那一刻,听到后方传来山呼海啸般的声音。

“殿下万福金安,长命百岁!”

刘范脚一软,差点摔倒。

那么大声,都快掀翻屋顶了!

这不是他熟悉的成都,也不是他熟悉的成都人。

有什么东西似乎悄然发生了改变。

一位名叫杜池的豪族走近甘宁,低声道,“兴霸兄,张神悦好生厉害!”

只说了几句话,就引得成都民心所向。

不,也不仅仅是这几句话的功劳,她早已在布局。

此时,只是让庶民认识她,对她有鲜明的印象,进而深入人心。

从今往后,成都人就会知道,顶上的贵人除了刘州牧一家,还有靖国长公主。

这位长公主关心民间疾苦,把他们的温饱放在心上。

刘家若再有异心,肯定不会像之前那般顺利。

甘宁瞪他,“老杜,张神悦也是你叫的?”

他都只敢在心里叫叫。

杜池:“......靖国长公主,长公主殿下!”

都是斗鸡走狗的主儿,谁还不知道谁啊,他现在抱上大腿,倒装成了礼仪人。

甘宁这才笑道,“殿下当然厉害!”

刘家那几个糊涂蛋,可能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张神悦牛刀小试,就能抄刘家老底。

还好他现在攀上高枝了,不然得烦恼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