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在东汉末年装神弄鬼(456)

作者: 一品红楼 阅读记录

张祯凝视他片刻,主动抱紧他,叹道,“是的,最喜爱你!”

这样的凤仙,她怎么能不喜爱!

家人在另一页,跟这个“最”字不冲突。

吕布心满意足,内心甜得像喝了蜜浆。

参加完张祯生辰宴之后,张辽果真回了冀州。

大将军府也越发忙碌,整顿兵马、调配粮草、人员配置等等,为两路大军的出征做好准备工作。

朝廷原有诸军之外,还多了匈奴、鲜卑骑兵组成的两胡军。

虽然即将征伐的是两胡故地,但大部分胡人并没有抵触心理。

他们比中原人更为慕强。

从上到下,大将军府所有人都很忙。

而最忙的那一个,绝对是高顺。

他虽然这次也不出征,却是两路大军的战前总管。

忙得眼窝深陷,瘦了几斤。

张祯一见他就躲。

不是她不想帮忙,是帮不上,高顺能做的事儿,她可做不了,宁愿眼不见心不烦。

唯一能做的,是多照顾高顺的妻子陈夫人,她还有两个月就要临盆,肚子很大。

经过华神医的调理,怀相也稳了。

而且还是双胎。

所有人都期待着这对孩子的降生。

吕布本想预定当义父,想想自己的过往,强行忍住。

第397章 爱护京城,人人有责!环境卫生,日日保持!

“长安竟如此繁华,不愧是天子脚下!”

行走在长安街道上,林荣大为感慨。

他原以为,襄阳已经够繁华了,没想到长安更胜一筹。

放眼看去店铺林立,幌子乱舞,卖什么的都有。

路上行人如织,沸沸扬扬,熙熙攘攘,脸上都透着种安宁,甚至是自豪。

与他搭伴进京的俞承感触更多,“三四年前我来过长安,与如今可不一样。”

他记得那时的长安一片萧索,店铺大多倒闭,侥幸没倒的几家,也是愁容满面。

来往的百姓栖栖惶惶,麻木冷漠,绝无眼下的笑脸。

偶尔还能看到兵丁强抢民女,欺压良善。

他也是被欺压的那一个,一名小头目以他挡路为由,硬是逼着他赔了一千钱才罢休。

围观的路人还说他好运,遇到的是罗小校,如果是别人,赔出万钱也有可能。

从那时起,他对长安的印象就不好,再没有来过。

没想到今日再来,已经大变样了。

压根不像他曾见过的长安。

林荣叹道,“宸王上治理有方!”

俞承点头赞同,“若无宸王上,还不知如何呢。”

两人边说边走,身后牵马的仆役忽然被拦住。

一个戴着奇怪红袖套的大娘一手叉腰,一手指着他们的马、驴,大声说道,“牲畜进城,需带兜,你们两匹马、四头驴都未带,统共罚款三百!”

仆役也算见多识广,争辩道,“咱们走过那么多城池,都没这样的道理,你这是明抢!”

大娘下巴一抬,鄙夷道,“这不是别处,是长安,是京城!”

仆役还要再说,林荣以目光止住,对大娘笑道,“我等初来乍到,不知京城规矩。请教这位伯娘,兜是何物?为何要带兜?”

见他这么客气,大娘表情也好多了,指着马屁股比划了一下,“接粪的兜。宸王上说了,爱护京城,人人有责!环境卫生,日日保持!你一匹马我一头驴,到处乱拉,那京城不脏了么?”

又道,“城门口贴着老大的布告,你们进城的时候没看见?还是不识字?”

林荣:“......识字,人太多,没去看。”

大娘不太信,“城门卫也会提着喇叭喊,你们也没听见?”

林荣苦笑,“还是嫌人多,嘈杂,没仔细听。”

现在仔细回想,几名站在石墩上的城门卫,似乎真提到牲畜入城要怎样怎样,只是那声音震得耳朵疼,马、驴也惊了,因此一行人赶紧离开城门。

大娘叹气,“没辙,还是得交钱。”

林荣和俞承相顾无言,让仆役如数交了三百。

心里都有些吃惊,宸王也太爱干净了。

虽然她是女郎,天生爱洁,但这真有些过火。

谁听说过爱洁爱到整座城池都要保持干净?

莫非是巧立名目,盘剥百姓?

......不,不可能,那是宸王张神悦!

任何官吏都有可能盘剥百姓,就她不会!

况且,平心而论,干干净净的长安确实让人感觉舒适。

大娘收好钱,从斜挎在身上的大包里取出个本子,再拿出一枚手掌大的印章,在第一页上并列戳了六个印,从中撕开,一半留在本子上,另一半递给林荣,“凭证给你们了,收好。”

林荣:“......凭证?”

大娘低头整理自己的大包,“对啊,凭证,京城各项罚款,都要给凭证。如果不给,你们可以拒绝缴纳,还可以去官府举报!”

她晚上也要用凭证交账,如果金额不符,或者有人举报她不给凭证私吞罚款,一经查实,会被革职。

林荣举着凭证,表情很震惊,“这是纸!”

俞承接过来前后翻着看,果真是纸!

虽然很粗糙,用来书写肯定会洇墨,可这确实是纸!

怎么,京城的纸张,便宜到可以用在这种小事上?!

大娘似乎见惯了这种表情,骄傲地道,“纸有什么稀奇?宸王上的制纸新法,能制出许许多多的纸张!咱们环卫司用的,都是制纸时的残次品。反正咱又不写字,只是做个凭证,用好的也是浪费。”

制纸新法?!

林荣、俞承目光闪烁,想的是制盐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