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在东汉末年装神弄鬼(563)

作者: 一品红楼 阅读记录

白玉京,天上仙都白玉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建成!

他很急!

——

长安到白玉京的整条官道,都已铺了水泥。

是当前汉室最为先进、最为便捷的道路。

而且很宽阔,足够张祯的超豪华四驾马车通过。

张祯是王爵,本可以用五马,但她觉得五马太挤,反而影响速度。

吕布也不骑马了,跟她腻在车里。

这次出行,他们感受到了老百姓铺天盖地的热情。

长安到白玉京的官道旁,几乎随时都挤满了人。

“宸王千岁万安!”

“宸王千岁福寿安康!”

“宸王千岁,这是我家的肉饼!”

“我母新蒸的小食,又甜又香,王上尝尝!”

“王上,王上,我等为你祈福!”

“王上保佑,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我等有福气,得王上照应!”

“王上一路慢行!”

“千岁娘娘,快去快回!”

偶尔夹杂几句大将军威武,又很快被宸王千岁或王上、千岁娘娘的呼声压下去。

男女老少,无不热泪盈眶,知道她不喜人跪迎,都是等车驾远离,方才虔诚下跪,恭敬送行。

张祯也不断出去挥手致意,虽有吕布撑伞,也热出一头细汗。

如果王允、贾诩、刘表等人在,定然惊叹民心可用。

但吕布没想那么多。

回到车厢里,一边帮她擦汗,一边没心没肺地笑道,“神悦,你听见了么?有人喊的是瓜娘娘万福金安,哈哈!”

张祯:“......大将军,瓜娘娘这事儿,过不去了么?”

老是玩旧梗,有什么意思!

吕布:“过得去,过得去,哈哈!”

张祯无语,抢过帕子自己擦。

吕布又殷勤地给她捏肩,尽力收敛笑意,压着嗓子说道,“辛苦宸王千岁了!”

张祯懒得搭理他。

百姓如此火热,很大原因是她减免了人头税。

这只是个开始。

农耕时代,田赋免不了,但可以再减一些,例如四十税一,别的税收也能逐渐减免。

如果商业发展起来,大头就是商税,田赋说不定能降到五十税一。

忽听吕布叹道,“真好!”

不禁问道,“什么真好?”

吕布眼眸含笑,“神悦与庶民,两不相负。”

从一开始,神悦就对庶民有悲悯之心,所思所想,无不是为了庶民。

以前他就想过,庶民若敢负了神悦,那就丧了良心、失了公道,必然血染黄沙。

执刃的就是他。

现在省了这道力。

张祯叹口气,道,“百姓要的,其实很少。”

有饭食,有衣穿,足矣。

可在古代,这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她努力了这么久,也不敢说能让天下无饥寒之民。

很多话她虽不说,吕布也知道,揽住她的腰轻声道,“慢慢来。”

神悦的志向,就是他的志向,他会一直在。

张祯捏捏他的手臂,嗯了一声。

——

半个月后,一行人到达目的地,白玉京将作令李严、将作总监秦书、将作总度支毛玠一起接驾。

行礼如仪,三人看着张祯和吕布,心里都是感慨万千。

去年吕布遇刺,张祯挥师江东,他们心头哇凉。

暗想白玉京要飞了,哪怕一时不停工,朝中若是乱起来,也不得不停。

幸好吕布没死,局势没乱。

他们是真想建成这独一无二的仙都白玉京!

每天都祈祷朝堂、各地不要出什么幺蛾子,影响白玉京进度。

大家都是干脆利落的人,寒暄几句,就去了工地。

秦书还提醒张祯戴好面纱,因为灰尘大。

张祯也知道工地必定尘土飞扬,仔仔细细地系好了面纱的带子,只露出一双眼睛。

转过一处窝棚,就到了现场,然后她惊呆了。

“......那是什么?请问那是什么?!”

一眼望不到头的广阔场地中,整整齐齐、横横竖竖地排列着几十条,轻轨?

是的,轻轨。

除了这个,她不知该用什么词语来描述。

那物事闪着金属的光泽,是铁,很长很长的铁,铺在地面上。

一个个巨大的木箱,下面带着轮子,或装着土、或装着水桶、或装着石板木头等物,被绳索牵引着在轻轨上运行,很稳,很快。

她没看错,确实没有人推拉,是绳索在拉动。

绳索的动力又是哪儿来的呢?

顺着一条轻轨看去,尽头矗立着巨大的风箱,宛如庞然巨物,比她曾经画过图纸、指点造出的大数倍,内部肯定也复杂数倍。

所以是风力。

整个场景,透着种离奇的东方式赛博朋克风。

秦书早已习惯了初见者的惊奇,平淡地解释道,“运输铁道,能更快地运输土木砖石,方便民夫取用。”

张祯难掩激动,“我知道!”

她不瞎,看得出这轻轨是用来做什么的。

但,“谁想出来的主意?”

是你吗我的秦师兄?!

秦书声音依然平淡,“是我。”

所有人都想尽早建好白玉京,他也想。

因而挖空心思,想些取巧的法子。

张祯微踮脚尖,用力拍他的肩膀,“好,好,好极了!”

墨家同门,总是给她带来惊喜!

给这个世界带来惊喜!

吕布不着痕迹地拉开她,“小心脚下,仔细摔着。”

张祯回头瞪他,“大将军,这神奇的运输铁道,你就没想起来跟我说一说?”

吕布:“......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