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在东汉末年装神弄鬼(67)

作者: 一品红楼 阅读记录

张泽欣慰地道,“如此一来,大将军更稳。”

张祯心想这只是暂时。

等到利益被触动的那天,世家必视吕布为生死仇人。

但能暂时稳住也是好的。

第四日,张辽来接张祯,体贴地道,“神悦不必担心,十八名美人都已嫁了未婚军汉,你去大将军府,不会被她们堵住。”

张祯呵呵,“文远将军真讲义气。”

张辽谦虚地道:“应该的。”

张祯:“......你不会脸红么?”

张辽摸摸脸,“有甚好红。”

张祯服了他。

细问才知,这主意是高顺出的,也是他具体操办的。

军士们听说能白得一个娘子,皆踊跃报名,还因此发生争斗。

——这年头男多女少,娶亲不容易,娘子什么出身并不重要。

高顺索性设了擂台,胜者才有资格参与角逐。

因人太多,最后还让美人们自己挑选,相互看对眼,皆大欢喜。

张祯大为叹服,“高将军真是治家理事的好手!”

忽然明白吕布为啥事事都找高顺了。

张辽:“那天你一走,大将军便让老高收拾烂摊子。”

张祯:“......这烂摊子是大将军的,不是贫道的。”

张辽好脾气地道,“你是浮云道长,你说啥都有理。”

张祯怀疑他在阴阳她无理取闹,又没有证据。

从这天开始,张祯又恢复了去大将军府打卡的日程。

半个月后,她的道观终于修建好。

之所以用时这么长,是因为一直在修改。

起先张淙夫妇没想着让女儿长时间修道,便打算随便糊弄下,盖个一层小房屋。

后来改变想法,就觉得不能委屈了女儿,准备盖两层。

但张泽认为,两层还是不够彰显浮云道长的身份,索性改成个小院,正中是道观,供奉着三清,与一般道观无异。

道观后是一座三层小楼,一楼是花厅,二楼是徒弟们的住处,三楼是张祯的卧房。

张泽还觉得角门太过狭窄,不便侄女儿出入,特意扩建一番。

这么一来,工程就耗时了。

入观之日,吕布带着大将军府一干部属前来捧场,小皇帝也赐了匾额,上书宇光清辉。

道观名字简单,就叫三清观。

半夏和霍红儿也终于有了自己的道号,前者叫静虚,后者叫清虚。

张祯坐在观中,听着众人的道贺,感觉自己人设越来越稳了。

有道观,有弟子,还有朝廷的承认,谁还敢说她是野道士?

说的就是你,张文远!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背后议论我是小野道!

第70章 文和啊文和,陈宫还没到,你咋就到了呢

七月中旬,贾诩拖家带口进了京。

张祯得知后,心里很有些紧张。

文和啊文和,陈宫还没到,你咋就到了呢?

以我的智商,不会被你坑害吧?

——我该怎么做,才能不让你发现我其实没那么聪明呢?

贾诩到大将军府拜见吕布那日,她特意换上全套天仙洞衣,头戴上清莲花冠,手执青玉柄拂尘,一派道骨仙风之相。

吕布看她这般慎重,奇怪地道,“他不过是凉州军中一讨虏校尉,略有些急智而已,值当你如此?”

张祯看他的目光近乎同情,“值!”

凤仙啊,历史中你就是被“文和乱武”赶出长安的。

如果说王允是第一个受害者,那你就是第二个,小皇帝是第三个。

你们仨难兄难弟,谁也别笑谁。

吕布微微眯眼,“神悦,你似乎有些怕他?”

张祯挺起胸膛,矢口否认,“没有!”

吕布伸手抚她肩,“没有就好,本将在,你用不着惧怕任何人!”

张祯心说你有什么用,他能随随便便玩死你,口中却道,“多谢大将军!”

不多时,高顺引着贾诩进来。

张祯细看,发现他和自己想象中并不一样。

是个清瘦的老年文士,身量中等,面容端正,甚至残留着年轻时的一两分俊逸。

并不是尖嘴猴腮,眉宇间也没有阴毒狠辣之气。

反正光凭外貌,看不出这人就是鼎鼎大名的三国第一毒士。

“拜见大将军!”

贾诩施了重礼。

吕布和蔼地道,“文和先生不必多礼,坐!”

贾诩恭敬道,“谢大将军赐坐!”

目光微微一扫,坐到右侧高顺之下。

心里暗自叹息。

他以前也曾见过吕布,但那时的吕布骄矜自傲,目下无人,何曾将他看在眼里?

如今却虚怀若谷,礼贤下士。

莫非当了大将军,性情也改变了么?

不,不是他性情变了,是他受了高人的点拨。

贾诩隐晦地看一眼对面的张祯。

这位,想必就是吕布身边的高人。

他应大将军之召,自然会打探大将军府上有哪些重要人物。

高顺、张辽等人且不说,以前都识得。

浮云道长却是忽然冒出来的,听说她仙姿绰约,天然生就七窍玲珑心,吕布对她言听计从,千依百顺。

因此未见之前,他是将她往妲己、褒姒、西施之流去猜测的。

却没想到她竟然这般年幼,似乎比他孙女还小些。

“文和先生,这位便是浮云道长,俗家姓张,小字神悦。”

寒暄过后,高顺为他引见。

贾诩并不因她年幼而怠慢,拱手道,“道长之名,老朽如雷贯耳!”

张祯心想你也让我如雷贯耳,谨慎地回礼,“贫道久闻先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