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深帐暖(1214)

作者:十三幺 阅读记录

“余姐姐,你怎么了?”

“你会不会想岔了?”南冉还抱着“君琢可能是错”的幻想。

然而,小不点却很坚定地告诉她:“我确定肯定一定,才没有想岔。我跟大哥都是从娘的肚子里出来的呀,我是跟着大哥一起长大的呀!”

南冉脑子乱了,连君琢问她“大哥什么时候回来”这样的话,都不记得怎么回的。

君琢走了,她却仍呆呆坐在院子里。

一切都偏离了原本的轨迹。

如果、如果君璟不喜欢顾含英,那这个话本还是她娘亲写的话本吗?

如果,这个话本已经不是她娘亲的话本了,那是不是说明,她还有其他的办法离开这里?

念及此,南冉那颗枯萎的心,似又抽出了新的嫩芽。

南冉照旧回去批奏折了。

因前些日子她生无可恋,浑浑噩噩,独孤霈怕她想不开,就将所有的奏折搬到了一个屋里,她批她的,他做他的事,便是有官员来,他也当着她的面解决了。

而南冉压根没留意独孤霈跟官员说了什么。

自打听了君琢说的秘密后,南冉不仅长了耳朵,便是奏折也看仔细了些——再无关紧要的折子,官员总要说些什么吧?

他们说的,便是她了解大宁时局的窗口。

南冉的变化,自然没瞒过独孤霈——她也没想瞒他,更何况,以他看穿一切的眼,她相瞒也瞒不住。

独孤霈心中却莫名松了一口气。

那日太医前脚去余府,后脚就回来跟他禀报了,“油尽灯枯”四个字,着实让他心惊。

那一刻,他只剩下了一个念头:只要她活着,只要她乖乖留在他身边,让他做什么都可以。

第二千一百八十八章 赐婚-魏紫风澹渊

端午过后,天气越来越热。

北方的好消息却一个接一个地飞来,而南冉在折子里了解到的更多,不但内乱逐渐平息,连北方外族也退出了大宁的国界。

这一切的功臣,便是余大将军。

余夫人喜得跟什么似的,南冉也难得的露出了笑颜。

虽然话本剧情走向都不对了,可余大将军没事,真好啊!

不远处,独孤霈看着她多日未见的笑,眉眼亦温柔起来。

余放本是要死的,可想到余放一死,她又会难过成不知什么样,他便只能出了手。

余大将军凯旋而归,帝都百姓夹道相迎。

和余大将军一同回来的,还有君璟。

南冉第一反应是独孤霈骗了她,那份折子是伪造的,可余大将军却告诉她:“君世子被叛军攻击,原本是逃不成了。不过他那属下忠心,替他受了难,他便来改名换姓投靠了我,替我出了不少平乱的谋划。爹爹今日能这么挺胸抬头地回帝都,还多亏了他。”

说到这,他举起了大拇指:“这君世子是个人才,有前途。”

南冉笑而不语,一身光辉的男主,能不是个人才,能没有前途?

余大将军你还是话本看少了。

不管怎样,君璟没死,还立了大功回来,的确是桩好事,至少这剧情啊,没崩。

南冉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释然。

皇帝也很高兴,内乱定了,外敌退了,天佑大宁,他又可以继续醉生梦死了。

为了嘉奖功臣,他特地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欢庆宴。

百官都来了,南冉这芝麻绿豆大的女官也应邀坐在犄角疙瘩里。

宴席上,皇帝和蔼可亲地问余大将军要什么赏。

余大将军耿直地表示,这场胜利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是数万大宁将士的功劳,所以不管是活着的、还是牺牲了的将士,他都希望受到朝廷的嘉奖。

皇帝对这个回答很满意,也不管国库里还有没有钱,当场表示:“朕允了!”

接下来,就是第二位功臣,君璟。

不知怎的,南冉心头有一点点的忐忑。

她希望君璟求皇帝赐婚,迎娶顾含英,可眼前站着的君璟,已经不是当初离开帝都,去往北方赈灾的海清侯世子了。

他原本充满少年奋发意气的眉眼,染了阴郁之色。

也是,亲眼目睹过人间惨烈之事,又差点丢了性命,怎还能如烈火一般明亮炽热呢?

南冉正胡乱想着,君璟开了口,声音清朗又坚定:“臣心悦一女子,恳请皇上赐婚!”

南冉一惊,心中升起一点点的期盼。

皇帝和蔼可亲地问君璟:“世子想求娶哪家小姐?”

“臣,求娶余大将军独女,余年。”

南冉瞳孔猛然放大,难以置信地盯着君璟。

“臣,反对!”

第二千一百八十九章 我不是你的禁脔-魏紫风澹渊

百官的目光纷纷从君璟的身上,转移到了声音的来源处,却发现高亢喊“反对”二字的,竟是首辅独孤霈。

众人——包括皇帝都有点儿懵,海清候世子求赐婚,这种小事也碍了首辅大人的眼?

不至于吧。

君璟朗声:“君无戏言。”

意思是皇帝都同意嘉赏了,一切反对无效。

独孤霈此刻也没了往日的慵懒,目光炯炯:“世子所言不差,的确君无戏言。可皇上说的是嘉赏,并非将余小姐赐婚于你。”

独孤霈精准抓住了逻辑上的漏洞,直接攻击:“皇上既没答应世子赐婚之事,世子便也无需将‘君无戏言’这样的帽子硬扣到皇上头上。”

“本官反对,是因本官早与余年定下白首之约。上月,本官已与余夫人交换过庚帖,定下亲事,只等余将军凯旋归来,上门呈送聘礼。”

大殿上一片沉寂。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