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深帐暖(374)

作者:十三幺 阅读记录

“后来,老朽便偷偷去开了棺材山的棺材,发现里面皆是空空如也,竟无一具尸骨。老朽百思不得其解,索性留了下来。这么多年,倒也真打探到一些事。”

院中诸人,谁都没了喝茶的心思,竖着耳朵听柳相士的话。

“‘盘龙山’被叫做‘棺材山’时,蚩尤身死多年,黄帝也已传位到了孙辈。九州虽定,可洪水、瘟疫各种天灾人祸不断,百姓生活依旧艰难……”

风澹渊打断他的话:“史书记载,黄帝统一九州,天下河清海晏,岁丰人和。”

第六百三十九章 秘术在何处?

柳相士微微一笑,反问一句:“史书是谁写的?自古以来,成王败寇,但凡子孙不离经叛道,非但不会揭祖宗的短处,还想方设法给老祖宗脸上贴金。”

风澹渊淡淡道:“史书不可靠,你的话就可靠?”

柳相士赶紧摆手:“老朽就一江湖术士,抱朴道长说沏了好茶,让老朽来说说棺材山之事,老朽就且说说,至于真真假假,贵人自有判断。老朽万不敢说,所言一定是真。”

风澹渊毫不留情地吐槽:“你倒是把话说得滴水不漏。”

柳相士笑道:“老朽就是靠一张嘴讨生活。”

魏紫怕风澹渊又怼人,便将话题扯了回来:“柳先生继续说,当时九州混乱,盘龙山也有了棺材山之名,后来呢?”

“后来啊……”柳相士喝了口茶,“当年被黄帝驱逐至北疆与西域的神子后人重返九州,与九黎族人里应外合,想平定天下。而当时,神子的首领是炎帝小女,女娃。”

“啊?”长生奇道:“这不对呀。师傅跟我讲过精卫填海的故事,女娃去东海玩的时候淹死了,她化成了精卫鸟,不停往海里扔石头树枝,想把海填平呢!师傅,我没记错吧?”

抱朴道长回:“长生,听柳先生说。”

“哦。”长生乖乖地闭嘴。

柳相士道:“精卫填海的故事,妇孺皆知。但老朽还是那句话,故事是人写的,真真假假自行判断。老朽所言,也是老朽听说与猜测的罢了。”

顿了顿,他的脸转向魏紫这边:“魏大夫既然已经打开过棺材山的棺材,那应该注意到棺材里的精卫鸟图腾了吧?”

“是。”魏紫回。

柳相士颔首:“女娃率神子重返九州之后,究竟发生了何事,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史书上没有这一笔,也一直是人族统领天下,结果不言而明。”

“只是,无论史书如何写,发生过的事,终究是发生过。就像这片棺材山,还是留下了女娃一族的痕迹。”

“老朽若没猜错,所谓的白夔吃魂魄也好,此地不详也罢,都是有人刻意放出去的风声。为何缘由,怕是山里有什么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

“也正是因为这些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导致了尸体的离奇消失。”

风澹渊和魏紫对视一眼,两人皆在对方眼里读到了答案:神农氏,也便是炎帝留下来的秘术。

不管柳相士的话真假如何,有两点值得肯定:其一,能够自圆其说;其二,与抱朴道长先祖留下来的秘术之说对上了。

那接下来的问题便是:秘术在何处?

魏紫想了想,问道:“柳先生,关于古司南,您有何见解?”

柳相士微一顿,反问道:“你们也发现棺材山南边最古怪了?”

这下,不但魏紫、风澹渊,连一直很淡定的抱朴道长也惊讶了:“先生发现南边有何异常?”

第六百四十章 我会服侍人,你刚知道?

柳相士摇了摇头:“有何异常不知,就是从堪舆上来说,那片地方风水好得不能再好了,却也是空棺材埋得最密集之处,古怪。”

又道:“魏大夫既然问了古司南之事,那老朽不防也说一说打听到的一些陈年旧事。”

“上古时期,黄帝、蚩尤大战,蚩尤作大雾,黄帝造机甲替士兵引路。而这机甲永远指向南方,故称‘司南’,此乃史书记载。”

“老朽还听到另外一种说法,蚩尤手下有能工巧匠,在制作兵器时,制出了司南车。黄帝收买此人,为他所用,故而那场大战,黄帝胜,蚩尤败。”

魏紫不由道:“先生您的意思,指南车乃蚩尤统领的九黎人发明,炎帝死后,女娃与九黎人结盟。如果棺材山是女娃的一处据点,那么此处用古司南布阵,也不足为奇。”

柳相士颔首:“这也只是我的猜测罢了。”

“但还是那句话,圆得上。”魏紫紧接说道。

屋子里传来饭菜的香味。

苏念做好了晚膳。

长生眼巴巴地瞅过去,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柳先生,茶品了,不如留下用个便饭吧?”魏紫开口相邀。

“有酒吗?”柳相士问。

“自然是有的。”魏紫笑着朝风青使了个眼色,风青转身出去打酒。

“那老朽恭敬不如从命!”

*

用过晚饭,抱朴道长和柳相士依旧相谈甚欢。

魏紫舟车劳顿,便跟风澹渊去隔壁的院子歇脚。

他们到之前,风墨便已安排人将屋子院子收拾干净。此处屋舍虽简单,倒也一应俱全,被褥等都是崭新的。

魏紫沐浴完,一边晾头发,一边将手环上的地形图发到手机上,细看棺材山全貌。

风澹渊洗好澡出来,便见她坐在灯下,一副沉思状。

“明日再说,去睡觉吧。”魏紫眼下一圈暗影,看得风澹渊很是心疼。

“头发还没干,也睡不了,再看一会。”魏紫没抬头,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滑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