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深帐暖(441)

作者:十三幺 阅读记录

魏紫又往后看去。

有了阿沁的解释,画面其实很容易理解了。

后面便是女娃战死,身化精卫,众人神情悲戚。

再往后是一个巨大的圆形,除此之外便什么都没有。

接下去的画面,是阿沁族人在雪域的繁衍以及往南迁徙的历史。

魏紫折回至有戴面具男子的那幅壁画前。

苏念见此,奇道:“这个男子能站在女娃身边,想来不是普通人,但为什么只有这幅画里有他?”

阿沁盯了半晌,脑中突然灵光一现:“他手里拿的就是权杖吗?!”

魏紫神色凝重:“他是大祭司,他手里拿的是我要找的权杖。”

这是第一次,她看到大祭司真实出现在远古记事里,而不是那些记忆碎片的模糊人影。

“我们再去里面看看。”

阿沁一听“权杖”,浑身血液都沸腾起来:若权杖之事是真的,那是不是真能找到重生之法?!

未及魏紫答话,她已经举着火把往前行去。

果然,往里走又找到了一些陶器。

大部分已经残破,只有少量完好。

陶器旁边有一些绳子。

“放这么多绳子做什么?”苏念拿起绳子瞧了半天。

“结绳记事。”魏紫指着上面的结。

“哦——那上面的结是什么意思?”苏念不由问道。

魏紫摇头。

“您不知道?”苏念奇道。

魏紫忍不住笑了:“我又不是神仙,几千年前的东西我不知道也很正常啊。也许阿沁知道吧。”

她偏过头去看阿沁,阿沁却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但我觉得这些绳子好像有点奇怪——”

“苏念、风青,把这些绳子都摊开。”经阿沁这么一说,魏紫也细细瞧了起来:“是有一点奇怪,不是杂乱无章的,有顺序……”

“我觉得像一幅画……”

“是有一点……但更像一幅地图——”

魏紫骤然想起:

阿沁他们一族,族名为“精卫”,是女娃的后裔。

女娃战死于天虞山北端,但精卫族却一直在繁衍,且流传着这样的话:“当雪山神女归来,会带着他们离开极北苦寒之地,回到他们一族的发源地,温暖如春的海滨之地。”

也就是说,当年大祭司应该以某种办法封印了女娃,那么解开封印的办法,是否就是重生?

在精卫族的传说中,重生之地在女娲战死的雪域。

至于在雪域的何处?

这些绳子记录了路线。

而为何用绳子?

一来当时没有文字,二来即便有了文字,结绳记事这种办法也是最隐蔽的。

阿沁也反应过来了:“如果这是地图,那它记录的应该就是发鸠山重生之地的路线。”

“发鸠山?”魏紫诧异。

“嗯,神女殒身之地就是天虞山脉的发鸠山。那座山还有个名字,叫幽都山,传说是通往幽冥鬼域之地。”阿沁解释道。

魏紫点点头,又问:“这幅地图的路线你能看得懂吗?”

第七百六十章 白玉骨簪

阿沁摇头:“看不懂。不过可以问问族长和族老,也许他们知道。”

魏紫道了声“好”,又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地图,暗暗将绳子的数量、以及每个结的位置记在脑中。

绳子的后面放着一个石盒,也是貌不惊人的样子。

魏紫拿过,刚要打开,却被苏念抢了先:“王妃,我来。”

说罢,小心翼翼地掀起了盖子。

“这是——发簪?”苏念觉得没危险,便将盒子递给魏紫。

魏紫伸出手,从盒子里取出了发簪。

发簪是白玉制成,通体雪色,样式简单古朴,似乎没什么特别之处。

可魏紫却觉得哪里有些怪怪的,便吩咐苏念:“把火把靠近一些。”

待光线明亮些后,她凝神微眯着眼,将发簪放在眼前来来回回地细看。

蓦的,她发现了特殊之处:这不是一枚玉簪。

簪体一半是玉,一半却是骨头,两者融合得几乎天衣无缝——若不是她喝过白夔血,眼力与寻常人不同,真瞧不出来。

白玉,应该和牡丹发簪的玉质是一样的。

而骨头……若没猜错,应该是白夔骨。

绳子是通往重生之地的路线图。

那这枚发簪又代表了什么呢?

魏紫思索了一会,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便道:“继续去前面看看。”

走着走着,前面传来风青的声音:“没有路了。”

魏紫、苏念和阿沁疾步跟上。

苏念盯着面前的石墙,奇道:“不应该啊,地下的空气并不浑浊,应该有另一个出口才对,而且这个石头……”

魏紫也觉得是石墙很怪异,不禁伸手去摸。

她惊愕地发现自己的手穿透了那堵暗沉沉的黑墙。

紧接着,她的腿不由自主地往前迈了两步,半个身子便不见了踪影。

苏念惊恐地去抓魏紫的肩,谁知一股巨大的力将她狠狠往外推。

她整个人往后跌去。

风青几人也是同样。

“王妃!”他们眼睁睁得看魏紫消失在黑魆魆的墙里。

*

几百里外,北疆王室。

热气氤氲的温泉池,不着片缕的虞曼珠闭着双目,懒懒靠在池边。

北疆王昨晚吃了双份的药,折腾了她一晚上,她通体舒畅是舒畅了,却也累惨了。

不得不说,在情事上,北疆王确实很合她的胃口。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容貌欠缺了些。

她啊,向来是颜控。

所以昨晚那几场,她脑中幻想的都是风澹渊,才能那般酣畅淋漓地尽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