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帐暖(946)
第一位是敬德公主的孙女,荣安县主。
荣安县主自幼养在敬德公主身边,祖孙感情深厚。
这日,荣安县主像往常一样,陪敬德公主午睡。敬德公主一觉醒后,趟身边的荣安县主已没了气。
年迈的敬德公主当场昏厥过去,若非江太医及时赶到,怕就此去了,但饶是如此,敬德公主还是得了小中风,半边身子暂时无法动弹。
大理寺少卿罗鹤林探查了一番,初步确认,荣安县主的死状与孙合一样。
怕刺激敬德公主,荣安县主的尸体暂时没安排解剖,只能先从公主府的情况查起。
据管事所述,从公主和县主午睡起,府里并没有人进来。
“没人进来,但公主府是来了人的。”门房插了一句。
罗大人当即追问:“来者何人?”
“未时二刻,中书舍人南大人家的侍从,送来一份拜帖。”门房说。
管事这才想起:“对,是有这么回事。”
罗大人又问:“拜帖在何处?”
“还未来得及交给公主,小人这就去拿。”管事很快便将拜帖取了来。
罗大人打开一看,内容没有特别之处,就是确认三日后拜访公主府之事。
“南大人跟公主府常有往来?”
“每年会来拜访几次。已故的驸马与南大人义父曾是故交,公主也很赏识南大人,会邀他来府上谈谈字画。公主热衷收藏,南大人在这方面造诣颇高,若公主得了藏品,也会请南大人过来鉴赏一番。”
“这次南大人来拜访,也是因为此事?”
“嗯,公主刚刚从西域商人那里得了一件青铜器,她很是喜爱,但担心是赝品,便想请南大人来瞧一瞧。”
“那为何是三日后?”
“三日后,南大人才休沐。”
罗大人没再继续往下问,南溟来公主府拜访,十分正常,并没有疑点。
加上他的侍从也未进府,硬要扯上嫌疑,也是多疑了。
谁知荣安县主死后第三日,湘王另一位孙子风嘉燝亦死在书房,死状与孙合、荣安县主一般无二。
风嘉燝见的最后一个人,是南溟。
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疑点
罗大人压力巨大。
四位皇族之人无端枉死,如果说前两位还只是皇族里无足轻重之人,那荣安县主和风嘉燝就不是了。
荣安县主是敬德公主最疼爱的孙女,风嘉燝是湘王寄予厚望的孙子。
“三日之内,你们必须给本王一个交代!”湘王悲痛之余,亦是朝着大理寺卿张恩和大理寺少卿罗鹤林发了火。
两位大理寺官员面面相觑。
可这事,他们能说办不到吗?
除非不想在大理寺当值了。
三日时间,三十六个时辰,着实紧迫。
张恩跟罗鹤林合计了一番,只能先将南溟请来调查。
“南大人,今日你为何去湘王府?”
“受燝公子相邀,替他解些课业上的疑惑。”
“昨日你去之时,燝公子有何异样?”
“并无,与往常无异。”
“你跟燝公子交往频繁?”
“倒也称不上,燝公子准备明年下考场,这一年都在埋头苦读。因我曾是状元,年龄又与他相仿,能说到一块去,故而若是念书时遇到不解之处,燝公子便会与我探讨一番。但我十日才休沐一次,诸事繁琐,与燝公子来往不算频繁。”
罗鹤林与张恩对视了一眼。
南溟的话和湘王府风嘉燝下人的话是对得上的。因为要下考场,风嘉燝的确颇为看中南溟。
“南大人,你觉得燝公子为人如何?”
“勤勉,上进。”
“你与燝公子往来,相处如何?”
“君子之交淡如水。”
“你与燝公子也算朋友,他出了事,你似乎并不难过。”
罗鹤林这个问题有些尖锐了,南溟看着他,神色凝重:“难过于事无补,抓到真凶还燝公子公道,方是如今最为重要之事。”
张恩颔首:“南大人所言甚是。既然我们都希望早日找到真凶,那有劳南大人这两日便留在大理寺,若有什么线索,我们也好及时与你确认。”
“好,为尽快找到真凶,我便暂留大理寺配合调查。”
南溟爽快应下,倒让张恩与罗鹤林有些诧异。
得知两位死者最后或多或少都与南溟有关时,多年办案的直觉告诉两人,南溟一定脱不了干系。
可如今毫无证据便要扣留南溟,南溟却一口答应,两人倒有些不确定了:难道,这两桩案子与南溟无关?
不过,有没有关,直觉不能作数,证据才能。
大理寺所有人员不舍昼夜,全力查这两个案子——或者说,查风嘉炽、孙合、荣安县主、风嘉燝四位死者的共同线索。
查案子时,罗鹤林还顺路去了趟国子监找祭酒大人。
风嘉炽和孙合死于某种远古祭祀,便是祭酒大人给的线索,不过这个结论暂无证据支撑。他也不能在案卷上写死者是被夺了魂魄。
那夺他们魂魄的人是谁?难不成真是鬼魂?
他自己都不信。
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新的线索
很巧,祭酒大人在,魏紫也在。
反正都是老熟人了,罗鹤林毫不客气地灌了两大碗水,灭了嗓子里的火烧火燎,才把后面这两件案子简单说了。
“湘王说三日之内要给交代,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一半,还是没什么线索。”罗鹤林惆怅万分。
祭酒大人毫不客气地“哼”了一声,反问一句:“如今你们大理寺是归湘王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