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好养猫(58)
许念笑道:“这样好,这样好。”
几人合计了一下,他们并不赶时间,从北到南人生地不熟,自己走也怕遇到麻烦,不如跟随丁老伯的商队走,彼此之间还能有照应。
丁老伯道:“这三天不管吃住,你们自己解决。”
周山说他就带着儿女在附近找一家客栈歇脚,没有什么问题。
小石头拉了拉许念的衣角:“那我跟你好不好?”
许念笑道:“好。”
正是这时,熙攘人群之中穿过几个孩子。
孩子们兴高采烈,有的挥着小彩旗,有的举着小鼓,还有的拿着羽毛,扬言要去逗猫儿玩。
——“文若。”
曲莲从竹篓里探出头来。
许念侧过脸:“怎么?”
——“城南那座山上有灵愿。”
异瞳(上)
许念进入泗州城中, 就近找了一家酒馆寄存行李。
店小二热心肠,见是北归的客人,只要些许酒钱就给他们讲故事。
“城南那座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名曰第一山。”小二擦着桌子, 信口道, “你们坐船从汴水一路南下, 所见都是平川, 将要入淮之际,诶,忽见奇山突兀, 想必要去游玩吶。”
小石头惊奇道:“你也从北方来?”
小二笑了:“我生在此地长在此地,只是每一个走进店里的北归人都要问那座山,即便我口舌再笨,也要讲烂了。”
小石头道:“可是天下山峰那么多, 为什么这儿能叫第一山呢?”
小二道:“因为这山中有嵯峨怪石, 有盘秀乔松, 有……”
许念拈起酒杯:“京洛风尘千里还,船头出汴翠屏间。莫论衡霍撞星斗, 且是东南第一山。”
小二嘶一声, 提起酒壶走过堂中:“这位客官是读过诗书的, 小的适才卖弄了。”
许念饮尽杯中琼浆。
泗州盱眙的这座山原名都梁山, 因本朝书画名家路过此地留下诗作《第一山怀古》, 故有第一山之美名。
许念儿时就背过这首诗,只不知山上究竟有什么风景,又为何会有灵愿。
“客官, 第一山上有座书院,名叫春昼书院, 近来书院里好像是添了一样有趣的东西,小孩子都结伴去玩。”小二道,“你若是也有兴趣,就……”
孩童嬉戏打闹穿过街巷。
许念道:“如何?”
小二道:“那个带头的孩子叫张五儿,你跟着他去,一定能找到地方。”
许念道:“多谢。”
*
山林之间鸟语花香。
比起在船上日复一日遥看平原,登山确实更能让人近距离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曲莲和小灰在树枝之间跳跃。
许念和小石头则跟着那群孩子行走在山道上。
一座白墙青瓦的书院坐落在半山。
楼阁藏在树冠之间。
山石之上处处雕刻着风韵潇洒的字迹。
朗朗读书声从堂中传来。
许念在门口站了一会儿,没觉得有什么异常。
小石头问张五儿道:“你们来这里做什么?”
张五儿眨了眨眼睛,笑道:“好玩的在后院呢,跟我来。”
许念赶紧跟上。
他们绕过书院前堂来到后院一片篱笆围着的菜园子。
许念道:“曲莲,这边来……”
“喵。”
一条白尾巴垂下。
许念抬起脸,发现曲莲正趴在自己头顶的树枝上。
“原来你在等我。”许念笑道,“你真好。”
曲莲:“(*^▽^*)”
小石头道:“许二哥快看,好漂亮的一只猫啊。”
许念道:“嗯?哪儿还有猫?”
小石头指向菜园。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翻过篱笆进入菜园,围到竹笼旁边。
他们用手里的小彩旗、小鼓儿、小毛掸拨弄着竹笼。
忽然,竹笼格子里伸出一只毛茸茸的猫爪子。
张五儿叫道:“鸳鸯醒了!鸳鸯真可爱!”
许念走上前,用手抓住篱笆往里看。
竹笼中真有一只猫。
光是乌云盖雪毛色的狮子猫就已经很少见,更奇妙的是,这只猫的两只眼睛颜色不同,一只左眼是橙黄色,一只右眼是冰蓝色。
许念心里感叹真是一只稀罕的猫。
可这只名叫鸳鸯的猫是谁养的?为何会被人关在书院里呢?
许念对曲莲道:“我觉得这只猫应该就是灵愿,现在该怎么做,你能和它传音吗?”
——“不行,传音凭的是意念,对方必须先感知我是谁才行。”
许念道:“那你能像之前和老陈对话那样跑过去和它喵几句吗?”
——“这可以,我去试试。”
树枝晃动了一下。
曲莲跳入菜园,奉许念之命去与笼中的鸳鸯对话。
但这世上的事情总不那么顺理成章。
贪玩的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曲莲。
虽然笼子里的鸳鸯逗不到,但——那只白猫活生生跑来跑去的,似乎也可以捉来玩。
张五儿挥起彩旗指向曲莲:“那儿还有一只白猫!大家跟我去追!”
孩子们群起呼之。
曲莲停下脚步,原地弹起:“喵!”
张五儿笑道:“它炸毛了!哈哈哈!”
其余的人也更加开心,直接朝曲莲冲过去:“捉住它!”
曲莲见大事不妙,掉头就跑。
——“ToT喵呜~~”
群童追猫,顿时闹得泥土四溅,菜叶乱飞。
许念站在外面无能为力,只能看着曲莲被一群精力旺盛的孩子从左边追到右边,再从右边追到左边。
笼子里的鸳鸯也注意到了曲莲。
隔着笼格,那双异色的猫瞳随着曲莲左右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