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披着未来男友的马甲种田(10)

作者: 银河变奏 阅读记录

“我昨儿听我哥说,你家的地里今年可是什么都没种。”

钱二郎见许大郎转身就要走,下意识就要跟过去。只是刚迈出左脚,身子便不太稳当地晃了一下。

最后只好退回去,站在原地讲话,只是表情多少有点心不甘情不愿的。

“怎么?是等不及让里正收了你家那些地了?”

“也是,就那半拉没人要的荒地,也种不出什么好东西来,白给都没人要的。”

钱二郎的话一句比一句难听。

话毕,也不管对面是什么反应,自顾自说完就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转身回了家。

许大郎也不知道他没头没尾地跟自己说这一通话是要表达什么,但没和钱母遇上总归是件好事。

他最后看了一眼钱家紧闭的大门,便转身向自己家走去。

“回来了?”

许大郎还没来得及把肩上的麻袋卸下来,院子里就传来了谢虞琛招呼自己的声音。

语气中竟还隐隐带了几分热切。

也不怪许大郎要急着往回赶,谢虞琛这几天日子过得……

真是,怎一个惨字了得。

他之前虽然也做饭,但影帝的厨房自然是设备齐全、应有尽有。

谢虞琛什么时候用过这种连火都要自己生的土灶台?

连着熬了几天的夹生粥,是个正常人都得受不了。得亏有许大郎走前烙得七八个面饼顶着,谢虞琛才免遭饿死的命运。

许大郎愣愣地点了点头,显然是还不适应谢虞琛的热情。

他刚想跟谢虞琛汇报自己在集市上的情况,就见谢虞琛有气无力地冲他摆了摆手,“先去煮个饭吧。”

麦芽糖卖了多少钱暂且放在一边,他现在快要饿死了才是重中之重。

直到一碗热乎乎的疙瘩汤进肚,谢虞琛才感觉自己彻底活过来,开始向许大郎打听集市上的情况。

这个时候,蔗糖还没有大面积的普及开来,麦芽糖的价钱还是比较高的。

他们这次做出来的麦芽糖大概有三两多重些,一共卖了八十文钱。

除了其中四十文被换成了二十升,也就是两斗稻米以外,剩下的钱都被许大郎用布巾里三层外三层包住,揣进怀里带了回来。

看着布巾里的十几枚铜钱,谢虞琛只是伸手捏起其中一枚留了下来,其余的都还给了许大郎。

这些钱本就是许大郎应得的,谢虞琛也只提供了一个方法,外加口头指点几句,绝大部分的事都是许大郎在做。

再加上他这半个月里吃喝都是靠许大郎,实在是没有理由再拿这些钱。

退一万步讲,若是没有谢虞琛的提供的方法,也就没有后续的生产。

但他一个黑户,拿了钱也没处花啊。

至于他刚拿走一枚铜钱,也只是单纯因为好奇这个时代的铜钱长什么模样罢了。

“公子这是何意?”

许大郎攥着手里的铜钱又惊又喜,虽然隐隐猜到了谢虞琛的意思,但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小心翼翼地看向面前的人。

“我并不需要你这几枚铜钱。”

谢虞琛翻来覆去地看着手里的铜钱,头都不抬地回道。

这样的话才符合自己现在的身份,谢虞琛在内心赞许地点了点头。

许大郎果然没有起疑,谢虞琛将铜钱重新揣在怀里,适时地顿了顿,继续吩咐道:

“况且我还要在此地再多待上一些时日,这个制糖的方子就当是付给你的房费吧。”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得了这个允诺的许大郎,比得了多少赏钱还高兴,忙不迭地冲谢虞琛行礼道谢。

至于这个“一段时日”到底是几个月还是更久,那就要看谢虞琛自己的造化了……

龙须酥

这几天,许大郎一直都在院子里忙着做麦芽糖。

趁着现在天气还不算冷,谢虞琛打算多做些麦芽糖挑到集市上卖掉。

这样等到冬天到来的时候,他们才有足够的银钱置办过冬的衣物。

蓬柳村的冬天倒也不算冷,要不然冬小麦也不能种在这里。但要说有多暖和,那也是没有的。

在这个每年冬天都有人冻死的年月,许大郎也就是靠着平日里攒下的那些柴火,才能熬过最冷的那段时日。

……

许大郎第二次做麦芽糖时,技术就比前一次熟练了许多。就连切出来的糖块,大小也比第一次均匀。

这门生意他们几乎没有本金,刚开始时,即使把全部的银钱都用来买稻米,也不过能做出两三两糖来。

卖糖换来的钱再换成稻米。

许大郎挑着担子背回来,前脚放下担子,后脚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下一轮麦芽糖的制作中去了。

硬是靠着卖糖、换钱、买粮、做糖,这样一直重复,他们才攒下稍许钱财,将麦芽糖的产量扩大了几轮。

只不过单靠许大郎一人,力气总归是有限。

从白天不停歇的忙到晚上,能做出来的也不过是那两罐子多一点的糖块,放到集市上根本不够卖的。

又卖了几回糖后,谢虞琛便不再让许大郎随做随卖了。

最开始是本金不够,一次性做不了太多,现在有了足够的银钱,自然是要多做些糖再一起卖掉。

毕竟从蓬柳村到湾水县,这一来一回也要耗费不少时间。

等到攒出五斤麦芽糖的量时,已经是一个月之后的事了。

这回即使换了更大的罐子装糖,许大郎担子里也足足放了十几个黑黝黝的陶瓦罐,比寻常任何一次都要多,背起来沉甸甸的。

若是全部卖掉,能得两贯钱还绰绰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