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帝(186)
这日,许承钦去附近集市上置买东西,途经一个小书摊,不由停了步子。
随后蹲下身子,在摊位上挑选。
最后想了想,将一本《三字经》买了下来……
……
“兆兆,你看这是什么?”
待到晚上,许承钦去赖二家接孩子回家之时,从怀里掏出一本书册,递给站在一旁的兆兆。
兆兆听言,好奇地走到许承钦面前,接过书本,登时咧开了嘴!
用双手捧着书本蹦蹦跳跳地跑到赖二身边,向自己阿爹炫耀。
“阿爹!叔叔给我买了《三字经》诶!”
兆兆喜形于色,把书本抱在怀里来回翻看,根本不舍得放下。
赖二把许承钦的举动看在眼里,见许承钦如此用心,儿子也对这本书爱不释手,笑得合不拢嘴,不知道该怎么夸他才好,只能一遍一遍对许承钦千恩万谢,直夸他是个大善人!
“哎呦,这可是稀罕物!”
“为何这么说?”
听到赖二这句话,许承钦有些奇怪,书册并不是什么不常见的东西。
“嗐,你是不知道,在咱们村里啊,人人不识字,也就只有教书先生那里有书……”
赖二听出了许承钦语气中的疑惑,解释道:
“孩子们平时在学堂上课,都是提前照着先生的书,上面的文章誊抄在自己准备的糙纸上,再把抄有文章的糙纸摞在一起,孩儿他娘用针线把边缘缝上,来当做书用……”
“竟是这样……”
不等许承钦再说些什么,只见兆兆娘亲在里屋喊了一声。
“孩子醒了。”
被打断了言语,许承钦便不再继续这个话题,接过孩子,告辞离去。
146章、发愁
昨夜一场骤雨,将整个山村洗涤一新。
清早,山涧的白色雾岚笼罩着整个村庄。许承钦双手把孩子搂在怀里,小心翼翼走在泥泞湿滑的路上,往赖二家赶去。
行至赖二家门前,却发现兆兆难得地没去学堂而是独自一人蹲在门口搓泥巴玩儿。
见状,许承钦有点好奇,走到他面前开口询问。
“兆兆,今儿怎么没去学堂啊?”
兆兆听言,头也不抬,依旧顾自玩泥巴,随口回答:
“刚才有人来告诉阿爹,说我这几天都不用去学堂了。”
“为什么呀?”
兆兆这时才抬起头去看眼前之人,忽闪着双眼,思考片刻,却也一时间记不起来,刚才来找阿爹的那个人,除了说这几天不用去学堂之外,还说了什么。
于是,摇了摇头,又垂下眼去摆弄手中的泥巴,小声答道:
“我也忘了,你可以去问问阿爹。”
越是如此,许承钦心中越发奇怪,于是,抬步迈过门槛,走进院里,打算先去找赖二了解一下情况。
可在院中喊了两声,却是赖二媳妇从屋里走了出来。
“嫂子,赖二哥在家吗?”许承钦见此,开口询问。
“他随着村西的大伯一起出门了。”
听得此言,许承钦不自觉间微敛眉头,心中有些忧虑,村中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不太好的事情……
思及此处,忙又追问:
“刚才听兆兆说这几天都不用去学堂,是有什么事吗?”
“呃,这个我也不晓得,刚才赖二只来得及隔着屋门对我说了句要出门,就跟着大伯匆匆走了。你如果找他有事,等他回来,我让他去你家找你。”
“不用了嫂子,我就是一时好奇,问问罢了。”
事已至此,许承钦也只得暂压下心中的疑惑,。
刚巧怀里的孩子到了该饿的时辰,不安地在怀里哼哭乱动。
赖二媳妇见状,便顺手接了过去。
“孩子交给我吧,我的小宝此时正睡着,刚好可以趁这个空当把这孩子喂喂。”
“嗯,多谢嫂子。”
如今赖二不在家,许承钦亦不便在此多作停留。
许承钦道谢完毕,便也就此辞别离去,打算去集市上转转。
如今,能够顺利而又迅速地找到愿意喂养孩子的人家,多亏了月娘的帮忙引荐。
今日去集市上,便为她买些补品以作为答谢吧……
……
私塾门前的榕树下面,聚集了村里的一众男丁。
“村长,这么一大清早的,喊我们过来,是要商量啥事啊?”
其中一人打着哈欠,随口问出内心的疑惑。
“嗐,这不是昨晚下雨吗?教书的老先生起夜时,不小心摔了一跤。”
村长口中说着,本就没有舒展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眼下老先生受了伤,没办法再继续给娃子们教书了……我这刚得了消息,不就赶紧找大家伙儿们来商量商量该咋办嘛!村里这些娃子们,不能没学上啊!”
“啥?咋会这样子啊!”
一听到竟是出了这种事,方才这个一边犯困一边问话之人,顿时也不困了。
震惊之余,同样紧皱起眉,脸色变得与村长一样难看。
村长这番话一出,在场众人一个个地全都犯了难,不由自主地沉默下来,只有偶尔几声清脆鸟鸣声穿梭其间。
“你们可有啥主意没有?这往后没了教书先生,娃子们可怎么考状元诶!”
村长此话不假,这个小小的村庄,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睁眼瞎。
如今唯一一个教书先生受伤了,无人可以接替他去村里的私塾教书,村里的这群正在上学堂的娃子们怎么办?
眼下摆在面前的问题,对全村人而言,都是一道巨大的难题。
时值众人正在为这件事情发愁之际,站在人群中的赖二脑子里白光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