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神说我生来平庸[试阅集](10)

作者: 晴雨无依 阅读记录

玩笑般的语气瞬间打破了洛林海的心结。封召青希望他主动打开内敛乖顺的外壳,真正融入大家,这是他在公司独自埋头学习两年一直没做到的。

“我一定帮你。”洛林海点头,眼神里闪烁着满溢的信任。

封召青审视来自对面的目光,一时心头复杂。

完了,这小后辈以后不会就对他言听计从了吧。这是什么过时情节?未免也太过尴尬。

“睡觉吧,明天还要工作。”

“好的,召青老师。”

出租屋再次归于平静。

洛林海回到房间辗转反侧并没有睡着。

这一天发生的事太多了,他再一次与封召青对话,虽然过程中闹了许多大乌龙,但是结局不算差。

两年了,也只做到这个程度吗?

曾经的他与他畅所欲言、无所不谈,现在的封召青身边早已围绕着许多贴心的好友。而他,早就成为配音圈毫不起眼的一朵浪花。他自卑地不敢主动靠近,结果花了两年仍然一无所成。

啧,瞎想什么呢!两年就妄想达成前辈们常年积累的高度,难免有些太自傲了吧。

不能总想着封召青了,重回配音圈是为了自己,不是吗?

-

第二天一早,洛林海就去工作室了。到的时候才八点,工作室一个人都没有。

通常工作室要九、十点才会出现人类活动迹象。不,不能这么说,也许会有通宵录音留宿的人,但最近项目不太赶,自然也没人宠爱工作室的大通铺了。

当然,洛林海也不是假勤奋,配音这种事需要循序渐进,单单一天多练2小时根本没有效果。他完全是来亡羊补牢的。昨天心绪混乱,严老师发的剧本根本没看进去,今天再不赶快找补一下,就要死了。

这次的项目是一部小说改编的广播剧。

一般在项目试音前,配音导演会根据剧本角色性格特点、人格特质等方面基本定一下试音范围,同一角色让音色相对适合的几位配音演员进行试音。这时候,工作室的优势就能体现出来了。配音导演足够了解自己工作室的配音演员们,会给他们更多的试音机会。

现在严老师还没分配试音角色,先让他们了解原着和改编后的剧本,要考察他们对各位主要角色的理解。如果自认对角色理解到位,足够自信,试音时即便导演的试音名单没有自己,也可以主动申请试音机会。

做足功课才能提高竞争力,这对目前还在配音圈查无此人的洛林海尤为重要。

在时间紧张的时候,洛林海选择优先看剧本。剧本是编剧精简过的内容,只有对话和一些动作音效的标注,缺少了原着的细致描写,但方便他对角色性格方面有个大致的把握。

昨天用手机看了一天的剧本,效果不大,眼睛酸涩不说,还不方便记笔记、写人物小传。洛林海决定今天先来白嫖公司的打印机,用纸质稿方便做功课。

打印好剧本,咖啡机充好咖啡,坐在办公区靠窗的长桌旁,洛林海幸福地眯起眼。

刚打印好的剧本热腾腾的,散发着墨香。让他不禁联想到了卷饼。

失策,忘记买早饭了,咖啡根本不顶用。忍一忍吧。

猛喝一大口咖啡,让泛着苦意的液体和唇舌充分接触,发散的思维终于集中起来。洛林海打开笔记,开始工作。

这一看就看了一个多小时。

洛林海刚刚翻过最后一页,每日必听的熟悉声音就从耳边传来,“嚯,这都看完了,笔记还一字未动呢?”

经过昨日的教训,洛林海不再躲躲闪闪,“这是我的坏习惯。第一遍容易看得入神,基本就划划重点,第二遍大致有数了才开始分析人物,效率有点低。”

“我觉得挺好的。先有整体把握,再慢慢分析细节。许多作者、编剧都喜欢先设置悬念,把人物内涵及故事放在后面,你这种分析方式反倒更有效率。”封召青笑着拍拍洛林海的肩,“挺好的,不要妄自菲薄。”

洛林海不好意思地抬头望向封召青,回道:“就是快赶不及了,我原着还来不及看呢。”

“没事,总有人给你垫底的,比如我。”封召青自嘲道,“不用太担心。就算分配了角色也要再过两天试音。严老师今天要忙着找人补词呢。”

配音演员在录音棚录的不含后期音效的音频叫做干音,有时候为了最后效果考虑,配音演员一句台词会录制多次,让配音导演、监制或者甲方的负责人进行挑选。如果台词最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就会让配音演员进行补词,补录一下还不够完美的台词。

不止如此,剧本的修改、录制过程中的失误甚至听众的意见等等因素都会导致台词需要补录的情况发生。

洛林海没有收到补词的通知,可能今天逃过一劫,心中有些窃喜。

“召青老师也要补词吗?”他问。

“我呀。我不用补词。”

不用补词怎么知道今天严老师棚里的日程?

洛林海飞速反应。

封召青说出后半句话:“我正剧内容甚至都没录呢!”

洛林海恍然大悟,“是因为前段时间一直出差?”

“嗯。”封召青把椅子拉远一些坐在洛林海旁边,为洛林海留下足够的桌子空间,“事多不压身,慢慢来吧。”

封召青拿出包里的pad准备工作,又从包里陆续拿出了保温杯和一袋吐司面包,“我吃早饭,你不介意吧。”

“不介意。”洛林海不介意,但是他的肚子介意啊,趁着主人说话,开始“咕噜噜”作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