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善谋(84)
众人皆知她习惯,也由着她点。
顾怡一开始赐婚侯府嫡子许思远与将军府嫡女张英。
继而又赐婚尚书府独子魏锦华与子爵府幺女崔娟娟。
她顿了顿,“说到尚书府,便不得不提到哀家那义女魏如。”
魏如听到太后在提自己,霎时双目放光。
她扭头看了顾不言一眼,心头窃喜。
顾不言则手掌一紧,暗暗握住了桌上杯盏。
顾怡继续说下去:“魏如知书达理、品貌俱佳,是哀家疼在心坎上的人,如今既已到婚配年龄,哀家自是也要给她赐一门美满的亲事……”
话未落音,门口突然传来一声唱喝:“皇上驾到……”
不待众人行礼,冷承业阔步入殿,“太后,朕心悦魏如已久,不如就让她做朕的妃子吧?”
通房
冷承业的话如巨石入湖,激起千层浪花。
皇上选妃向来需要层层筛选把关,哪有在赐茶宴上直接要人的?
殿中诸臣皆惊得忘了行礼。
顾怡更是怔得说不出话来。
魏如也瞪着眼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连低头饮茶的魏德也猛地抬头,不可置信地看向年轻的帝王。
唯有顾不言狠狠松了一口气。
此招虽浑,却绝对有效,谁敢当众违背帝王的意愿呢?
殿中气氛沉静了片刻。
有臣子率先反应过来,忙跪地呼“万岁”。
众臣也纷纷跪地行礼。
冷承业挥手道了声“平身”。
继而行至首位,看向顾怡:“太后意下如何?”
顾怡面色不变:“如此场合,皇帝莫要说笑了。”
“朕句句肺腑,何谈说笑?”
“皇帝的后宫好似并不缺妃子。”
“没有魏如,便是缺。”
顾怡顿了顿,别有深意:“哀家竟不知皇帝心悦于如儿。”
冷承业微微一笑,也笑得别有深意,“太后不知的事情还多着呢。”
母子俩沉沉对望,一时无言。
她一手将他带大,悉心管教。
却从未从他口中听到一声“母后”的称谓。
直至先皇崩逝,他登基,他才开始唤她为“太后”。
但宫内每个人都唤她为“太后”。
或许从一开始,他就没承认过她是“母亲”。
他的母亲是德妃娘娘。
他怎会再接受旁人做自己的母亲呢?
他在她的严苛下长大,几番挣脱,时有龃龉。
若登基前他步步后退不敢造次,那登基后他则步步为营肆意反驳。
而此次阻止她赐婚,也是对她的又一次反驳。
顾怡脸上明显带着不快:“哀家以为,皇帝眼下最为紧迫之事,乃是立后,而非纳妃。”
冷承业的面色也冷下来:“拜太后所赐,朕的皇后一直杳无音信。”
“你……”顾怡绷着脸哽住。
旁人皆不知此番言语是何意。
唯有二人心知肚明。
片刻后,顾怡终是软下来:“罢了,既然皇帝心悦于魏如,那哀家便作主,让魏如入宫为妃吧。”
魏如闻言“嗖”的一声从座位上站起来。
满目凄色,不敢置信:“太后……”
顾怡故作轻松:“如儿,往后你便能在宫里与哀家常伴了,岂不美哉?”
她心头一沉,泪落腮边。
又唤了声“太后”,语气里净是无助与无奈。
明明成功在望,只差了那么一点点。
就差了那么一点点啊!
却终是一切成空!
魏德迅速反应过来,忙撩衣下跪,“犬女有幸入宫,微臣感激不尽,天恩浩荡,魏家必誓死报效朝廷。”
说完他将呆立于侧的女儿拉着跪下,低声警告:“如此大的福份你还有脸哭?”
这比嫁入顾家不知好了多少倍。
皇帝春秋鼎盛,且未立后,若女儿有幸被立为皇后,有朝一日再诞下嫡子,魏家岂不是也要跟着鸡犬升天。
魏德越想越得意,按住女儿与他一道谢恩。
魏如强压情绪,浑身瑟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谋划,却无一人在意她的感受。
这堂堂的皇权,究竟是恩,还是祸啊?
此时诸臣也纷纷下跪,齐呼:“恭贺皇上喜得爱妃。”
“众卿平身吧。”
冷承业微微一笑,朝顾不言投去一瞥。
顾不言也朝帝王略一颔首,以示谢恩。
一场闹腾,似皆大欢喜。
殿中诸人继续把酒言欢。
唯有顾怡静默不语,唯有魏如在低头抹泪。
殿外刚下过一场细雨。
天空明朗清丽,万物生机勃发。
顾不言心绪不错,认认真真吃了一顿席。
散席后也未多做逗留,直接出了宫。
正欲提腿跨上马车,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子仁哥哥”。
他回眸,一眼望见急步行来的魏如。
行至近前,魏如定定地看着他。
她眼圈发红,眼角带着湿意,满眼幽怨。
“子仁哥哥今日一定很开心吧,终于可以摆脱我的纠缠了。”
他语气又冷又硬:“你有话且直说,无须绕弯子。”
她声音哽咽:“我并没绕弯子,也不知该与你说什么,我只是……”
她又湿了眼角:“不甘就此放手,不甘入宫为妃。”
“皇上圣贤,定不会亏待于你。”
“皇上今日之举,不就是为了给子仁哥哥解围吗?”
他一顿,竟是无言以对。
魏如一副泄愤的架势,“皇上迟不立后,不就是心中有良人吗?而我心中良人乃是子仁哥哥,凭什么要我入宫?”
她说完便低声抽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