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姝(236)

作者: 甜糯 阅读记录

“我……”陶夫人捏着帕子的手指嵌入了掌心,顿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善兰堂的妇人高声骂了起来,“什么高门望族,这简直就是吃人的魔窟!”

“快走吧,人家好不容易跳出了狼窝,谁想回你们这虎穴,陶家竟是这样家风,简直闻所未闻。”

“人心都是肉长的,可怜妮子所嫁非人,挨了一年的打,娘家竟也不闻不问,真是狠毒。”

“富贵人家竟然还虐待女儿,真是开了眼,陶家是吧,往后咱们可得躲着走,别惹着了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人家可是连亲生女儿都能逼死。”

越来越多的尖利骂声钻进陶夫人的耳中,她胸口起伏,又羞又恼,就连管家都一脸菜色,从没这么被人戳着脊梁骨骂。

这下好了,陶家在定都是出名了。定都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这儿少说围了几十上百人,还有附近住着的百姓端着饭碗踮脚来凑热闹,不消片刻,陶家这档子事就得传遍定都。

陶夫人被嬷嬷扶着才没气倒,盯着陶绮云说:“绮云,你可想好了,没了娘家倚靠,你一个姑娘家在外被人欺辱了也无处诉苦,从前的事都可以不计较,只要你回家,我还是会好好待你。”

在当下,一个没有娘家倚靠的女子大多是凄惨的,可再惨,也不会比死更难了,陶绮云抹了一把眼泪,“陶夫人请回,往后我与陶侍郎再无瓜葛,你们的女儿已经死在南临侯府。”

闻姝不欲再与之纠缠,说道:“绮云有本王妃照料,陶夫人大可放心,陶家往后若是再要纠缠,陶侍郎如此亏待亲生女儿,仔细被御史参奏。”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连家都不齐不了,如何能治国?这也是为何世族大多好面子,流言蜚语多了,亦会影响仕途。

“好,你攀上高枝了,我们陶家庙小,容不下你这尊佛。”陶夫人冷哼了声,转身就走,不想待在原地受人指点,哪怕是瑞王的吩咐,她也不想在这里被人辱骂,一个庶女,哪里值得她这样做。

陶家人如丧家之犬,灰溜溜的走了,纷纷扬扬的雪下得大了,围观的百姓也陆续散开,三三两两地议论着。

很快,雪花将凌乱的脚印遮掩,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绮云,我们进去。”闻姝扶着她往回走。

上了台阶,两人看见了站在门槛后的周羡青。

周羡青脸上的表情已经恢复如常,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回到厢房,闻姝给绮云递了帕子,“擦擦眼泪,闹了这么一场,往后陶家应当不会再来了。”

“姝儿,谢谢你。”心内的感激之情已经无法用言语表达,陶绮云这辈子都还不清,她这条命,是姝儿赋予的。

闻姝笑了笑,“咱们是姐妹,不说这话,往后你就可以真正的做自己了,恭喜你。”

能帮到好友,闻姝自个也是欣喜的,从前每回去看绮云心里总是难受,从此以后就不必难过了。

陶绮云弯唇轻笑了下,肩上的担子好像一下子就卸了下去,往后再也不必担惊受怕,哪怕日子苦些,吃糠咽菜都行,总好过日日受着非人的折磨。

这事处理完,闻姝心里的石头又落下一个,神情也轻快起来,她在善兰堂吃了一碗煮好的饺子才离开。

回到王府,才进兰苑的院门,就见沈翊坐在廊下,眼巴巴地盯着她,也不知看了多久,那双眼睛在看见她的一瞬间透进了光。

闻姝笑笑,“坐在廊下不冷吗?下着雪呢。”

她上前,解开披风让月露拿下去,拍了拍裙摆上沾着的雪花。

沈翊也不说话,就用那一双犀利的眼神睨着她,仿佛是在控诉闻姝回来的这样晚。

闻姝觉得好玩,用冰凉的手捂住他的俊脸,“给我暖手。”

沈翊冻得一个激灵,脸黑了下来,拽着她的手往怀里揣,“冷也不晓得带手炉。”

“你慢点,我也没想到突然下这样大的雪,”闻姝在他身侧坐了下来,收回一只手,接了竹秋递来的一盏热茶汤,喝了几口,暖暖身子才说,“今日陶家来人,耽搁了会,又在善兰堂吃了碗饺子。”

沈翊的指腹搓着她冷冰冰的手,“我还没用午膳,你吃独食。”

那语气幽怨的,活脱脱一个“怨夫”。

闻姝吃惊地启唇,“你没用午膳?这都几点了,怎么一直等。”

一旁的竹秋连忙说:“王爷进了一盅燕窝。”

闻姝松了口气,“那就好,你还喝药呢,哪能饿着。”

沈翊不动声色睇了竹秋一眼,竹秋连忙低着头捧着茶盏下去了,可别怪她多嘴,这不是怕王妃觉得她们伺候不周嘛。

闻姝瞧见了他的眼神,伸手摸了摸他的侧脸,“好啦,怎么还像小孩子似的闹脾气,我歇会,晚点亲自给你包饺子,你想吃什么馅的?”

闻姝这只手才捧过茶盏,贴在沈翊脸上温温热热,他的脑袋舒服地向闻姝手心靠了靠,像是被哄好的小孩,“你吃的什么馅?”

“瓠瓜猪肉馅,瓠瓜很嫩,你想吃吗?”闻姝眉眼微弯,对着沈翊用了十足十的耐心。

沈翊对上她的眸,心里头暖融融,因为等待生出的难熬顷刻消散,“好,就吃瓠瓜馅。”

“行,走,回屋吧,我歇会。”闻姝扶起沈翊,两人一同从廊下回到屋子,外边的雪花洋洋洒洒,安静地落下,给院子里的树木盖上了一层白色的棉絮。

回到屋子,闻姝一面洗漱,一面吩咐月露准备饺子馅,府里没有新鲜的瓠瓜,还要去买,再把面和好,等会直接就能擀皮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