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不做工具人(501)
“苏逢春,何柔,人证物证皆在,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辩驳?”
苏逢春长拜叩首:“求大人明鉴,小人当年喜获麟儿,感念苏家后继有人,这才抱着孩子到祠堂报喜。所谓换子,绝对是无稽之谈。”
“大人,妾身年少时是生过一个孩子。但那孩子命薄,还不满一岁就夭折了。这世上哪有母亲,舍得骨肉分离,将孩子换给别人养育的。”
“口说无凭,你二人可有何证据呈出。苏薛氏为了证明换子一事,可是将当年所有牵涉其中尚在人世的人,都想方设法找了出来。”
何柔哪有什么证据,她怎么知道十几年前做的事,十几年后还能被翻出来。
“大人,妾身百口莫辩。”
“……”宋知县突然觉得,何柔虽然长得漂亮,但脑子着实不太好。
她犯了这么多案子,难道以为一个百口莫辩就能抵消所有罪责?
苏逢春的眼光实在不好,苏薛氏聪慧能干,上了公堂面对审讯毫不怯场,还能请来宁安郡主为自己压阵。
这样一个出众的妻子,他不知珍惜,迟早要后悔。何柔只是一个美妾而已,迟早有色衰的那天,何至于为她做到如此地步。
宋知县从一个男人的角度,在心中评点苏逢春的行为过于愚蠢。
“苏薛氏,你可还有要补充的?”
“大人,关于换子之事,还有最重要的一环证据。那就是何柔左臂上,有着和苏琼楼一样的蝴蝶胎记。”
[那个女人怎么知道我有胎记,一定是我身边哪个丫鬟出卖了我。可恨,让我知道是谁,一定打烂她的嘴!]
系统难得没接话,而是无声沉默,不知在酝酿什么,这让何柔有些心慌。
眼下局势对她和苏逢春十分不利,这宋知县不会真要判他们有罪吧?
方才几个接生婆的证词中,也提到过薛婵娟的孩子没胎记,何柔的孩子有胎记。顾辛夷如今又增加了一重佐证,让证词变得更有可信性。
“将何柔带到后堂验胎记,乔师爷,你去核查苏琼楼胎记。”
乔师爷领命,走到苏琼楼附近,伸手就要去掀他袖子。
苏琼楼本能的捂住胳膊:“我是读书人,怎可在大庭广众下赤膊,实在有辱斯文。”
乔师爷小声劝:“苏公子还是顺从些不好,不然让衙役来强行扭着您查验,他们下手可没什么轻重。”
“爹。”
苏琼楼喊了一声爹,苏逢春沉着脸说:“让乔师爷验吧。”
眼看此事已无转圜余地,苏琼楼只好伸出胳膊,让乔师爷查看。
至于何柔,当县衙专门管理女犯人的壮妇走向自己时,她脸色很是难看。
但眼下情形,也容不得她拒绝,只能跟着两个壮妇走到后堂。
到了后堂,何柔从袖子了拿出碎银子,往两个壮妇手中塞:“大娘,你在衙门办差辛苦,我请您吃一些茶点。”
壮妇没接何柔的银子:“夫人,大人交待的差事是糊弄不得的,您可别为难我们了。”
不得以下,何柔还是掀开袖子,让她们看到了胳膊上的胎记。
很快三人重新回到公堂上,两个壮妇将何柔有红色蝴蝶状胎记之事,禀报给宋知县。
“嗯,乔师爷,端上四个碗来,为四人进行滴血认亲。”
到了滴血认亲环节,何柔心生盼望,她知道人的血型只有那几种,能不能融合根本和有没有血缘关系无关。
只要她和苏逢春,任意一个人与苏琼楼血融不到一起,她就有理由喊冤。
四人来到放了清水的瓷碗前,用衙门提供的小刀割破手指,进行滴血验亲。
顾辛夷神情淡定,若是几人血液相融也就罢了,若是不融她就当场揭示滴血认亲的原理,及其不合理性。
片刻后,四个碗中血液,尽数融合到了一起。
宋知县见状,点头到:“根据当年的接生婆及其他人的证词,还有相关证据,皆可表明苏琼楼是何柔的亲生儿子。当年苏逢春和何柔二人,调换正室原配之子为实。”
“再加上苏薛氏提供的其它证据,可证明薛唯昭确为其亲子。如今滴血认亲亦证明了此事,也是时候拨乱反正了。”
宋知县宣布之后,堂中众人向苏逢春和何柔纷纷投去鄙夷眼神。
男人好色无可厚非,但像苏逢春这样,拿外室生的庶子调换嫡子的,可是闻所未闻。
再说扬州城里谁不知道,别看苏家现在风光,十几年前苏家败落要不是薛家出手相助,苏家早就销声匿迹了。
薛婵娟不仅是苏逢春的原配妻子,还是苏家的恩人,他却如此对待。
[琼楼生父身份尊贵,可不是苏逢春一个商人能比的。]
何柔心中愤然不平,却不敢当着众人面,撇清苏琼楼和苏逢春的关系,这让她有些焦虑。
[系统,你说魏郎若是知道此事,是不是更加怀疑琼楼不是他血脉了。唉,古代连个靠谱的亲子鉴定方式都没有,真让人心烦。]
[宿主大人别慌张,古人很愚昧的,十分看重滴血认亲结果,到时候我们也可以试试这个法子。]
何柔缄默不语,话是这样说,可她怎么解释,苏琼楼和苏逢春的血液也能融合到一起?
苏逢春目光忍不住落到薛唯昭身上,他一直以为自己和薛婵娟生的孩子,已经因为风寒夭折了。
十几年过去,突然又多出一个儿子,他心中如何不动容。
在经过顾辛夷调养之后,现在的薛唯昭不像在庄子时那样黑瘦笨拙,个子也长高了一些,站在那里也是个大好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