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甄嬛传同人)清穿甄嬛传之沈眉庄(140)+番外

作者: 小胖妮儿 阅读记录

太后:“皇后那个样子,怕是不会帮哀家开口的,至于其他妃嫔,宸淑贵妃更不可能。”

竹息:“太后,不是还有一位么?这位可是皇上心尖上的人,宸淑贵妃虽然得宠,但是她有六阿哥,定是不会趟这趟浑水的,莞嫔失去了父亲,背后无人,眼下正好是最合适的人选。”

太后想了想说:“你说的对,莞嫔父亲死了,又朝中无人,若是想要升为妃位,怕是前朝会有很多阻力。”

竹息:“正是如此呢!”

太后:“那你就派人前去请她来一趟寿康宫吧!”

竹息:“是,太后,奴婢这就去。”

很快甄嬛在宫里便收到了太后的传召,甄嬛便带着青叶一同前去了寿康宫。

沈眉庄知道甄嬛被叫去了寿康宫时,便觉得不会是有什么好事情,如今太后缠绵病榻,心里最放不下的怕就是那个十四爷了吧!

甄嬛来到寿康宫向太后行礼:“臣妾给太后请安,太后万福金安。”

太后:“平身吧!"

竹息:”赐坐。”

甄嬛坐下之后,太后便说:“听说莞嫔你与皇上,是在凌云峰相见的?”

甄嬛:“回太后,的确如此。”

太后:“可哀家记得你是去的甘露寺而非凌云峰吧!你又怎得去了凌云峰呢?"

甄嬛:”回太后,臣妾在甘露寺生病后,主持便让臣妾搬到了凌云峰静养。所以这才会在凌云峰。”

太后严厉的说:“哦?哀家记得你当初不是伤心要与皇上恩断义绝么?怎么如今倒是又肯跟着皇上,还又怀了孩子回宫呢?”

甄嬛连忙跪下说:“启禀太后,臣妾当时是一时糊涂,总以为皇上是我一人之君。而如今臣妾已然明白,皇上是大清的皇上,是天下人之君,而并非臣妾一人之君。”

太后面色缓和的说:“你能如此想,便很好,之前哀家就说过,你很聪慧,如今能自己想通,也是你的福气。”

甄嬛:“是,臣妾多谢太后教诲。”

第122章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太后:“快起来吧!有孕的人了,可要多注意些。”

甄嬛:“臣妾多谢太后。”说完便起身坐了下来。

太后:“当初你走之后,胧月才一个月左右,如今可曾见过她了。”

甄嬛恭恭敬敬的说:“多谢太后关心,臣妾自进宫以来,只远远的见过胧月公主。”

太后:“也是难为你了,跟自己的孩子同在宫里,却不能每日见面,也不能相认。”

甄嬛:“也许是臣妾与胧月公主之间母女情分浅薄,这才不得相认。”

太后:“这宸淑贵妃做的也不对,你是胧月的生母,就算是养在她膝下,那玉蝶上写的终归是你的名字,你放心此事哀家会与皇上说的。”

甄嬛闻言激动的说:“臣妾多谢太后娘娘。”

太后:“哀家也是一位母亲,对你的心情也是感同身受,哀家的十四不也是守着皇陵,与哀家不能相见么?”

甄嬛听了太后的话,瞬间就明白了太后是什么意思,甄嬛没有接话,心里正在思考,自己该如何选择。

太后见甄嬛没有说话,也不心急,继续说:“你伺候皇上也已经有几年了,如今又怀有子嗣,哀家向皇上为你请封,让皇上封你为妃,到时候让胧月公主回到你这个生母身边,也好成全了你们母女。”

甄嬛心里很是动容,连忙谢恩说:“臣妾多谢太后,臣妾必定好好伺候皇上。”

太后满意的看着甄嬛说:“好好,出来这么久,想必你也累了,你也早些回去歇息吧!”

甄嬛:“是,太后,臣妾告退。”

过了几日,皇上再次来到了碎玉轩。

正在读孟子的甄嬛听到皇上来了,放下书前去给皇上行礼。

甄嬛:“臣妾见过皇上。”

皇上:“嗯,莞莞平身吧!”

皇上走过来看到桌上的的孟子,便问道:“莞莞怎么忽然读起孟子了呢?可有什么见解么?”

甄嬛:“回皇上,臣妾一时感怀孟母曾为子三次搬家,这等母子情谊,远是臣妾所不能及的。”

皇上感叹的说:“孟子自幼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为了给给孟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孟母曾三次搬家,这也确实成为一段佳话。”

甄嬛:“是啊!足以证明,为母者甚少有不为孩子着想的,只是或多或少罢了。”

皇上:“莞莞说的极有道理,可是想念咱们的胧月了么?”

甄嬛:“臣妾是胧月的生母,自是想念的,皇上能让宸淑贵妃抚养胧月,必定是为胧月好,臣妾不能为其多做些什么,只能日日祈祷皇上与胧月能身体康健。希望胧月将来会体谅臣妾这个母亲。”

皇上感动的说:“莞莞如此深明大义,胧月又是咱们的女儿,必定不会差的,莞莞也必定也会是一位称职的额娘,朕会告诉宸淑贵妃,多让胧月来陪伴你的。”

甄嬛:“臣妾多谢皇上,皇上说的也对,是臣妾多虑了,想来皇上当年也是如此,太后作为母亲必定也是极其思念皇上的,只是臣妾看的出来,太后与皇上都不是善于表达情感之人罢了。”

皇上:“莞莞是这样认为的么?”

甄嬛看着皇上说:“当然,皇上刚才不还说胧月必定不会比我们差,皇上必定是有感而言。”说完上前握住皇上的手说:“臣妾很是幸运,臣妾的孩子能有皇上如此慈父呢!”说完看也不看皇上,手抚摸着刚刚隆起的肚子。

皇上看着散发着母爱光环的甄嬛,心里多少有些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