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贾琰的成长日记(234)+番外
朱莉把林黛玉往前一推,自己嘻嘻笑着就跑了。
林黛玉不看他,转身也跟着朱莉走,但她还不习惯于像朱莉那样撒腿就跑,只能慢悠悠往回踱步。
林璋跟了上来,与她肩并肩一起走。
第130章 现代番外十二
两人在树木的斑驳光影中穿梭,在两世的记忆中穿梭,沉默间,已分不清前世的一切是梦是真。
洒满大地的阳光,绿树成荫的道路,飞扬青春的学生们,这是一个没有阴霾,自由平等的世界。
林璋侧头看向身边的少女。
她的眉眼之间,有着记忆中没有的明朗疏阔,仿佛浮云已尽,丽日乘空,那些郁郁伤感的日子已经彻底离她而远去。
这样的她,又有何不好呢。
自己心里的那些执念,不要也罢。
林黛玉一直在等他出言解释,未料一路上他比她还沉默,好像做了错事的是她一般,心里气闷,不由走快了些。
身后的人非但没有追上来,脚步声还停下了。
林黛玉回头,忍不住就要开口质问。
林璋一笑,问道:“大学生活开心吗?”
他笑容带着放下过往的释然,此刻的他,仿佛就如寻常朋友一般,问了一句看似关心实则疏离客套的问话。
林黛玉怔怔点头:“还好。”
这两句说完,两人就又陷入了沉默。林黛玉心内憋闷,转身快步离去。
只是走了十来步,她莫名又回了头。
他仍然站在原地,仍然望着她,望着她的目光仍然充满怀念,只是比以往不同的是,这种怀念少了执着。
林黛玉心底空空的,极力压制住难过的情绪,她边转头往回走边飞快地道:
“你且小心一点,舒雪并不信你。”
******
严酷的军训生活过后,学生们进入了常规的校园生活。
每天规规矩矩地上课,下课后规规矩矩地自习,这就是林黛玉的日常。
当然隔几天就收到告白的微信也是她的日常。
其中以秦少游的告白为最。
先是各种送花送各种礼物,后来不知从哪知道了她的手机号,一天三顿发微信打电话,被拉黑后又收买朱莉宁宝诗,天天借着她两的关系凑近乎,最后更是跑到她的座位旁边来听课。
头发花白的曾老教授在台上讲得激情盎然,意在沛公的秦少游在堂下听得昏昏欲睡。
“刚刚我们讲了回文诗,这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手法,读来回环往复,给人以意兴盎然的美感。五排最右边的男同学,你能否举出两例回文体的例子呢?”
被点名的秦少游一脸茫然,回文体???那是什么?
他僵硬地坐在座位上,低下头,装作不知道喊得是自己的样子,企图蒙混过关。
曾老教授了然一笑,目光又开始四下搜寻,只见黑压压一片头顶,同学们很有默契地一致低头看书。
教室里针落可闻。
“影弄花枝花弄影,丝牵柳线柳牵丝。”突然,一道清越的女声响起。
秦少游惊讶地看起身的林黛玉。
她的神情从容又沉静,声音如竹影曳窗一般缓缓道来:“垂帘画阁画帘垂。谁系怀思怀系谁。”
初听不识诗中意,再听已见诗中人。似乎春日融融下,真有位少女卷起画帘,口中喃喃低语,思念着远方的某个人。
诗歌的魅力就在于此,同学们沉浸在她描述的美好画面中,久久不愿回神。
过了好一会儿后,一位戴眼镜的男同学也站了起来,他接道:
“脸波横泪横波脸,眉黛浓愁浓黛眉。
永夜寒灯寒夜永,期归梦还梦归期。”
教室里顿时响起掌声。
林黛玉继续:“霜情薄怨素心兰,兰心素怨薄情霜。”
眼镜男道:“叶坠疏桐金蚀井,井蚀金桐疏坠叶。”
“人中画字写炉灰,灰炉写字画中人。”
“白露秋期归心准,准心归期秋露白。”
……
两个人谁也不服输,一句接着一句,直到曾老教授叫了停,两人才坐下。
曾老教授欣慰道:“中国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情到深处,字字泣血又含义深远;欲语还休而回味无穷,希望大家可以学习到这两位同学对古诗词的热忱。”
经此一役,林黛玉在学院名声大噪,曾老教授喜她聪慧博学,经常留下她与她一同探讨古文化知识。
曾老教授是国内一家知名杂志的创办人之一,在他的鼓励下,林玉开始动笔给杂志供稿。
林黛玉的笔锋自成一股风格,无论是笔趣杂谈、古文化科普还是诗词歌赋,读来都是灵韵十足,且字里行间还有带点促狭幽默,即使是对古文化不感兴趣的人,也很容易读下去。
“唉!”朱莉在林玉身边发出第N次叹息。
林黛玉从书本中抬起头,疑惑地问:“你怎么了?”
“我的林大美女林大才女,我都问你三遍了,你可算听到我说话了,”朱莉满脸哀怨,“明天就要去爬小北山了,你东西收拾好了没有?”
学校在新生开学的半年内,都会组织一场户外活动,让同学们更好地增进感情,她们班则是爬小北山。
小北山在城郊处,还挺高的,需要在那呆上三天两夜,一些物资必不可少,比如帐篷睡袋。
朱莉提醒了她好几次,她每次都点点头说知道了,可也不见买,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忙着写稿,要不就是翻资料,朱莉真是替她着急。
林黛玉似乎才想起这么回事,她惊讶道:“明天?”
“我上午跟你说了好几遍,让你下午赶紧去买,你出去怎么没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