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性转黛玉和宝钗(109)+番外

作者: 之荀 阅读记录

说罢便转身要走。

“谁说我不安排的?”黛玉朝她伸手,“你先等等,我和你一同回去。”

“这也不必......”

她正要说话时,只听见嘘地一声,只听见外面呼来喝去的,脚步声哐当哐当地响,“二位殿下训诫呢!打起精神来!”

“这是怎么了?难道是有刺客吗?”

“应该是要加强训诫,”黛玉朝她招手,“出了驸马殴打公主的事情,端阳公主又发话要上呈御前,二位殿下肯定着急了,这次他们第一次办这么大的典礼,要是闹出了事,岂不是要讨陛下的骂?眼下除了驸马,那些兵士也要挨了骂。”

宝钗只能挪动脚步走到他的身边,目含忧虑,“所以现今夜我能回家吗?”

“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同你一块下山。”黛玉拍了拍身边宽大的罗汉床,示意她坐在这里等待。

“为什么夜深人静的时候就能走?”宝钗咬着嘴唇追问。

黛玉语气很无奈,“现在走难道不打眼吗?就算我疏通了关系,也会落人口实。”

宝钗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好听他的话。

她背挺得直直的,手肘搭在罗汉床的小桌上,眉眼低垂,企图与黛玉分出一个楚河汉界来。

却听细细簌簌的声音,她惊讶地看过去,看到黛玉在解身上的软甲和腰带。

“你,你不许脱!”宝钗惊得非同小可,立刻站了起来,后退几步。

黛玉反倒说,“你过来帮帮我。”

他身上穿的虽不是重铠,但系得死紧,脱起来格外麻烦,黛玉的手臂拧来拧去,也没把它扯下来。

宝钗见他脱不下来,暗暗松了一口气,撑着精神道:“我们虽然做过夫妻......但现在也是男未婚女未嫁的......你,你不得无礼!”

黛玉的语气也恼火起来,“我哪里无礼了,我想想看看我后背的伤。”

“可你刚才不是说无事吗?”

“可是现在开始痛了起来。”声音里夹杂着十分委屈。

宝钗不由心软,主动走上前去,替他解下后背腋间的系带。

将包着前胸后背的软甲扯了下来,黛玉又解松了衣带,扯下了衣物。

他的眉头微皱,似乎疼得厉害。

“屋里好暗,怎么看得到?”宝钗回身去点蜡烛。

烛光映照在肌肤上,照出了几块红印子,隐约有几分青色。

宝钗轻轻摸着他背上的伤痕,仔细看了看,快要趴在黛玉的背上。

“瞧起来应该不是内伤。你今日尽出风头,也难免摔摔打打......你若疼得厉害,用一些外用的清凉膏药涂抹,过三两日就好。”

黛玉转过身子来,他身上的衣物堆在腰间,露出白玉般质理极好又线条分明的肌肤。

宝钗脸上飞红,一只手遮住了眼睛,黛玉却刻意贴近了她,几乎快要贴到她的脸。

肌肤相亲的感觉是极软又极热的,宝钗的五脏六腑快要烧起来。

“你......你做什么?无礼......”她语无伦次地往后躲。

“你就不心疼我吗?”他将头靠在宝钗的肩膀上,拿下她遮挡眼睛的手,漂亮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

宝钗心蹦得几乎要跳出胸膛,以至于她不得不捂住自己的胸口。

“你的心怎么跳得这么快?”他作势垂首,贴在她的胸前要听她的心跳。

“你真是越发无礼!”宝钗的脸涨红,作势推他,“我都与你说了,如今我们不是夫妻了......”

这时黛玉不知从何处摸出一样东西,亮拳一看正是那块玉玦。

他今日方从贾雨村那里赢回来的。

宝钗一时不知道作何解释,伸手要夺回来,结果黛玉猛地握拳,玉玦从她的眼前消失。

“这是我的东西,快还给我!”

“这难道不是当时我们订婚时我送给你的吗?”黛玉反问。

宝钗抿嘴,撇过脸去,“那就还给你好了。大人累了,身上还有伤,还是躺下歇息吧。”

说罢就要起身,可惜黛玉紧紧圈着她,以至于她不能行动分毫。

宝钗挣不过,深吸一口气扭过脸,和他面对面。

“你真是......”“我哪里比不上那老匹夫了?”

二人同时开口,宝钗脸上还带着愠怒,黛玉的声音却带了十分委屈。

他继续道,“贾雨村那把年纪,家里孩子满屋子跑了,你难道还愿意去做填房,去做继母?!”

“这其实是......”

宝钗开口要解释,但黛玉眼疾手快地用温热的掌心抵住了她的嘴,“你先别说,让我说完。”

他咳了几声,清了清嗓子道:“我林黛玉,虽已经及冠,但也就二十出头,也正年轻。我房中没有姬妾,更没有孩子。母亲多年前辞世了,我的父亲是当朝的首辅大臣,他儒雅随和,不是那种刻薄的公公。我家中也无其他兄弟姐妹。我虽不才,但也是榜眼及第,当下是圣上亲点的吏部侍郎......”

宝钗疑惑地看着他竹筒倒豆地说自己的家世官职等,长长的睫毛眨了眨,趁他不注意推开他的手。

“为何和我说这些?我哪一个不知道呢?”也做过几年夫妻了,她没那么健忘,宝钗哭笑不得。

黛玉停顿了片刻,言语竟有些扭捏,“我和贾雨村相比,如何?”

宝钗一怔,展眉眯眼笑了起来。作为大家闺秀,宝钗素来是微微一笑,绝不朗笑出声,当下却笑得前仰后俯。

黛玉本来就不好意思,被她这样笑话,更不自在起来,索性捏着她的脸颊,装作恶声恶气的样子,“不准笑,快说!要是说得我不满意,你今天就别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