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人在三国,金手指是拼夕夕畅买(201)+番外
害,献王不擅武艺,又用的软剑,能刺中都是皇天保佑,毕竟曹操也算得上一员武将,五年前更是带兵远征,身体素质和反应能力都不会多差,若非近一两年旧疾复发,又年迈体衰,还真不一定会被伤到呢!
对此,刘琰的看法是:“许昌可没有鹿苑,总不能说曹操是被鹿撞伤了吧?”
此故关刘氏皇帝,不能笑!
赵云别开了头。
关羽默默的捋起来胡子。
诸葛亮拿羽扇遮住了半张脸,可笑意还是从眼中冒了出来。
最后,只能是头疼的刘备喊了一声。
“曦玉!”
“开个玩笑啦。”
刘琰摊了摊手:“刘协如今有不死金身,自然是想怎么浪就怎么浪,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只能庆幸还好人没死,消减待遇关禁闭就行,说起来,曹操身体这么好,这大半年的确是在装病啊!”
自古以来,权臣连同其家族就没什么好下场,篡逆者更甚,霍光身死族灭,王莽斩首分尸,董卓被乱刀而斩,族人连同九十多岁的母亲也未曾逃过。
曹操半权半篡,衣带诏之事,他杀董承,夷其三族,连怀有身孕的董贵人与伏皇后尽未曾逃过屠戮,这种事情,莫说曾经的天子刘协,任何一个苦主自己亲自复仇,恐怕都能引来无数人上书对方减免杀人的罪过。
真论旧怨,那曹操连同亲族恐怕就要在物理意义上消失了。
而如今旧俗才是主流,刘备刘协族谱上离得再远,也都姓刘,他哪敢赌?
以自己一人性命保住全家,乃至全族性命,算是再划算不过的买卖,身体康健的曹操不躲,无外乎此。
“不然要他如何?”
刘备轻叹:“此仇既报,也就自此打住,日后不要再提了。”
诸葛亮垂眸,低声应道:“嗯。”
这是在说曹操,也不只是说他。
汉末军阀相争,从军主至强征而来的兵丁,都或主动,或被迫沾染了他人鲜血,真按照新政颁布的律法论起来过往冤仇,那就没几个该活着的了。
不能拿今朝的剑斩前朝的官,尤其是在跨时代的进步下。
那些过去需要掩埋,忘记,再向前看,至少在明面上如此,而心里嘛——
数位不知名人士表示:
捅得好!
*
关于华服。
按理说,新建的王朝总要以宣扬简朴为主,不应该奢靡享乐,但他们的情况不能与过往一概而论,一定程度上,是要鼓励消费的。
尤其是棉纺织业,不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最好在财务允许范围内,春装夏装秋装冬装被褥被套染色的印花的绣花的都备上,总之,消费扩大内需啊!
所以,刘备废除了过往服饰,尤其是对不同阶级不同身份的人能穿衣服形制和颜色的限制,只保留公职人员和皇室祭调礼服等特殊的统一整装,不允许伪造,模仿,以此推动纺织业的发展。
此举又是引来了一堆旧臣阻止,不过全都被刘备当做了耳旁风,反倒是民间的百姓衣裳瞬间五颜六色,花里胡哨起来。
就很让人心痒痒。
众所周知,刘备年少时好狗马,好华服。
所以他不仅给自己做了数套新衣,还给妻子儿女,以及大臣赐了不少布匹……
只是这还不够令刘备满足。
望来望去,刘备看向了自己的大臣和军队。
嗯,这官服军服礼服就很适合改一改啊!
掌管宗庙礼仪的奉常:
夭寿啦,皇帝亲自抢他工作了!
*
关于假期。
王朝初立,百废待兴,尤其还要推行新政,事务自然极为繁多。
但话又说回来了,如今总计人口不过三千四百多万,也就是后市一个省的总人数,再加上现代设备……治理难度还是比较低的。
反正刘琰对于加班,直接住在官署五天不回一次家,放假也只放一天的现状极为不满,随着各项事务逐渐步入正轨,许昌改造完成后,她开始对单休变双休,每日正常上下班,法定节假日放假,喜假、丧假等等提出了提案。
其实古人也不是工作狂,非得五天都不回一次家,二十四时全天住在官署才开心,而是如今交通太差,每日往返太过于费时,又因为宵禁的存在,无法夜间赶路,才不得不选取这种工作方式。
相反,地方上一些家离的远的,可以‘调休’,工作十天休息两日好回家一趟,腊日伏日和冬至夏至等节日,高官需要参与祭祀,普通官吏则可以回家休息,如果生病,还可以请长达三个月的病假,有事也有事假。
而随着交通环境的改善,官吏就开始了调整,部分基层已经有两三日,乃至天天回家的行为了。
只是假期看起来虽好,朝中还是有人忧心会不会影响工作效率,所以这些提案并非全部通过,还是在细节上争执了好长一段时间,甚至先搞出了一个‘试行版’,先选取一个部门进行尝试,要在确定不影响后,再推行下去。
不用多说,刘琰直接将诸葛亮的名字写了上去。
这几年就数他加班最凶,大汉不欢迎卷王,必须休息养生!
看到这幕的赵云:……
虽然但是……莫名有点酸。
第90章 番外二
*
边牧
在满足了粮食所需后,人自然会扩大肉类的需求。
考虑需求的旺盛程度和养殖业发展的难度,这总不能等到需求扩大的时候再去解决,而是需要提早布局。
本地土地紧张,适合养鸡和猪这两种生长快、肉料比高的禽畜,北地目前人口稀少,尤其是都护府那边,就很适合畜牧业,更大规模的养一下牛羊,再发展一下奶制品和羊毛纺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