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助秦始皇安稳天下(290)

作者: 苏佑蓁 阅读记录

唐启阳去找墨家熟悉的打铁工匠人沟通,请人家帮打弯的手术缝合针,他还没有刻好子婴的泰山石刻,还要给嬴政画两幅画,所以先不折腾琉璃,子婴选的是苍鹰图案,祖孙三代都喜欢猛兽。

前些年徐兰就按方子做出驴皮胶,把驴皮胶给太医院的人和百里香,让他们给体弱气血不足的一些人试用,这些人试用后有不同程度的效果。

徐兰把做驴皮胶的详细方子写下,给太医院和百里香各一份,写一份让鹰风送给在邯郸的徐旭,徐旭两口子除了管松溪庄,也行医。

她忙完这事带陈韭剥桑皮处理成桑皮线,买蚕茧处理成蚕丝线,买一些羊肠来折腾,十几天后折腾出羊肠线,三样都煮消毒后再放起来。

陈韭不解问徐兰:“姑,做这些线做啥?”

徐兰和她说:“受伤的伤口大比较难愈合,我就想把伤口缝起来是不是好得更快。”

陈韭惊呆后回神细想,好像可行的样子。

徐兰看她的神色说:“没有那么容易,你看猪肉每个部位的肉都不一样,人也一样,缝合伤口的时候要对准肌肉和皮肤。”

陈韭若有所思:“也是。”

徐兰准备好了手术缝合线,唐启阳也取回跟墨家熟人定制的缝合针,徐兰便交待王松早上买来几块猪肉,叫陈韭过来,两人各拿一根弯针穿着缝衣服的棉线,缝合猪肉。

徐兰心里有数,加上手劲足,缝合起来容易,针脚也整齐。

陈韭不太行,猪肉和衣服完全不一样,猪肉有油,穿两针后针变滑溜,缝起来很费劲,针脚歪歪扭扭,脸上很不好意思。

徐兰和她说:“没事,熟能生巧。”

两人继续练习缝猪肉,快中午才停下,陈韭回家,徐兰把练习缝的猪肉切成条,吹口哨叫鹰风鹰云下来,让他们吃猪肉。

第二天上午,徐兰和陈韭继续练习缝猪肉,陈韭缝合整齐不少。

下午申时,嬴政出宫来唐家,唐启阳和徐兰招呼他坐下,三人寒暄几句后徐兰和赢政说自己在琢磨大伤口缝合的事。

嬴政拿起糯米卷吃一口,听后脸上露出惊讶:“能行吗?”

徐兰说:“理论上可行,还没有实践,我和陈韭现在用猪肉练习缝合,你要不要派几个医者来学缝合?熟练后给受重伤的人缝合。”

嬴政略想后说:“可!要是可行,在战场上很有用。”

徐兰点头:“我早有这个念头了,只是一只拖着。”

嬴政:“你还在研究针灸,写医书也没停,不必如此忙碌。”

徐兰:“我每天在两方面花的时间不多,不忙。”随后她又说:“秋天要是在河西用兵,我们去后勤。”

嬴政没有和他们说打算秋天在月氏做黄雀,自己在朝堂上说了不外传,大臣们不敢外传,说:“被你们猜出来了。”

唐启阳说:“又不难猜,去年匈奴冻死不少牛羊,你又着重修陇西的弛道。”

嬴政无奈说:“也就是我才不会忌惮你们。”

唐启阳:“是你,我们才说实话。”

嬴政:“好吧。”他看向兰从母说:“你把人教会就行了,不用亲自去。”

徐兰争取:“我自己没有实践,不放心,只一千多里路,又不远。”

一千多里很远了,嬴政念头一转说:“这样吧,若修陵的刑徒和士兵训练有人受伤,我令人送到百里香的药铺,你去给伤者缝合。”

徐兰妥协:“也行。”

……

次日,太医院夏津,孙易,张远志来唐家,夏津是夏无且的一个孙子,是夏家后辈中医术最好的人。

徐兰和他们说伤口缝合的理论和可行性,注意事项,夏津三人越听脸上越兴奋。

随后徐兰给他们每人发给一根弯针,穿线练习缝猪肉,第一次缝当然不会好。

徐兰当天派人告诉了百里香,第二天百里香便带两个弟子过来学习。

徐兰用猪肉练习缝合的事没有特意保密,项羽和虞姬最先知道,他们知道后也就惊讶,没有说什么。

事情传出去,很多人惊讶不已,私下各种猜测,但不敢乱传。

五月初,唐启阳给子婴刻好泰山石刻,子婴每隔五天看一回,等刻好抱着石刻笑得合不拢嘴。

唐启阳看他如此高兴笑问:“至于这般开心?”

子婴乐滋滋点头:“开心!”

子婴已经十三岁,是个清俊的少年,唐启阳摸着他的发顶说:“真快,不知不觉间你就这么大了。”

子婴笑嘻嘻说:“唐翁和兰媪一点也不显老。”

唐启阳笑:“你这嘴抹了蜜似的。”

子婴:“我阿父和阿母也这般说。”

唐启阳:“好了,放下石刻,准备上课。”

子婴:“好。”

徐兰和陈韭几个练习缝合猪肉二十多天,缝起来比较熟练了,不过没有人受伤,没有真人实践。

徐兰在练习缝合之余琢磨麻药,没有麻药缝合伤口很痛,也和夏津百里香他们说,让他们也琢磨。

又是收冬小麦时节,收获总能令人高兴,唐启阳和徐兰带项羽两口子搬去风溪庄住,徐石和徐山两对夫妻没有跟着,项羽两口子有地方住。

这天上午,徐兰和虞姬陈燕坐在院子里边择菜边聊天,信陵君的一个下人进来跟她们揖礼后和徐兰说:“兰娘子,我们别庄有个人用掠子割麦的时候不小心割到腿,血流如注,信陵君派小人来请你去给受伤的人缝合伤口。”

每年收麦都有人被掠子和镰刀割伤腿,天气热伤口不容易愈合,运气不好的人得破伤风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