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助秦始皇安稳天下(4)

作者: 苏佑蓁 阅读记录

天气还不够暖,他们去帮兰的娘家翻地,娘家的地比徐兰他们的地少一半,还借用锄头,但娘家人老弱,干得很慢,夫妻俩去帮干两天。

忙完第二天下一场细雨,湿透土地,也湿透各家的房顶,这一场雨也许又带走一些人命。

徐兰去娘家看了看,见他们都没事放心,自己隔两天给他们送来一顿麦仁粥,他们的精神稍为好一点点。

下雨第二天开始春种,下沟下种子覆土,干起来比翻土快,徐兰夫妻俩每天能种六亩,五天后种完,他们又去帮娘家种两天。

春耕完成。

徐兰和唐启阳这几天偶尔听右边邻居传出小孩的咳嗽声,每天咳嗽的越长,病情好像加重了。

不对,年青女子好像有些天没见着了?

徐兰想到这里忙去右邻门口喊:“有人吗?”

老媪从房间出来问:“何事?”

徐兰关切说:“老媪,我听见小孩咳嗽声加重,找医者买药吃药了吗?”

她话音刚落屋里传来小孩剧烈咳嗽声,像要把肺咳出来,老媪脸上惊慌,六神无主说:“怎么办?怎么办?”

徐兰问她:“我能进去看看吗?”

老媪慌忙点头,小孩咳嗽不停,徐兰忙进昏暗的屋里走到草铺前蹲下把小孩抱起,先摸他的额头,有点温热,随后一手抚着他后背轻声安抚:“不怕,不怕,很快好了。”这孩子抱起来轻飘飘的,她心生怜惜。

一会,小孩的咳嗽声缓和。

徐兰转向老媪问:“老媪,有热水吗?给小孩喂些热水。”

老媪为难说:“前些天老翁身体不适,没柴了。”

徐兰摸摸小孩的头发又问老媪:“他阿娘没在?”

老媪变嗑吧:“不…不在。”

徐兰果断说:“我家有柴,也比较宽敞干燥,你们去我家,给小孩喝点热水,吃点东西。”这屋里很潮湿,阴冷。

老媪脸上闪过为难,又听小孩咳大声,忙点头:“好。”

徐兰抱着小孩回家,老媪跟后面,唐启阳见老婆出去抱来小孩不意外,问她:“发烧吗?”

徐兰和他说:“低热,你烧热开水,用碓把麦仁舂成粉煮糊糊给他吃。”

“好。”唐启阳应声放下手里的竹片。

老媪进屋后眼睛都不够看了,屋里都是用竹做的东西,这,这……,听徐兰的话后忙说:“奴来做。”

他们已经把石头搭的简易灶挪到屋檐下,唐启阳跨出门说:“那你来烧热水。”

老媪跟他出去,唐启阳在一个小灶下升火后告诉老媪:“里面是开水,不用再烧开,烧热就行。”

老媪不理解,囫囵答应:“好。”

唐启阳交待老媪后才想起现在的人喝水都喝生水,没有喝开水的习惯,但没有解释,擦一擦石臼,放进一把麦仁,单手拿杆臼舂麦仁。

小孩不停地咳嗽,徐兰轻轻摇着他,等开水热后喂他一竹碗水,小孩咳嗽小了点,安稳后睡着了,徐兰横抱着小孩坐在竹凳上,老媪在旁边站着,徐兰叫她坐她也不坐。

徐兰和她闲聊:“孩子叫政儿吧?几岁了?”

老媪回答:“是,三岁。”

徐兰不问政儿阿母干什么去了,除了少数人能过得好,绝大多数人都活得艰难,她握着政儿苍白的手,细细的木系异能进入他体内,沿着经脉转,滋养身体,在胸口和气管多停留几秒,然后撒出异能。

唐启阳煮好糊糊时政儿也醒过来。

“咳咳。”赵政儿轻咳两声摸摸自己的胸口,不难受了,随后抬头严肃着脸跟徐兰道谢:“谢谢从母。”

徐兰摸他的头温和说:“政儿知礼,饿了吧?吃点糊糊。”嗐,差点说政儿真有礼貌,现在很多词跟上辈子意义不同,不过原主没文化,说错了也没什么。

赵政能感受到眼前人的善意,心生喜欢,阿母说得不对。

第3章 是不是那个赢政?

赵政坐在奇怪的竹凳上,奇怪的竹桌旁边,碗在正前面,小手拿着小竹勺稳稳地舀着的糊糊吃,只觉得这饭特别香,唐阿叔真会做饭,这个桌子吃饭很方便,他一口接一口吃糊糊。

徐兰在旁边和老媪提建议:“以后尽量给小孩喝烧开过的温水,你们屋里太潮湿,人长时间呆在里面不好,白天多叫孩子出来在院子里走一走,晒晒阳光,小孩才会长壮实,身体壮实才不容易生病,阳光太热时不要晒。”

老媪只管点头,也不知道听进去没。

赵政边吃边听,眼里疑惑,晒阳光能长壮实?

小小的孩子认真吃完糊糊,认真跟徐兰唐启阳礼貌道谢后带老媪回去。

唐启阳等他们走远了和徐兰说:“这个小孩第一次来我们家眼里有警惕,没有害怕和慌张,情绪天生稳定。”

徐兰笑:“是,我去后院翻地种韭菜。”后院只有两棵大梨树,还没有种菜。

之后他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修整房顶,盖正经的茅厕,盖猪圈养猪,做鸡圈养鸡,在前院两边盖顶棚,左边做厨房,右手是干手工活的地方。

唐启阳:“嗯。”他要去砍竹子修房顶,雨水将会变多,而且是大雨,当务之急是修房顶。

徐兰翻着地听到脚步声停下锄头看向前面,来人是石和山,石和山走到徐兰旁边木讷喊:“姑。”

“姑。”

他们总感觉姑和姑丈不太一样了,但又不知道哪里不一样。

徐兰微笑问他们:“你们怎么来了?”

石回答:“大父叫我们来帮忙。”

山点头。

徐兰没有拒绝他们的帮忙:“好,你们去前面提个篮子去竹林掰些竹笋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