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120)
“那索额图大人赶紧说说。”李礽爬上椅子坐了下来,顺口抱怨,“乾清宫的椅子都太高了啊。”
“是你太矮了吧。”康熙说道。
李·小矮子·礽气气,曾经他也180过呢,走着瞧,他迟早都要长到185,拥有小说男主的身高,哼。
“回太子爷的话,目前番薯一事仍有奴才负责,下属户部侍郎一人,其他临调人员有三,分别负责种植期间不同方面的职责。”索额图说道。
李礽刚开始还没有听明白其中的含义,但是记忆力超好的弹幕已经提醒他之前与康熙联手怼了索额图一事,他立马夸赞道:“我就知道索额图大人能在精简人手的情况下把事情做好,事实也果然如此,索额图大人真的太厉害了啊,汗阿玛,咱们大清就需要索额图大人这样的能者。”
能者多劳嘛。
索额图……能者多劳死!!!
“索额图乃是我大清的第一重臣,自然是无可挑剔的。”康熙顺着儿子的话夸奖道,“我大清之命运就仰仗他这样的人。”
上次两人夸着夸着,就让自己差点下不来台,以致于索额图现在一听到两人连声称赞,就冷汗涔涔,生怕皇上又给自己加码。
好在他的皇上并没有丧尽天良,夸赞后没有加量不加价。
索额图松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按照皇上之前的决断,目前已经在河北省推广了番薯,从各处搜寻而来薯种已经全数种下,栽种面积约有三万亩,薯种是从各种转移过来的,种植番薯超过家中田地一半的人家今年免赋,一半以下,则免除一半的赋税,若是开垦新地,则每亩补贴五十文钱。”
“他们是自愿种植的吗?”李礽问道,可别整出大明王朝里“退稻种桑”的事情,实属伤农。
“奴才谨遵皇上的命令,不允许毁苗种植,基本上都是自愿栽种。”索额图说道,命令是这么传达的,具体到了县里是如何的光景他并不完全清楚,万一有哪个不长眼的违抗了命令,那也与他无关了。
“那就好。”李礽点头道,康熙不是总喜欢微服私访嘛,到时候让他去河北访一访,看看情况,“种植之后呢?”
索额图既然对这个事情上了心,定然是做了万全的准备,“奴才已经安排好了人每个月去巡视一遍,免得下面的人阳奉阴违,毁了番薯苗,改种其他。”
这种情况肯定是存在的,有些人为了免赋,将家中的田地谎报上去,待到登记结束之后,便将番薯苗拔掉,改种其他。
“你辛苦了。”康熙说道。
“为皇上和太子分忧是臣之本分。”索额图拱手说道。
“索额图大人这是为百姓分忧,是我大清的栋梁呢。”李礽说道,身为朝廷官员,最重要的是为了朝廷分忧解难,朝廷之难,往往是百姓之难。
“保成说得对。”康熙立马附和道,“朕选了你负责此事,一点都没有看错。”
索额图的内心咚咚捶着的小鼓终于松懈下来,“奴才愿效犬马之劳。”
“汗阿玛有没有想过番薯熟了之后要如何?”李礽扭头看向康熙,种植是一方面,收获之后的出路是另一方面。
“自然是归种植的百姓所有。”康熙不假思索地说道,但看保成沉思的样子,笑问道,“保成这是有更好的主意吗?”
索额图也看了过来,中出来的东西难道还要收回来?
李礽在现代看过一些农业相关的社会新闻,农民选择种植一样作物只会因为四个字——有利可图,种植番薯也是同样的道理。
“汗阿玛,咱们今天会不会遭灾?”李礽面带疑惑。
你这很期待的样子是什么意思?康熙气结,“你怎么问起这个?”
“我就想问问咱们赈灾是如何操作的?”李礽问道。
“朕在不少地方建了赈灾粮仓,若遇灾年,便从这些地方调粮救济,每到年末之时,也看看各地税收情况,受灾特别严重的地方则免除赋税。”康熙说道。
“汗阿玛真是爱民如子。”李礽先吹了一口彩虹屁,“如果咱们把一部分稻米换成番薯呢?”
康熙皱眉,此举以次充好,恐怕有伤民心。
“汗阿玛,咱们要改变百姓的饮食习惯,他们多吃稻米,所以才以种植稻米为主,若是只是充饥,其他作物未尝不可。”李礽说道,改变百姓的饮食结构,对于稻米的需求降低,能够缓解水旱灾害对于百姓生活的影响。
相较于其他作物来说,稻米的种植和养护更为复杂繁琐,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也更加严苛,现在的稻米还没有经过改良,产量也没有现代那么大,那么可替代性作物就是解决饥饿问题的重要办法之一。
“一时半会儿,怕是很难啊。”康熙说道,主意尚可,但千百年的习惯岂是说变就变?
“是的,所以咱们要尽快开始。”李礽说道,万事总要开头,才能一步步走下去。
“皇上,太子所言极是,若是户部愿意出面收购番薯,那些百姓的种植想来会更加积极。”索额图说道,“便不用担心他们对番薯的种植不上心了。”
“而且,此事还有一个好处。”李礽眼珠子一转,说道,“这样我们就不用愁其他地方的番薯种植啊,他们见过吃过,总比咱们强压着他们种植要好吧。”
番薯的种植不只是农田,菜地也可以,随便种点,也不用精心养护,之后便能收获一些,一来二去,他们便会习惯种番薯的。
“这倒是一举两得之事。”康熙说道。
李礽从椅子上滑下来,噔噔噔跑到康熙身边,附在他耳边说道:“汗阿玛,您可以让内务府也收一些番薯,等到年底,赏赐给大臣们,御赐之物的名头可比舶来品好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