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175)

作者:花下千江 阅读记录

问题的难点在于城中大夫的稀缺,原本京城中有各种大大小小的医馆,资源是足够的,但是呢,因为灾情的缘故,一些医馆坐地起价,而平价的水泄不通。

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征调一半的太医院的太医参与救治之中,另外调动太医院的药物,此为方法一。

第二还是得调动民间的力量,汇集愿意出力的医馆,携手并进,所消耗药材到时候的全部药材由国库按照市价购买。

“这如何能成?”明珠第一个不赞同,“太医院的药材贵重,如今地动尚未结束,自然是先留给宫中,以备不时之需。”

“明珠大人说得有道理,再说了,这药是给老百姓用了,让老百姓出这个钱才是应该的。”索额图难得和明珠同一阵线,他是瞧出来了,再不阻止,今儿这风头全部得让张英抢了。

明珠见康熙微微皱起眉头,继续劝道:“可以让这些医馆折价出售,降低药价,这样百姓们也不至于支付不起。”

康熙的眉头并未因为两人的话而松开,他反问道:“你们俩都觉得该这样?”

索额图和明珠均是点头。

康熙又看向其他的人,“你们也是如此?”

“臣等附议。”剩下的人立即拱手说道。

话音刚落,却是一阵摇晃,殿中站着的几人脚步踉跄,差点没摔倒。

康熙伸手撑住案桌,等待这次的地动过去后,方才哼笑着开口,“都道是地动是对为政者失德的警示,刚才这阵地动,你们怎么看?”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谁敢说皇上失德?谁也不愿意说自己失德!

而且皇上的意思很明显在骂他们缺德!!!

沉默笼罩着整个宫殿,康熙却是发现点别的——外面好像没声儿?

之前殿外一直吵吵闹闹的,他清楚因着地动,大家心中惶恐,一窝蜂地进宫想寻个主心骨,可赈灾一事从急,便将人留在了外面,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声响竟然悄然停了下来。

“梁九功。”康熙唤道。

“奴才在。”梁九功推开一条缝,快步走了进来。

“外面怎么回事?人都走了?”康熙问道。

“没呢,都在外面排队等着登记。”梁九功回道。

“登记?”康熙朝外瞧了一眼,外面黑压压的人群确实都在,怎么一个都这么老实了?也不闹腾?

“是的,分类登记,要紧的就先处理,能缓一会的,等日后再说。”梁九功说道。

“走,去看看。”康熙来了兴趣,撂下一众半天没能商讨出解决办法的臣子,朝外走去。

还未出殿门,便看到三个高高举着的木牌子,以及木牌后面长长的队伍。

太子爷正在询问问题,“有没有人员伤亡?”

“没呢。”官员回禀道。

“那就暂缓处理,等地动结束之后,由汗阿玛决定统一的解决办法。”李礽说道,等张英在纸张上写了一个“缓”字,才道,“下一个。”

官员见问题已经被记录下来了,立马退下,也不敢耽误下一个人汇报。

中间那组是保清,他的任务可简单多了,来者是位宗亲,一上前便道:“显密亲□□臻来给皇上请安。”

“汗阿玛无恙,心意已经知晓,显密亲王也要好好保重才成。”胤褆说道。

等察岱记录下来者的姓名和事由,立马宣布下一位,接着继续重复之前的客套话,记录,下一位,复读机,记录,下一位,复读机……端坐在椅子上像是庙里的泥塑金童。

最后一组来汇报的全是各宫的太监和宫女,张口就是哪里塌了,处理流程差不多,有伤亡的叫太医,没有的等日后处理。

“那条子送到哪里去?”康熙看宫内事务那堆传递出来一张小纸条,看着方向是朝着暖阁而去?

梁九功看了一眼,回道:“贵妃娘娘在暖阁处理宫内事务呢。”

“这法子是谁想出来的?”康熙点点头,嘴上在问,心里却是已经有了主意,先且不说这宫中能安排这么多人出面的有几人,就说有胆量这么干的只有保成了。

况且保成鬼点子多得很,想出这种奇奇怪怪的主意也不奇怪。

主意虽然奇奇怪怪,但是效率是有的,而且整齐有序,也能安抚人心。

梁九功的视线落在太子爷的身上,赞叹道:“是太子爷。”

“想也只有他了。”康熙笑着迈出了殿门,心中对保成的喜爱又多了一层。

外面等候的人一瞧见康熙,便齐刷刷地跪地,“给皇上请安。”

康熙抬了抬手,说道:“你们继续,不用管朕,这法子不错。”

说着,还绕去了前面看看那牌子上写着什么,瞧过之后,发现和他想的差不多。

“汗阿玛,伤亡救治还等着您拿主意呢?”李礽扭头说道,纸条都递进去了,怎么没个反应?救人如救火,哪里耽搁得起?

保成的眼睛亮晶晶,充满期待与郑重,康熙默然。

他拿出纸条,再次看了一眼,道:“这法子就挺不错的,梁九功,去传朕的口谕吧。”

梁九功接过纸条,立马同等候在一旁的户部小官员以及太医院院正一起并肩离开。

“汗阿玛真的觉得很好嘛?”李礽不好意思地揉了揉脸,手上未干的墨水蹭到了脸上,还浑然不觉地傻乐着。

康熙也忍不住笑了,拿出帕子弯腰给他擦了擦,又揉了揉他的小脑袋,“是的,这法子很有效率,你们今天啊,就是朕的小内阁。”

比后面挤在殿门口那群真的内阁人可顶用多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