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284)

作者:花下千江 阅读记录

梁九功站在门口听了一会,没有进门,直接离开了。

“保成还好吗?”康熙问道,保成从未见过赫舍里,这次自己本应该陪在他的身边,但是他也想让母子俩单独相处一会。

“奴才瞧着太子爷还好。”梁九功说了一句,又顿了顿,“瞧着跟皇上有点相似……”

“嗯?”康熙看了过来,“此话怎讲?”

“喜欢和仁孝皇后唠嗑儿。”梁九功大着胆子说道,这几年,皇上每次过来都要同仁孝皇后说上好一会的话,后宫、前朝无所顾忌,什么都会说,太子爷这点就像极了皇上。

康熙哦了一声,笑笑,“他说了什么?”

“说自个儿得了天花,还说了牛痘的事情,前些时候去草场骑马的事情也说了。”梁九功说道。

“人家都说报喜不报忧,他倒好,上来就是一个坏消息。”康熙说道,脸上的笑容表示他对此并不在意。

当然他也不可能真的有什么意见,毕竟保成天花痊愈之后,他自己就亲自来了一趟,一股脑儿地全部都同先皇后说了。

“仁孝皇后是太子爷的额娘,太子爷自然什么都愿意说与她听,仁孝皇后应该是也想听的。”梁九功说道,也难免带了点哀伤,他是看着太子爷长大的,太子爷每次看到自己兄弟姐妹同亲生额娘相处的场景都会盯许久,那眼巴巴的神色中充满了艳羡,看得人心疼。

“以后多让保成来几次吧。”康熙说道,大手一挥,给保成定下了年度祭拜计划。

李礽叽里呱啦跟个麻雀一般把自己穿越过来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部都说了一遍,回想觉得没有遗漏之处,这才松了口气,又觉得有些落寞,正常时候,对方会惊讶一声“这么厉害啊”,又或者“这么凶险啊”。

但是,这里什么都没有。

即便有人,即便有棺椁,但是这高大的宽阔的地方仍然显得空荡荡的,在他的声音停止后,寂寞又悲伤。

李礽低下头,有一下没一下地抠着自己的小荷包,心中万般不是滋味,说不清是因为胤礽和仁孝皇后,还是因为他自己和母亲。

“太子爷?”何竟站在门口小声提醒道。

李礽如梦初醒,抬起头。

太子爷没哭,何竟小小地松了一口气,他道:“皇上请您过去。”

李礽哦哦两声,从蒲团上爬起来,朝外走去,到了门口,回过头,打了声招呼,“额娘,再见啦。”

康熙在园子里面坐着同梁九功聊天,见保成过来,问道:“怎么样?”

“有点开心,又有点难过。”李礽吸了吸鼻子,目光并未抬起,只是盯着康熙胸前的绣花,康熙想听到的回答根本不需要演,实话实说就成。

“坐着。”康熙指了指一旁的凳子,“开心什么?难过什么?说来朕听听。”

李礽坐在了石凳上,团着小手,“开心能来看额娘,难过她不会回应我,开心的,难过的,她都无法回应。”

“她都听到了,在心里回应了你。”康熙伸手摸摸儿子的小脸蛋,也难免心酸,保成是这样觉得,他又何尝不是呢?

李礽点点头,想听到是真真切切的回应,哪怕一次,也好。

祭拜过生母之后,李礽就实打实地六岁了,早在三月份的时候,詹事府就提出了皇太子功课事宜,好在正式上学之前混过了一年幼儿园,各处准备起来也是游刃有余。

而对于李礽来说,变化不大,除了要背的文章变长以及要写的大字增多,唯一的变化就是每天晚上要在南书房跟着康熙听翰林讲授通鉴,跟着直播了两天,弹幕就爆出来好几个贪官。

李礽的脸都麻了,他很想问问,有没有哪个人是干净的???人家是出淤泥而不染,他们倒好,个个黑乎乎的,这让他如何带得动?

听讲课都是小事儿,难的是康熙时不时地提问,纵然有弹幕,观众打字也需要时间,支支吾吾太久,康熙定然会不满,那他就会倒霉地增加功课,实惨!

所以,每每这个时候,他都打起万分精神。

当然,他也想过要不直接摆烂,以纨绔子弟的态度对待学习,但了解过原身的经历后,他认为此路不通,就原身作成那样,康熙还能废了再立,可见装蠢是蒙混不了的,说不定康熙认为他只是没有开窍,多换几个夫子,多增加一些功课,到时候苦的还是自己。

他只能在心中安慰自己,暂时吃得苦中苦,日后方为鱼上鱼。

这种高强度学习的结果就是他没有了摸鱼的时间,连同曹寅见面都只能安排在休息日。

曹寅看着太子爷无精打采、两眼发直的模样,忍不住说道:“太子爷憔悴了。”

“是吧,是吧。”李礽快步走到他面前,将自己的小脸伸过去,手指戳着自己脸道,“你看看我这个黑眼圈!多么大!多么黑!!!”

曹寅无话可说,还真的盯着看了一会,太子爷皮肤细嫩,又生得白,并没有他说的黑眼圈,沉默了一会道:“奴才眼拙,没有看到。”

李礽当然知道自己没有啊,自己每天累成死鱼,九点钟不到就已经呼呼大睡了,如何有黑眼圈?他这不是想博得同情,让康熙受到良心的谴责嘛,奈何曹寅一点都没有领会自己的意思!

曹寅继续说道:“奴才听说太子爷现在也要练习骑射的本事了,如今看起来身板结实了不少,想来是有作用的。”

李礽拖着疲惫的身心转身回到自己的位置,摊在椅子里,“你来找我干嘛?”

曹寅不知道太子爷的情绪为何如此起伏,只能回答道:“上次试验了新的方子,如今肥皂工坊每日可生产出三百块肥皂了,奴才想着此物保存简单,又能经得起长途运输,不如销往其他的地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