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296)

作者:花下千江 阅读记录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三锭也渐渐落后了。

现场的氛围一下子紧张起来,没有人愿意看到本土的纺车被洋人打败,

一旦被打败,意味着洋人的技术领先,大清的骄傲将荡然无存。

议论声渐渐消失,大家连呼吸都屏住,生怕一个眨眼,就错过了什么重要场景。

伴随着时间的拉长,大家的注意力落在了珍妮三号和大纺车上面,目前两个勉强旗鼓相当。

珍妮三号和大纺车一样,都是同时操作十六个纱锭,锭翼一圈圈地转着,棉线均匀地裹在上面,由细变粗,就形成了一个个纱锭。

咚——结束的敲锣声在耳边爆开。

这一声巨响在所有人的耳边响起,跟着到处都是被吓到的抽气声,捂着胸口安定自己被吓到九霄云外的魂魄。

“称称看。”康熙吩咐道。

噶禄叫来人,分别称了一下各个纺纱车纺出的纱锭。

其他的不用看,结果只会在三号和大纺车之间产生。

李礽看着一箩筐一箩筐的纱锭被称出重量,迎来了关键时刻,到底谁会更胜一筹呢?

“七斤八两。”

这是大纺车的重量,李礽紧张地攥紧了手,掌心里面全是汗水,他抿抿唇,一时间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希望哪边赢。

是大清胜过洋人,证明他们仍然处于领先状态?还是说洋人战胜大清,引起警觉?

不过他怎么想都无所谓了,因为比赛的结果只会客观地摆在面前。

“八斤。”称重的奴才宣布道。

现场有一瞬间的沉默,而后爆发出巨大的讨论声,输了?大清竟然输了?

输给这个大块头,简直是不敢置信,几乎是所有人的脸上挂着不可思议的表情。

胤祉从椅子上一跃而起,兴奋道:“二哥,我们赢了,赢了!!!”

李礽与胤祉击了个掌,按住了他兴奋过度的小三弟,毕竟全场都在尴尬、质疑,他们这么兴奋,显得自己有点“媚外”了。

要是《农书》中的水力大纺车能造出来,说不定和珍妮有一战之力,奈何没有图纸,只是空谈,而且水力作为动力,使用范围受限。

在这诡异的氛围中,康熙上前几步,捡起一个珍妮纱锭,扯了扯棉线,又去看了看大纺车纺出纱锭。

两根棉线做了一下对比。

康熙道:“珍妮织出来线比较细,易断,纺车更结实一点。”

围观的众人纷纷松了口气,笑得干巴巴,语气也不自然,“就说嘛,洋人的这个东西怎么能比得过,徒有其表,吓唬人而已……”

这话引起了众人的附和。

康熙纱锭丢回去,他的手上还有珍妮四号、五号的图纸,因为时间紧凑,还没有来得及造出来,但是一旦造出来,今天就会败得一塌糊涂。

大概是康熙的脸色不太妙,以至于大家都后面慢慢都沉默下来,胤祉紧张地抱着二哥哥的手。

李礽拍了拍胤祉的背,事实上,他也有点毛毛的,想了想,道:“汗阿玛,该掏银子啦。”

被这么一提醒,康熙回过神,伸手点了点。

噶禄派人将早已经准备好一百两银子发给了操作珍妮三号的织娘。

虽然比试有了结果,但看皇上的脸色,大家保持着小心翼翼,脸上的喜悦渐渐落下,都不希望自己触这个霉头。

“噶禄,你怎么看?”康熙说道。

“如果我们能把这个珍妮利用起来,便可以大赚一笔,内务府便不需要户部拨款了。”噶禄说道,他是知道后面还有没有制造出来的更为厉害的纺纱机,一旦他们可以利用上那个,银子便会如同水一样流进内务府。

康熙坐在椅子上,沉思了片刻,竖起了食指,拒绝了噶禄的提议。

噶禄劝说的话,一下子卡在了喉咙,他难以理解,试探地问道:“奴才斗胆问一句——为什么……”

康熙起身,“一旦这个纺纱机投入使用,说不定会使江宁一半的百姓失去生活来源。”

苏州、南京这一块,是纺织产业发展的重要地区,很多都是小作坊,甚至于家庭,这种一下子可以生产许多纱锭的东西得以使用,会导致纱锭的价格大幅度下跌,到时候,这些人的生计都没了,很容易引发动荡。

“那我们就不用了吗?”噶禄面露惋惜。

“朕再想想。”康熙说道,“此事不可外泄,等待朕的旨意。”

噶禄还是忍不住说道:“要是此物被束之高阁,定然会十分可惜。”

“朕知道了,你下去吧。”康熙说道,他知道噶禄是什么想法,但是此事要慎重,不能引起慌乱。

康熙从案桌上的小盒子里面取出了剩余三张图纸,最新的一张上面可以同时生产八十个纱锭,要是今天也出现在比试之中,恐怕所有的人都会被震撼。

“梁九功,让你去查的东西找到了吗?”康熙抬头道。

“从文渊阁的记录来看,这些书很多都有十来年没有被借出去过,更没有洋人借阅的记录。”梁九功禀告道,连声音都小了不少,“所以,目前没有办法查明这图纸的来源。”

“十多年?”康熙轻语,又念了一遍,“十多年……”

梁九功不语。

“十多年前,他们就能生产出来八十个纱锭的纺纱机,十多年后该是什么光景?”康熙继续说道,脸上的表情带着唏嘘,会不会制造出来能够同时生产一百八十个纱锭的纺纱机?

而他们,最大的纺纱车,也只有十六个纱锭,中间差距多少,不言而喻。

江宁好不容易获得安宁,一旦大量生产纱锭,势必造成价格下跌,以此为生的百姓们也没有土地,他们将会面临绝境,滋生反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