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425)
“汗阿玛,您大人有大量,就松口呗。”李礽巴巴地瞅着。
再骂下去,他这直播间的评价估计要一落千丈,观众喜欢值跳崖式下跌,半死不活已经在朝着他招手。
康熙看着一老一少两个人,眼中全是期待,他那拒绝的话完全说不出口,良久,终于点点头,“就依你们所言吧,不过吴氏子孙不得离京。”
嗐,多少人这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京城,李礽甚至怀疑长公主的两个孩子有没有离开过长公主府都难说,留在京中,根本不算什么大事儿。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康熙拟了圣旨,解除长公主府长达八年的软禁,两位嫡子褫夺吴姓,贬为庶民,庶子与妾室没入奴籍,念起孤寡,仍然居住在长公主府内,若无旨意,不得擅自出京。
这道旨意夹在大赦天下的各种喜讯之中,就像是一颗小小的石子,并没有击出任何的浪花,等到次年那些想要算账的人回过头来,才发现形势早就天翻地覆。
对于外人来说,没什么动静,但对于长公主府中的人来说,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提在嗓子眼多年的心终于放下去了,意味着今夜能睡个安稳觉,不用半夜惊醒。
圣旨既下,长公主如今还是皇家人,又解了禁,自然是要进宫谢恩的,她透过晃动车帘,看着外面热闹的景象,连空气中灰尘味都充满自由。
长公主府门口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随着马车的滚动,有人神色黯淡地转身离开,背影萧瑟。
要是李礽在这里,定然会认出此人正是之前说自己全家都命丧吴三桂之手的钱成义,此时的他看起来既松了口气,又好像有点落寞,不知何去何从。
但是长公主不知道这些,她只是庆幸于自己的两个儿子逃过一劫,即便这是用她另一个儿子的性命换来的,但是总归是留了点希望。
想到吴世璠,她神色暗淡,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第226章 吴世嘉
长公主府解封之后,还是维持以往的低调,几乎没有什么人情来往,要不是门口的侍卫消失不见,真让人看不出来前后什么区别。
唯一稍微大的动静就是将近年关的时候,跟着朝廷设置的粥厂搭了口锅,赈济附近的难民或者流民。
但粥厂这种事,有朝廷在前,加上时不时也有王公大臣借由自己家中的喜事儿施舍恩惠,也算不得出挑的事情。
于是,这点儿水花很快就消失在人们的谈资里面了。
虽然时间小事儿,但还是杨嬷嬷亲自去的,务必每一个细节都不出问题。
今天是最后一天,杨嬷嬷瞧了一眼,队伍快到了尽头,还有十多个人端着碗在等着,锅里的粥也差不多了,总算是圆满完成了长公主的吩咐。
最后一点粥被刮走了后,众人开始收拾东西。
一个面色蜡黄衣服破旧的小姑娘捏着碗站在不远处,脸上糊了灰黄色的泥灰,头发糟乱,脸上有些微微冻伤的痕迹,显得整个人灰败又肮脏。
此时,她正呆愣地看着这边,眼看着众人把东西搬上马车,她跟上上前两步,黑白分明的眼睛中充满了怀疑与恐惧。
杨嬷嬷瞧见这个奇怪的小姑娘,还以为是逃难来的小姑娘,温和道:“今儿已经结束了,小姑娘要是饿了,往西大街那边的饭堂去看看,有几家会有些剩饭剩菜……”
“杨嬷嬷?”小姑娘的嘴唇微微动了动,声音几乎杳不可闻。
杨嬷嬷脸上的笑意顿住,她来这么几天,少数人知道她是长公主府中的嬷嬷,极为少数的人才知道她姓杨,这个小姑娘怎么开口就叫了出来?
“你是?”徐嬷嬷上下打量了一下,确定自己不认识这个小姑娘,她很小的年纪就进宫了,跟着太皇太后一段时间,就被指派给长公主,过了一段时间,长公主府就被封禁了,她去哪儿结识这样的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是杨嬷嬷吗?”小姑娘盯着杨嬷嬷的脸,一动不动,似乎想确定什么?
“是,你是哪位?”杨嬷嬷重复问道,内心充满了疑惑。
小姑娘嘴巴一瘪,眼眶里面瞬间蓄满了泪水,滚滚而落,“我,我是世嘉啊……”
杨嬷嬷愣了能有半晌,才几乎从喉咙里面挤出一点气音,“是……世、世嘉小姐?”
小姑娘咬紧下唇,呜咽着点点头。
杨嬷嬷上前,将小姑娘的脸上乱发扒开,瞧着这眉眼,确实有几分驸马爷之前的神态,又捞起她的手腕,将衣袖朝上拉了拉,虽然手上沾着灰褐色的泥土还有不少擦伤,但是手腕往上的地方却是白皙细嫩的。
“您怎么出现在了这儿?”杨嬷嬷说着,看了看四周的人,都是从外地过来的流民,一般都是家里日子过不下去,四处流浪,才会这个时候出现在京城,京中每年冬天都会施粥,不叫人饿死。
世嘉小姐不应该在昆明的吗?
她为何一个人出现在这里?身边一个仆从都没有。
还有,她是怎么来京城的?
小姑娘抽了抽鼻子,将酸涩咽了回去,“说来话长,我可以先去看额娘吗?”
“自然是可以的。”杨嬷嬷点点头,此处确实不是说话的地方,而且天寒地冻的,世嘉小姐还穿得这么单薄。
杨嬷嬷把自己的斗篷解下来,披在吴世嘉的身上,“咱们这就回去。”
长公主如今才病愈,猛地见着小姐万一刺激过头,那就麻烦了,而且小姐从云南来,还不知道皇上知道了会如何呢?
杨嬷嬷叹了口气,招了自己的心腹过来,耳语了几句,这才带着小姐上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