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543)
李礽偷乐,什么高官贵臣,吵起架来,跟菜市场的妇人也一样,不过人家争的是鸡毛蒜皮,他们争的是国家政事,但是一样的互损,一样脸红脖子粗,都是为了利益,有什么区别的呢?
见康熙制止了两人,李礽还以为康熙要各打五十大班,再渔翁得利地把自己心中的合适人选推上去呢。
谁知道,康熙开口就点了索额图刚刚推举的人。
索额图立马扬了扬下巴,梗着的脖子带着得意,对上明珠低头失望的垂落之色,十分明显。
只要不闹起来,康熙权当看不见,他迅速开始下一个话题——如何管理台湾?
既然皇上钦点了索额图的人,明珠肯定要朝着最严苛的标准去推进这个事儿,他道:“既是归属福建省管理,便同福建省一样的管理办法吧,奴才认为台湾之人都是我大清的子民,故而应当一视同仁。”
“奴才也深以为然,不过听说台湾不禁渔猎,除了田地,亦有从事其他作业之人。”索额图道,不将明珠的为难放在心上,“奴才听说,他们打鱼之人都需要上贡,这倒是与我们不相符。”
“这倒不用。”康熙说道,否决了这种规定,历来就没有打渔之人还要缴纳额外费用的规定,就照着正常管理就成。
说到这里,李礽还有点耳熟,好家伙,这不是施琅之后的做法嘛,渔民连自己出海打渔都要勒索“规礼”,原来是有传承的。
既然康熙自己都否定了,李礽也就不再开口多说什么。
不过,他提了别的东西,“我觉得有一点需要注意……”
今日太子爷坐在角落,十分乖巧,一直都没开口怼人,以致于两人都快忽略了他的存在,但是这一开口就让两人的心狠狠地跳了一下。
“说。”康熙搭在膝盖上的手抬了抬。
“明朝人驱逐了入侵的荷兰人,所以台湾之人对明朝应该十分有感情,咱们既然要让台湾归顺,必须让岛上之人心悦诚服。”李礽说道。
“你有啥好主意?”康熙问道,保成既然开口,那肯定有他的想法。
“第一个,就是严禁官兵扫杀掠夺,岛上之人的房地更是不可随意侵占,维持原状,安抚民心。”李礽说道,现在的官兵可没有后世的纪律严明,跟土匪之间的差别也就在于这个是官方认可的。
“还有呢?”
“第二点,我听说沿海之人都祭拜妈祖,妈祖在宋朝已经是‘正妃’,元朝进封‘天妃’,如今咱们可以将之进封为‘天后’,再挑岛上郑氏原住宅其一修建为天后宫,以示尊重。”李礽说道,这并非他独创,而是野史上有所轶事,他便顺势而为。
康熙点点头,以示赞同,保成这两点都很细致,是赢得支持好法子,他也很清楚,许多人对于大清是嘴服心不服,这两点应该会戳中岛上百姓的弱点,大可试一试。
“太子爷年纪小小就有如此见解,实属难得,真是令我等惭愧。”索额图张口就来了彩虹屁,都不用打个腹稿。
明珠在心里呵呵两声,嘴上也跟着赞道:“皇上教导有方,有子肖父,实在是令人羡慕。”
“他也就是歪打正着,距离你们说的那样还远着呢。”康熙说道,就同所有的父母一样,自家孩子被外人夸奖后,都下意识地谦逊一下。
李礽也不在乎,更难听的“谦逊”他都听过,这算什么,况且康熙说得对,这法子也不完全是他想的,而是弹幕和史实推出来,他这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得了个便宜。
话题岔开了这么一小会,又回归了正题,还是李礽一直很关心的正题——海禁和海上贸易。
施琅认为荷兰人居心叵测,但是在海禁方面却是持反对的态度,尤其是之前的迁海令,他还明确反对过,认为此举伤民。
当然,他并不赞成海上贸易,认为是与虎谋皮。
除此以外,他在奏本上对于台湾的管理态度也非常严格,甚至于提出了几点难以理解的建议。
首先是禁止客家人前往台湾,理由是客家人多“海盗”,再者,惠州、潮州两地通海,与郑氏之人也熟悉,严格限制前往台湾,最后还有个更奇葩的是,去台湾的人不得携带家眷。
这些规定让李礽整个人都惊呆了,这都是些什么呢?他还想着两岸一家亲呢,这就搞孤立了吗?
可怕的是,这在历史上还是真的。
他细细地品了品,品出了一点不一样的味道——
要知道,当初,清朝下达迁海令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禁止与台湾往来,隔绝贸易,让其困顿,这样的话,对沿海百姓是一种伤害,对于台湾亦是如此。
按照史实,他将台湾大部分的田地俱为已有,又收取“施侯大租”,几乎是将台湾百姓的命脉牢牢掌控自己的手中。
再加上这几条奇葩的隔绝两岸的建议,李礽有理由怀疑施琅是将台湾视为自己的私有之物。
想到这里,李礽有点一言难尽,从国家名族大义上来说,施琅是个英雄,但是这个实在是……
“哎呀,这怎么能行呢?”李礽眉头一皱,直接拒绝了施琅的提议,“不得携带家眷,岂不是不让人定居?于天理人伦不合,再说了,都是大清的领土,自当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加他们的归属感。”
“奴才觉得太子爷说得对,这几条提议实在是霸道了。”明珠说道,他与施琅打过几次交道,隐约能猜到施琅的想法。
既然现在这到嘴的肥肉不是自己的,明珠也不介意直接把它给搅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