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594)
但,抄遍了彭培的家里,也没有找到消失的东西,就算是都卖了,那也有银子嘛,可是都没有找到。
而且,其他的库里都有亏空,那最大的嫌疑人就是内务大臣阿图奇,可是证据呢?
第317章
阿图奇这个人个子不高,人长得和和气气,看谁都是笑眯眯的,一副好脾气的样子,被损几句,也不还嘴。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根据调查的结果,他曾经因口舌之争,派人把对方狠狠地揍了一顿,差点要了那人半条命,但也是因没有证据,拿他没办法。
而且此人心胸狭隘,为着一点小事,不依不饶,背地里被人称为“笑面豺狼”。
除了这丑陋品德的一面,他很低调,做事滴水不漏,所以一时半会儿找不出证据来证明他掺和其中。
不过,之前陈虎提供了一个突破口——赌坊,也就是马启原。
马启原是他的妹婿,难怪能在京城里开赌坊呢?
除了赌坊,他还有一些其他的产业,其中一项最重要的就是高利贷,借着阿图奇的关系,在京城里横行无阻,不知道让多少人家破人亡。
光凭借这一点,就足以让他牢里走一趟。
从前没人敢惹他,毕竟他的后台硬着呢,现在全天下最硬的后台站在了马启原的对面,还有什么理由不借题发挥公报私仇呢?
第一板子下去后,马启原就开口了,说是彭培让他找了人监视王世成夫妻,也是彭培让他找上陈虎解决郑铭。
呵呵~谁会相信这些呢?
于是继续打,顺带还抄了他的家,找到了几匹上好的浣花缎,佐证了他和彭培的合谋。
当然,阿图奇声称自己不知情,并且非常大方地让人去他家里查了,自然是什么都查不到。
除了那几匹布料以外,缎库丢失的东西了无痕迹,甚至在市面上都未见流通,这倒是奇怪了。
事情似乎陷入了死胡同。
“你说说会到了哪里?”康熙问道。
李礽撑住自己的腮帮子,扭头看向曹玺,等着他开口。
“奴才觉得可能是南方,或者是西北。”曹玺说道,他最近闲赋在家,听到江宁巡抚的事情,就知道自己大概没办法回去江宁织造局了,这是他期望的,接下里要进行计划的另一半。
“为啥呀?”李礽问道。
曹玺转身看向太子爷,解释道:“每种身份的人穿衣都不同,在京城中,这种规矩更为明显,但在南方显然更宽松点,西北虽然地处偏远,但是靠近蒙古,他们可以将锦缎换成皮货玉石,再运回来贩卖。”
李礽咦了一声,“竟然还有这么离谱的规定?有啥布料还是穿不得的吗?”
“有些布料是皇家所独有的。”
曹玺毕竟是监理过江宁织造的人,提到这些东西如数家珍,闪缎、织金妆花缎的经纬正反如何牵动说得头头是道。
李礽听得一愣一愣的,嘴巴都快合不拢了,寸锦寸金,这话可真不是盖的。
“因珍贵,方才成为了皇家的象征。”曹玺说道。
李礽砸吧了一下嘴,摇摇头,无法理解,
“又不是穿上黄袍就是太子……”
“但是会是谋逆。”康熙走下来,叫着两人出去,边走边说。
李礽……这解释很到位,无法反驳。
“我只是觉得限制人们穿衣很愚蠢啊。”李礽说道,一脚迈过了门槛,“咱们宫里才用得上多少布匹?看广储司就知道这织出来的布匹远超过了所需的数量,说不定百年之后,那玩意儿都烂在了库里,既浪费了银子,也侮辱了工匠的技艺。”
这个话也就只有李礽敢说了,尤其是现在广储司一堆的麻烦。
“你觉得该如何?”康熙问道。
“有钱穿贵的,没钱穿便宜的。”李礽说道。
“那岂不是穿衣就分出三五九等?助长虚荣之心。”康熙道,显然是不太赞同他的观点,但自从知道大清灭亡倒计时后,对于保成的建议,康熙也会考虑其中的合理性。
“难道他们只会在穿衣上虚荣吗?”李礽耸肩摊手,做了个鬼脸,“山珍海味?金银玉石?豪宅田地?”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听起来就不是很快乐了。
李礽又道:“再说,缎库的东西可是卖出去,说明是有人需要的,倘若这买卖能正大光明,工匠就能增添收入,他们就会追求更精湛的技艺,织出更美丽的艺术品。”
什么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当然是消费需求。
康熙早就有废除匠籍的打算,听到保成的话,思索了一下,品出几分道理,这些奢侈之物盛行于世确实会引起攀比虚荣,形成奢靡之风。
但是他们现在缺啥?缺银子!
倘若是这能带动江南产业的发展,倒也不失为件好事儿。
“况且,百姓努力赚钱,不就是为了生活嘛?衣食住行,日常所需,不必如此限制,只要他们不做龙袍,便由他们去呗。”李礽说道。
他这话可是有的放矢。
汤斌此人爱好程朱理学,教化民众,但过于讲究阶级制度,他在江宁任职期间,颁布了一项规定——官府小吏、市井倡优不准穿皮衣和丝织品。
虽然吧,但是吧,身在江南,不穿丝织品,是不是过分了?这才有了李礽的这句话。
汤斌真要是做了这种政令,在当下盛行的思想里,大家只会拍手叫好,认为他肃清民风。
但事实上,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大家都不穿,生产出来的东西卖给谁呢?
“确实如此。”康熙点点头,认可了保成的说法,此时他还不知道自己将会未来将会一改历史上对汤斌这一做法的态度,由支持转为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