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607)

作者:花下千江 阅读记录

李礽愣了愣,这是不是有点太快了?

“你们要不要再想想?我给你们点时间,不着急。”李礽劝说道,感觉自己就如同就业办的老师,苦口婆心劝说大家不要误入“歧途”。

然而三个人都斩钉截铁地说自己愿意加入,并且还讨论了一下分工,察岱肯定负责实验这部分,没有太多同人打交道的部分,而且他对种地还挺有热情的。

延善还是负责收集数据,这跟他之前的工作模式差不多。

李礽指出他不用亲自下地,甚至可以指派别人去做这件事,但要求数据是真实的,他派去的人要是弄虚作假了,也会追究他的责任。

这一点延善还是可以接受的,当然他要是没办法接受连带责任,李礽肯定就换一个能接受的人来了。

至于张廷瓒,李礽现在还不好说他的目的为何,但他既然加入进来,那就先用着。

给张廷瓒的分工是总理所有的事情,相当于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他除了要负责一部分的分析和结果撰写,整个项目的运营也归他来。

无论是年纪,还是阅历,亦或是职位,张廷瓒都更适合这个位置。

分工确定后,李礽又提到一些细节,比如说第一个实验基地就是丰泽园、第一次研究的作物是康熙的御稻米之类的,还有如何收集分析数据,如何记录实验变量。

关于实验,李礽轻车熟路,他进了大学之后,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实验室,对于这些流程步骤太熟悉了。

张廷瓒几乎想要摸摸太子爷这小脑瓜,看看里面在想什么,同样都是在上书房念书,为何他弟弟同太子爷差别那么大?

每一句话,每一个安排,都那么的精准,就好像已经实践了千百遍。

等他回去之后,一定要和张廷玉说,以后好好跟着太子混,迟早能出人头地。

这是今年最后一件要紧事儿,接下来的日子李礽就要作为太子爷,跟着康熙一起忙,祭祀太庙、参加年宴……等等繁琐的过年礼仪。

唯一有意思的事情,大概是有别国使臣来朝贺,包含朝鲜、琉球,送来一堆的贺礼。

当然,他没有见到使臣就是了,不然可能会做出点幼稚的为难行为。

“太子爷,这是他国送来的贡品,皇上让您先挑。”魏珠站在墙边,屋子中摆满了箱子,全都是朝贡的礼品。

李礽哦了一声,背着手在其中穿梭,这些箱子里装满了东西,金银珠宝、玉器布匹,称得上贡品四大件。

这些东西十分精美,也很珍贵,但李礽的兴趣不大,做太子这么久,好东西见了不少,也有点免疫力在身上了。

魏珠在心里感叹,真不愧是太子爷啊,面对这么多的好东西都不多看两眼,他恨不得眼珠子都要看直了。

“这个?”李礽弯腰捡起了一个瓶子。

“这是香露。”管理库房的人急急地翻着账本,找到这东西的记录。

李礽扭开瓶子闻了一口,应该是香水一类的,他拨弄了一下,又找到了两瓶,“这东西容易挥发,就不放在库房里。”

“挥发?”魏珠疑惑。

“就是时间久了,没啥香味。”李礽解释道。

“这奴才就明白了,同酒水一样是吧?”魏珠问道。

李礽点点头,差不多吧,他估摸着康熙的库房里还有不少类似的东西,让魏珠转告一声,早点赏赐出去得了,搁在哪里岂不是暴殄天物?

咦!

李礽蹲下来,在一个装满书画的箱子取出一幅画,招来德忠,“你瞧着这画是不是有点不对劲?”

德忠凑近看了好一会,没看出任何的端倪。

李礽曾经在大学参加过一次学院组织的博物馆参观,恰逢里面有一场唐代的书画展,他听了一耳朵,具体的已经忘记差不多了,但他记得那时候参观过的古品装背没有这么厚。

“魏珠,你懂吗?”李礽问道。

魏珠连连摇头,他个粗人,大字都不认识几个,哪里还会知道字画呢?

李礽也就是随口一问,得到否定的回答也不失望。

“但是……奴才知道谁会这个。”魏珠话题一转,他是不会,但他知道谁会啊。

“谁?”

“鸿胪寺序班禹之鼎。”

“他是谁?”李礽压根都没有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很厉害吗?

魏珠道:“此人极为擅长白描肖像图,先前同汪楫等人出使琉球,如今随着琉球使臣回朝。”

听到“琉球”两个字,李礽眼神就警惕起来了,他扭头道:“去琉球干嘛?”

太子爷这干巴又紧张的语气让魏珠也跟着紧了一下,他道:“琉球请封,皇上派遣使者至其领地封世子尚贞为琉球国中山王。”

“什么中山王?我看是中山狼才是。”李礽嘀咕道,怎么不顺便把琉球变成大清的附属国呢?

魏珠听到太子爷的笑声哔哔,把脑袋扎得更低。

“把禹……那谁,请过来吧。”李礽一下子把名字给忘了。

“奴才这就让人把禹之鼎请过来。”魏珠心里憋笑,太子爷也有记不住名字的时候啊。

禹之鼎!禹之鼎!!李礽在心里念叨了几遍。

禹之鼎年约四十岁,看起来其貌不扬,进门先行了个礼,“微臣禹之鼎给太子爷请安。”

“听说你极其擅长绘画,会装裱吧?”李礽问道。

禹之鼎应是。

李礽让德忠把书画递给他,“这幅画是不是有夹层?”

禹之鼎细细检查了两遍,说道:“琉球的书画装裱承唐朝,据唐朝装裱大家张彦远所言,凡煮糊,必去筋,勿以熟纸背,必皱起,且张彦远受唐朝太宗皇帝指派,曾亲自前往琉球传播装裱技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