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651)
加上,当时整个大清几乎有一半都沦落在藩王之手,没有足够的兵力,也没有足够的银子,来支撑南北同时开战。
所以康熙一直采取的是避战政策,只要沙俄不再主动搞事情,就暂时维持不动。
如今,南方一派稳定,康熙也终于腾出手来收拾北方的乱局,毕竟雅克萨、尼布楚这些地方距离满洲贵族的发源地盛京太近了,一不小心就会抄了老底,那说出多么的丢人!
对沙俄的态度由温和转为强硬,则是康熙得到那张世界地图。
在地图上便可以看到沙俄的庞大,和南怀仁说得一模一样,但,其中还有些细节被忽略了。
比如说,沙俄西边是平原,中间是高原,东边是山地。
这就意味着人口、政治、经济都集中在西部,而东部并没有那么高强度的统治,真要打起来,从西向东调兵也不是那么的容易,甚至于说得上得不偿失。
况且中间还夹着蒙古部落。
也正是这一发现,让康熙对传教士的忠诚度,或者诚实度,产生了巨大的怀疑。
前有南怀仁隐瞒西班牙无敌舰队、荷兰海上马车夫、大不列颠殖民地等事情,如今再派遣传教士的时候,康熙不得不多了个心眼。
虽然依旧同意了南怀仁推荐传教士张诚同往,但康熙还是同索额图制定了对应的计划。
一种情况是张诚站在大清的立场上,劝说沙俄答应他们的条件,达成“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结局。
还有一种就是张诚站在了沙俄那边,对大清反向劝说,那索额图便会将计就计,利用张诚达成计划。
至于这个计划是什么,只有康熙、索额图以及两位主谈人员清楚,其余人均不知道有这个计划的存在。
而照目前的情况来说,这个计划还是很有必要的,在大清如此强势的情况下,沙俄不知不觉处在了下风。
仗,是人家赢的,一路追着人揍。
人,还在人家手上,除了托尔布津和副官,其他的人都还被扣押在雅克萨呢。
战斗力,在那闪闪发光的大炮面前,就算是沙俄最勇猛的战士也是纸糊的。
再说,大清现在几乎算得上是一统天下,沙俄的两个大帝还在打架,真要耗着,大清耗得起,沙俄可耗不起。
出发之前,摄政王便说过要尽早结束这边的战事,全身心投入到征伐克里米亚中。
对比久久尝不到太多甜头,反而胶着的东方,摄政王对克里米亚的兴趣更大,如果能顺利拿下这处地方,将会极大地增加她在民众之中的声望,有望在彼得之后继续独揽政权。
所以,此次谈判不只是要快,最好还能摘得一些果实进献给摄政王。
当大道无法前进一步的时候,旁门左道便会显露其踪迹。
而托尔布津正是善用此道之人,并且他还有一个很不错的突破口。
夜色沉浸下,托尔布津正在房间内喝酒,暖熏熏的炭火烤得他有点发热,酒意似乎也顺着呼吸进入了肺腑之间,但他还是清醒的,听到门外的脚步声,他也没动,只是盯着手中银制的杯子发呆。
门被敲响后,进来的是他的副官拜顿,“大人,事情办妥了,他答应了。”
“有没有说什么时候给消息?”托尔布津一仰头,把酒杯里的酒全部倒进了喉咙,又把杯子丢在桌子上,哐当一声响,接着蹒跚起身,走到了火盆边上。
“说是明天这个时候给我们消息,别的也没有多承诺。”拜顿说道。
“行了,就这样吧,他会给我们带来好消息的。”托尔布津嘴角勾起,露出一个阴险的笑容。
拜顿对于的托尔布津的笃定不解。
托尔布津肿胀的指节在炭火的炙烤下血液通畅,令他舒服得喟叹一声,“我不过是故技重施而已,无论表面上信仰什么神,心底都信仰着金子,只有金子,最能动人啊。”
拜顿并不知道这个故技重施是什么时候,但猜测应该是之前的和谈中,曾经做过一样的事情,按照托尔布津大人的意思,应该还得到了一个不错的结果。
想通了这一点,拜顿心里的大山轻松了些,希望接下来他们能掌握一点主动权。
即便使了花招,在没拿到准确的信息前,托尔布津还得继续演戏,摆着那张在水里泡发了的死鱼脸继续坐在萨布素的对面,了无生趣地由着对方的唾沫星子飞溅。
心里却在想象着自己拿到关键信息,一雪前耻,让大清摔个大跟头,让摄政王对自己刮目相看……
等待的时间特别难熬,散会之后,托尔布津才把心中的那口气舒了出来,他的目光从大清的谈判队伍之中扫过,不着痕迹地与某个人对视一眼,旋即收回了目光。
在旁人看来,这只是随意地一瞥,根本想不到私下里已经暗通款曲。
大清的谈判队伍之中,索额图和两个主谈人员一个院子,其他的人住在一个院子里,这里的条件一般,自然是比不上京城的繁华。
并且,天黑得格外早,漫长的黑夜显得格外的无聊,他们也会聚在一起聊天,喝喝小酒。
今日谈判结束后,也是如此。
屋外寒风瑟瑟,细密的雨丝从天空中坠落,无声无息,浸湿了石板,绵密的寒气四处弥散。
“这鬼地方真不是人待的啊。”一个官员小声抱怨着,他出身南方,从未在这个时候体会到这种温度。
“可不是,但就这种鬼地方,这些罗刹人也抢着要,跟没见过好东西似的。”另一个人接话道。
众人一阵笑,随即又调侃了一下罗刹人糟糕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