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680)
而且,这股子热潮还在向全国各地蔓延。
京城是政治中心,在信息不发达的现在,简直就是时代的弄潮儿。
——
乾清宫小办事处,房间内犹如龙卷风过境一样,到处都是散落的纸张,书桌上堆得乱七八糟,背后的书架也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纸张。
李礽走到门口,都迈不进去脚,朝里面探了一下脑袋。
累得摊在椅子上的众人先是一懵,随即手忙脚乱地站起来行礼,其中又撞倒了一些书,哗啦啦哐当当。
“这个?”李礽有被震撼到,他来清代这么久,从未在书房里见到过如此混乱的场景,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众人又慌里慌张地开始收拾,好几个人低着头捡东西撞到了一起,哎哟连连。
张廷瓒笑着骂了几句“蠢货”,又把太子爷引去了一边坐下来,告罪道:“让太子爷见到如此慌乱之况,实在是罪过。”
李礽不以为意,他还见过更乱的,记得研究生时候,有一次搞一个实验,需要人24小时不间断地盯着,六七个人跟熬鹰似的,最后实验结束的时候,直接在实验室里打地铺,丑态百出,鼾声如雷。
“先说好消息啊。”李礽笑眯眯道,“你们还记得太医院送来的第一篇文章吗?”
“记得啊,图特别多,是叫做海姆立克急救法吧。”张廷瓒说道,婴儿、小孩、成人配合、成人自救总计四张图。
“两湖总督上了奏本,说当地发生了三例噎食的事件,但因为记得你们发的文章,所以都救活了。”李礽说道,“两个三岁以下的孩童,一个六旬老人。”
“真的吗?”一个圆脸小个子的年轻男人惊讶道。
张廷瓒介绍这个就是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编辑赵照。
赵照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不好意思地说道:“微臣以为大家都会当成热闹看看就算了,没人会当回事呢。”
李礽笑着道:“就算当热闹看也没有关系,只要记在心里,事发之际,总是用得着的。”
赵照连忙说是,高兴得嘴角都要翘到天上去了,这人虽不是他亲自救的,但也是。
其他人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着,还有人想要那一期的文章,说自己当时没有当回事儿,没想到真的能救人命。
他们这些人都如此想,那些普通老百姓是什么的看法也能猜出一二。
“所以呢,下一篇文章记得把这案例写出去,作为一个正面反馈,引导大家端正态度。”李礽说道,有什么比发生在身边的例子更能吸引人呢。
“写,当然要写。”赵照激动道,“臣现在就去写。”
李礽看着他这干劲儿十足的样子,也乐了,“你不是说有事要说吗?啥事儿?”
张廷瓒拿出了几张纸,呈给太子爷,“臣需要增添几个人手。”
他现在负责农桑、医学、教本编撰,手底下就六七个人,忙起来,根本转不过来。
“需要多少?”李礽翻看着张廷瓒呈上来的纸,小伙子很懂自己啊,上面明确列着任务量、所需人数,看来是从《古今图书汇编》的项目上学到了点东西。
“按照现在的事情,得要翻一倍。”张廷瓒伸出手指比划了一下,凑近道,跟地下党接头似的,又或者黑市交易。
总之,不是什么能见光的事情。
“而且,臣打算让专人负责这些东西。”张廷瓒说道。
他的意思让专科专人,负责医学相关的人就一直写医学的文章编辑校对,负责农桑之事的人就一直跟进农桑。
他这样做事有原因的,这些东西对术业的要求太高,时常更换人手,会影响效率。
关于这一点,李礽是认同的,所以他有了新的打算,他道:“我最近有个设想。”
“说来听听?”
“我打算挑一批的人入研究所。”李礽说道。
“包括我们现在所有的学科吗?”
李礽点头,张廷瓒果然是懂的,聪慧过人,难怪康熙如此喜欢此人,先后担任翰林院编修、日讲起居注官、詹事府少詹事、翰林、侍读学士,扈从康熙三次出征,这可真的是妥妥的天子近臣。
“是的。”李礽点点头,他又道,“啊,除了太医院,那个我就无能为力了。”
医学研究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吧。
张廷瓒笑了,他道:“这不成问题,前提是您得说服皇上。”
“可不是吗?”李礽无奈道,带着点怏怏不快,“汗阿玛已经拒绝我了,尤其是听到我说火器也要研究的时候,气,那可是我先提出的呢。”
张廷瓒继续笑,火器现在可是皇上的心头好,乾清宫里面可摆了好几处模型,那可是高调的炫耀,太子爷现在想把戴梓要走,无异于在皇上的头上拔毛,怎么可能会同意?
“您去撒个娇?”张廷瓒劝道。
李礽面露震惊,他现在已经十多岁了,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我要以理服人。”李礽斩钉截铁道。
张廷瓒嘴角微微勾起,“也可以试试打打感情牌。”
李礽沉默半晌,想想自己的以前,“也不是不可以。”
一半一半之后,在李礽同意康熙给自己研究所取名之后,康熙答应了他的要求。
年轻的张廷瓒青云直上,成为研究院最年轻的院长,同时康熙也给他升了个官,历史上典试山东之后才能得到的翰林学士,现在已经成了他的头衔。
“你说说,华盛园有什么不好的?”李礽抱怨道。
张廷瓒站在一旁,小声道:“或许名同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