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685)
说来,康熙还在白嫖自己的劳动成果呢,气!!!
康熙听他给自己的脸上贴金的行为都麻了,不过细想想,自己好像的确是最大的受益者,“你是愿意在朝廷做官呢,还是跟着保成呢?”
第366章 模型
当太子爷提到黄河上游的时候,陈潢有一种遇到知己的感觉,这种感觉他只在靳辅这里感受到。
当所有人提到黄河的时候,目光只会凝聚在它的下游,河道崩溃,河水肆虐,治理河道也从来只是下游。
这是第一次,他听到人提到万恶之源在于上游,当然下游也很重要。
所以他很心动。
但……
“草民愿意追随靳大人……”
“天一跟着臣多年,对治理黄河颇有见解,亦有一腔热情,臣请皇上准许他在黄河治理结束之后跟着太子爷继续研究河道治理事宜。”靳辅拱手说道。
“你倒是个好人。”康熙笑了,抢在陈潢之前回答,既如了陈潢的心愿,也担下了做决定的责任。
靳辅笑了笑。
“朕准了。”康熙道,又看着保成,“你满意了吗?”
“汗阿玛真是太好了。”李礽兴奋地点点头,“是世上最好的汗阿玛,也是最好的皇上。”
像陈潢这种几百年难得出现的人才,死在去京城坐牢的路上,平反之后,也没能官复原职,真是暴殄天物啊。
“马屁精。”康熙笑了,对此还是挺受用的。
陈潢一时间感激涕零,几度哽咽,既感激皇上的高抬贵手,又感激太子爷的赏识,最感激的当然还是靳辅的知遇之恩。
“陈潢带着保成出去转转,既然来了此处,不好好看看河道工程,怎么能行?”康熙道。
李礽听着这话有点耳熟,上次听到的时候是怎么说来着?
“既然来了此处,不好好看看泰山,怎么能行?”
想想酸疼的身体,李礽悄悄打了个哆嗦。
但陈潢可体会不到太子爷的苦楚,情绪激动地引着人前去查看河坝的建设。
李礽一步三回头,奈何他阿玛丝毫没注意到儿子的依依不舍,只是忙着和靳辅说话。
直到年底,靳辅“涸田佃农”的奏本在朝中掀起了巨浪,李礽才意识到这两人密谋了什么,不过靳辅没有被撤职,陈潢也没有被投入狱,两人依旧负责黄河入海口的治理。
至于康熙用这一招试出了江南的水有多深,就是后话了。
一下午,李礽跟着陈潢在河滩上穿行,听他讲河道治理,说实话,他没听太明白,但看陈潢兴致高昂的样子,他只能假装自己听得很认真。
不过,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比如说支流的泄洪口留在何处,还有汛期预警方案,以及束水冲沙实施条件。
先有预警方案,在洪水达到一定的峰值后,就要准备好泄洪口的百姓疏散,超过峰值,炸掉泄洪口的大坝,保住其他的地方。
至于束水冲沙,是河道治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始于明朝潘季驯,在清代被发扬光大,沿河修筑堤坝,收束河道,增加水的流速,带走泥沙。
但此法存在一定的问题,那就是泥沙比水重,无论怎么冲刷,都会存在淤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有一日,黄河水还是会倒灌。
李礽站在河堤上,“假如有一天,江南水势紧急,我建议你把明祖陵给淹了。”
陈潢一愣,随即赞道,“太子爷真是……深明大义。”
非也,非也,主要是弹幕被骂惨了——
万历二十一年,洪泽湖大决堤,水位暴涨,淹没了明祖陵和泗洲。
为保护祖陵,明朝采用的是修建分水坝,即泄掉流向明祖陵的水,采取这种决策,意味着漕运、盐课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无水便无漕运,而盐课便是依赖着漕运。
但明朝统治者还是以保护祖陵为第一要义。
在修建好几座减水石闸后,祖陵终于得救,但水势减缓后,泥沙淤积得更严重,洪水更为肆虐,但这次有了人为导向,没有祖陵重要的泗洲变成了牺牲品。
以及泗洲的百姓们。
当然,这要换成清朝的统治者,说不定也会是同样的决定,但明朝在前,清朝在后,他们要学会吸取前人的教训。
如果牺牲掉明祖陵,能挽救江南百姓,想来明代的皇帝们也不会有啥意见,如果有意见,就和已经同处一处的皇太极、顺治帝投诉吧,反正清朝的皇帝是不会有啥意见的。
“如果上游不治理,下游的堤坝恐怕也坚持不了太久。”陈潢站在河边说道,微风从河面吹过来,带动他的衣摆。
“束水冲沙……”李礽顿了一下,“为什么不通过高水位蓄水泄洪来冲击泥沙呢?”
他说的是小浪底工程。
陈潢笑了,扭过头,那边是正在如火如荼修建堤坝的场面,灰尘扑扑,一步步踏出的脚印好像要通往成功的台阶。
“这些石头、泥土……承受不住这么重的压力,一旦决堤,危害会更大。”陈潢道,所以比起高水位,他们选择收缩水口。
“如果……”李礽也看了过去,“如果我能研究出一种非常结实的材料,你要不要尝试一下?”
陈潢回头,面目疑惑,“有多结实?”
李礽想象了一下,还真不好描述,“就是一锤锤不烂的那种结实。”
“石头?”
“不是,是一种混合材料。”李礽说道,“回头我整点给你送过来,你再看看,如果可以的话,试试高水位冲沙。”
“高水位冲沙……”陈潢的脑子里面迅速浮现出对应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