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706)

作者:花下千江 阅读记录

还有一条是允许农产品价格在一定范围内上涨。

这与皇上之前实施的政策相悖的,朝廷一直掌控着粮食的价格,避免天灾之时,粮食价格上涨,饿殍遍野。

事实上,这个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用,早些年,又是战争,又是天灾,百姓的日子穷苦,要是由着粮价上涨,不知道有多少人会饿死在其中。

但是,过低的价格也会伤农,降低他们种植积极性,这也是为啥棉花的价格一旦起来,大家都忍不住转种棉花去了。

这条措施要是施行,虽然还是会有一些人去种棉花,但不会一窝蜂地去,会有求稳的人留下来,到时候粮食的价格上涨,这部分人也能赚到钱。

这样就可以抑制只有发达的纺织业能赚到钱低下的百姓水深火热这种严重分化的情况。

第二点就是商人成立自己的管理组织。

这一点放在着重说,也是因为康熙格外注重江南,要成立这样的组织,肯定需要朝廷的认可。

当然,禁止官员参与其中,包括官员在本地经商的直系亲属。

要是可以,他甚至想禁止官员经商。

但这样,被吊到绞刑架上的就会是他了,还不如直接篡位,打响反帝反封建的第一枪呢。

当然这只是一份框架,具体的还需要汤斌这群江南官员班子去丰富细节,但不用担心,他已经说服康熙给汤斌一个得力助手。

“曹寅,将会帮助你一起完成此事。”康熙道,“鉴于现在内务府的情况,以后只会有苏州织造局和杭州制造局,现江宁织造局将不会参与内务府织造活动。”

汤斌一愣,他没想到江宁之事的余韵会在这里出现,那曹玺呢?

康熙很快给了答案,“曹玺以病乞休,朕同意了,以后将会由曹寅担任江宁织造,负责协助你处理江南贸易事宜。”

也就是说曹寅不会插手他的政治,但在经济这块,显然曹寅的话语权更大。

这也在汤斌的意料之中,事实上皇上没有直接把自己撤下来,让曹寅上,都让他挺惊讶的。

毕竟,没管好纺织场的事情,也算他的失误。

汤斌又道:“但臣听说曹大人不在江宁了……”

“是的,他如今前去其他地方了,宁波、广州那些地方。”李礽没有隐瞒曹寅的去向,并且很乐于告知他,“一是去谈纺织场的事情,顺便考察一下。”

汤斌敏锐地察觉到了“考察”二字,什么样的地方需要考察,那必定是要想要做些什么,是什么呢?

“难道说这些地方也会变成试点?”汤斌问道。

“是有这个打算。”

汤斌的热情一下子冷静下来,他以为江南是特殊的,事实上也是,但这个特殊是有时限的,一旦超过这个时限,优势荡然无存。

一切都是有限制的。

如果汤斌不成功,李礽不会给他时间和精力一直耗着,还有其他合适的地方让他试验呢。

身为太子爷,总是有点选择的特权啊。

汤斌这心情大起大落,到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反应了,好歹太子爷还给了份行动指南,让他有了个方向。

李礽小小的威胁一下,心情舒畅,正欲洋洋得意一把,就听到康熙在后面咳嗽一声,他顿时撇了撇嘴角,康熙真是小气吧啦,威胁一下就忍不住提醒了。

“汤大人努力啊,让你下辖的每一个百姓都能吃饱饭,让每一个百姓都能穿暖衣,让每一个百姓读上书。”李礽捏了捏拳头,加油鼓劲,“朝廷也会给你足够的支持呢。”

给予客观支持,发挥主观能动性。

“臣自当竭尽全力。”汤斌起身拱手道,太子爷既然将事情给了自己,那便是相信自己的能力,拼尽全力都要完成。

李礽点头,继续无脑吹,“我相信您可以的。”

就算不相信汤斌,也得相信他的“玛法”们呀,毕竟这是他们发布的任务,当他请求帮助时候,这个任务就悬挂在他的直播间。

此时显示了“已完成”,接下来就等他抽奖了。

他当然可以命令汤斌,但说服汤斌,让这件事有个后续,达到方案的目标,才是完美结局。

等到汤斌走了,康熙看着毫无坐姿摊在椅子上的儿子道:“满意了?”

“差不多吧。”李礽懒洋洋道,“还有一件事做完了,我就……”

他话说到一半,胤祉的小脑袋就凑了过来,“二哥~”

李礽话锋一转,“我就陪着胤祉出去玩。”

康熙看着两人的互动,笑了,一物更有一物降,“还有什么事情?”

“给太医院帮忙。”李礽道。

他正说着,梁九功进来禀告,说曹玺已经到了。

“你找曹玺帮忙?”康熙挑了挑眉梢。

“对啊,这叫做退休返聘。”李礽道,“曹大人,事情怎么样了?”

“回太子爷的话,都安排好了,王世成决定拿出自己所有纺织场的一半生产您需要的纱布。”

曹玺说道。

“太医院要纱布?”康熙问道。

“对,他们现在在学习处理外伤的办法,普通的布料包扎效果不太好,需要一些轻薄透气的东西,张廷瓒知道我要来江南,就提了一下。”李礽说道、

而他恰好知道纱布这种东西,只要找到合适的纺织场便成。

王世成就挺不错,郑铭也有技术。

“这是样品。”曹玺取过来一些纱布,放在桌子上。

这些纱布的疏密、重量都不相同,唯一相同的就是一样的洁白。

“每样各一百匹,先运往京城。”李礽说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