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718)
第383章 副会长
对于这个问题,曹寅就很委屈了,“五个月前才修了的。”
江宁乃是贸易的核心区域,他怎么可能不把路修好呢?只是来来往往的车太多了。
就算修得再好,经历几次下雨之后,就没眼看。
尤其是几条管道汇集在一起的主路,更是大坑小坑不断,都不知道被多少人吐槽了。
“这样实在是对贸易十分不利。”李礽皱了皱眉头,手指头在桌子上敲了敲。
曹寅也知道这样没错,“等天放晴了,重新修一下吧。”
就是修了也管不到多久就是了。
李礽脑瓜里忽地一亮,他道:“暂时先不修吧,我有个更妙的主意,不过要问问靳辅。”
曹寅自然知道靳辅,可那位不是修河堤的吗?还能修路不成?
不过,他确实听过传言,说靳辅从太子爷手中搞到一种绝密的材质,非常坚硬,用铁锤都锤不烂。
“是用来建堤坝的那种吗?”曹寅问道。
李礽点头,让德忠备了纸笔,开始给靳辅写信,先慰问了一下辛苦,再询问陈潢如何,最后才提到了他最想知道的事情——水泥。
这里是经济试点,岂能让这段破路影响发挥?
修个水泥大马路,一劳永逸。
“这封信给靳辅送去,等他回信就知道结果了。”李礽顿了一下,“你们有钱吧?”
曹寅没想到太子爷怎么突然转到这个话题,他试探地问道:“修路是不是很贵?”
李礽摇摇头,他哪里知道贵不贵,毕竟也没有真的修过路,但看上次靳辅被弹劾的时候,提到了新材料耗费甚多,想来也不便宜。
“你不必担心,我此次带了噶禄大人过来就是为了解决此事。”李礽笑眯眯道。
一旁充当吉祥物的噶禄突然被点名,满脸问号,这和之前说的不一样啊,不是说自己只是个陪衬吗?
怎么突然就肩负这么重的任务了?
“啊?奴才……”噶禄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接下这个事情是不能的,拒绝太子爷那是万万不能的。
李礽歪着身子,在噶禄的肩膀上拍了拍,笑容灿烂得如同小太阳,“噶禄大人,咱们可以的。”
噶禄苦笑,他觉得不可以。
听说在京城的时候,曹寅每次同太子爷出门都会看看老黄历,看来他以后也要学学了。
不过,他清楚,太子爷主意大,自己是防不住的,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说不定有啥好主意呢?
“关于修路,我建议以工代征。”李礽道。
“可这不是增加成本吗?”曹寅道,本来修路就很耗费银子,要是还付工钱,那岂不是又多了一笔支出?
“臣赞同曹大人的说法,路是大家的,想来也不会有反对意见。”汤斌道,他很清楚府库中还有多少银子,要是太子爷说的那种材料很贵,说不定会负担不起,更别提工钱了。
李礽笑了,赞同是没用的,他拥有一票否决权,“按照曹寅的说法,你们已经修了好几次,传到有心人的耳中……”
那就是妥妥的把柄。
汤斌尚且因为涸田佃民的想法被弹劾,他们这种反复去驱使百姓修路的行为恐怕更为不妥。
李礽倒不是担心这两人会因为这点理由被康熙撸官,只是担心会这影响到他的经济试点。
“就算被弹劾,臣也不怕。”汤斌坚决道。
“这事儿没得商量,钱不够就想办法,找皇上,找户部,找商户,去协商解决。”李礽道,懒得同他辩解。
为了这一点点钱,耽误江南的发展,可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曹寅闭了嘴,太子爷生气起来,跟个小狮子似的,他才不要招惹呢。
“路是大家的,但不是被百姓的脚走烂的吧?”李礽道,“况且,修路本就占了百姓的时间,又凭什么不给钱?”
当然不会是被百姓走烂的,多数还是那些沉重的大车,最后只让百姓承担,他们做错了什么?
“臣以为天下至公,人人当以此为任。”汤斌道。
“但也不能把别人的付出视为理所应当,甚至于视为免费。”李礽道。
这个时候,他特别希望汤斌是明珠或者索额图那样的佞臣。
如果是他们,在自己开口后,一定会满口应承下来,想办法完成。
唉~
“太子爷所言甚是。”噶禄适时打了个圆场,“如此累民,想来也是皇上不愿意的。”
李礽满意,好在这里还有有个佞臣。
“奴才会同商会协商,看他们能不能出一笔钱。”曹寅赶紧道,又疯狂给汤斌使眼色,别在这个关口得罪太子爷。
汤斌与曹寅合作了许久,自然知道他的意思,现在再和太子爷倔下去,并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他道:“臣也会看看府库的情况,尽量匀出来。”
听到两人的承诺,李礽紧皱的眉头才松开,他神色缓和道:“百姓们付出的劳动只有转换成收入,对于整个江南的发展才是有利的,不然生产出来的东西谁来买?”
没有消费的生产,就像是泡沫,迟早会崩溃。
天下富人才几何,能买多少产品呢,大部分的需求都来自于普通百姓,百姓手中有钱,才会买东西。
“太子爷所言极是。”噶禄极力吹捧道。
江南,甚至可以说整个大清,都是小农经济,这种模式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自给自足,要是没办法打破这个循环,商业发展就会被限制。
每个家庭都能自己织布,谁会去店里买布呢?
每个家庭都能种出粮食,谁会去店里买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