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862)

作者:花下千江 阅读记录

但只保证一代,那完全妥妥地。

“您要是同意的话,我可以通过内务府借一笔钱给户部,先度过这个那关。”李礽道。

“朕不同意,你就不借了?”

“当然也会借。”李礽无语,你是傲娇小公主吗?非要在这里抠字眼。

“你想过没有,没了现在的八旗,如何维持军队的战斗力?”康熙问道。

“保持士兵的精英性。”李礽说道,况且现在的八旗也没有啥战斗力。

自打滋生人口不再加赋后,大清的人口飞速增长,跟雨后的春笋一般,滋滋地往外冒。

有了足够人口基数,加上对应的待遇,以及晋升制度,还愁没有年轻的士兵吗?

尤其是加入军队就能拿到钱,对于很多生活不够那么富裕的普通人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

不过,正如之前所言,一切都需要康熙来决定。

依照李礽对他这个爹的了解,康熙一时半会儿对八旗制度肯定难以割舍。

打个比方,这就跟谈恋爱似得,付出太多了,要分手可没那么容易,得要来来回回拉扯两三次,直到心被伤透,才会下最终的决心。

果然,最终康熙从自己的私库拿了一笔银子,给了内务府,用以维持八旗的费用,但肯定没有那么多的预算。

所以最终还是降了八旗的福利。

但康熙也没有把路堵死,对八旗子弟自谋生路睁只眼闭只眼,也就是说,您现在爱种地就种地,爱经商就经商。

这本身是个很好的举措,可有些人懈怠懒惰久了,想要再自己站起来,便会伤筋动骨。

况且八旗制度的荣耀维持已久,乍然失去,他们根本无法接受,宁愿靠着那一点点微薄的资助苟延残喘,也不愿意自己去想办法做个营生。

这些人躺着逆来顺受,心里一股子怨气无处可宣泄,便动嘴造谣——太子爷数祖忘典,对八旗子弟向来不满,如今更是要断了大家的活路。

李礽……一口老血喷出,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他可没说要断了他们的活路,明明是他们自己放弃了,还要怪罪自己,真是指鹿为马。

但李礽还没有办法反驳,干这事儿虽不是他,但是他爹啊,这可真是妥妥地父债子偿了。

康熙当然不会让自己儿子背这个锅,解释这是自己的决定,与保成无关。

但这解释根本没人听!

八旗子弟几乎遍布朝内外,又能最快速得到消息,上有决策,立马对策。

谣言越传越烈,从最开始的太子针对八旗制度,到了现在的结党营私,历史上胤礽的罪名在这里轮番上演,连他之前帮助过那个索额图府上的侍女都被传出被他收用的谣言。

李礽简直大无语,清醒点,那时候他才几岁啊,造这样的谣损不损哦……

不过李礽也不在乎,反正仗已经打完了,大清的基调业已定下,是时候该去辞职追求远山与大海了。

“要是我不做太子爷了,咱们正好能去一趟云南。”李礽憧憬,又吩咐德忠去把菜给点了。

两人都比较忙,好不容易凑一起吃个饭,一般来说,都是他过来清华园找人,顺便在园区食堂里面吃个饭。

李礽闲散地靠在椅子上,手肘架在扶手上,脑子想了想云南的美景,补充了一句,“明年三月去吃菌子吧。”

“你想得倒是美,皇上能放行。”石清韵道,将那碟稍微甜点的糕点挪到了李礽的面前,“你喜欢的。”

这人嘴挑,不甜的不爱吃,太甜的也不爱吃,来来回回都是那几样。

“多谢。”李礽道,捞了一颗怡口酥投进嘴里,“万一成了呢?就是你太子妃可能也做不成了。”

“我本来就对那个位置不感兴趣,不做正好,也不用管那么多事情。”石清韵道,搞事业不香嘛,为何要天天做东宫的内勤主管?

“怕啥,真要是做了太子妃,有高三变帮你啊,就两个主子能有多少事儿。”李礽道。

关于一生一世一双人这种承诺,他们并没有正儿八经讨论过,但是两人有一种默契。

“我怕的东西可多了。”石清韵哼哼笑着,半真半假道。

“有我在。”李礽握住她的手,捏了捏。

石清韵抿着唇笑了。

李礽跟着也笑了,从一旁拿过来个纸盒,递给她,“这是蒸汽机的图纸,你记得实验看看。”

“你自己画的?”石清韵道,展开来看了一眼,零部件尺寸的细节非常详细,就好像拆了一个蒸汽机,挨个卡了尺寸。

“不,我做了个梦,醒来就在我的床边了。”李礽胡诌道,这个理由一听就很不靠谱,所以……他是故意的。

李礽从未没有同石清韵说过说自己的系统,他相信以石清韵的聪明伶俐劲儿,肯定早就发现了不对劲。

一样两样划时代的东西还能说他自己搞的,这都搞出整套教材,总不能说自己编撰的吧?

也是当初也没想到自己会在这里有个老乡,就有点肆无忌惮。

石清韵也知道李礽的资料来源不明,肯定不是他整理出来的,但这种事儿对方不说,她也不会刻意去问,万一有啥禁忌呢。

而且她坚信对方愿意说的时候,肯定会告诉自己。

“也行,那你记得下次梦个电力学。”石清韵挑了挑眉梢。

“行啊,我同周公说一声。”李礽望着她圆溜溜的眼睛,也笑了。

一起尽在不言中。

吃完饭,他同石清韵在园子里顺便散个步,园子的景色怡人,春夏秋冬皆有景可赏,偶尔还能碰在园中行走的学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