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香草门庭(10)+番外

作者: 青山见晓 阅读记录

之所以说是几乎,是因为,归家的途中,他们还真遇见了一个人。

光线幽暗,对方并没有带照明器具,却缓步从容。

远远发现他们,便顿步避于路旁,等到双方走近,彼此认得清面容,对方躬腰长揖行礼,“攸见过慈明公,姑妈,小叔父。”

攸?荀柔一眨眼。

荀爽停下步来,将荀柔放下,望着少年稍加思索,“你是…公达?”

“是。”少年青色的直裾边缘绣着云纹,头上青帻束发,鬓发如墨,被火光照亮的五官柔和秀美,双眉纤长,低头敛眸间,温良恭谨得近于腼腆羞怯。

荀攸,公达?是他知道的那个荀公达吗?

“为何这样晚才归家?”荀爽问道。

“攸从衢叔父学经,叔父见天时已迟,慈爱留饭,故而晚归。”少年垂头回话,声音低柔恭敬。

荀柔一仰头,与他四目相对。少年双瞳漆黑,目光深邃,恭敬端正,但就离腼腆害羞…就有东海到昆仑山那么远。

大概也没想到会和他望个正着,少年薄唇抿了抿,又埋了埋头,轻声道,“……小叔父。”

“你好呀。”

对哦,荀攸是荀彧的族侄来着,所以,真是那个荀攸了?十三岁就察言观色发现杀人犯,后来又刺杀董卓、水灌下邳城、画策奇谋十二的荀军师,原来这么可爱吗?

稚子仰头好奇张望,头上顶着茸茸的短髻,眼睛睁圆,好像狸奴,荀攸手指动了动,从袖里掏出之前衢叔父塞给他的糖,递过去,“送给小叔父。”

荀柔眨眨眼睛,他该说“谢谢贤侄”吗?

“谢谢。”荀柔双手接过。

还是算了,太不要脸。

“小叔父客气。”荀攸弯了弯唇角,表情乖巧又温良。

荀柔有些不好意思,眼神飘开,目光不经意瞥过他的耳畔,不由一愣。

被灯火映得透亮的纤薄的右耳廓处,有细细一条白色伤痕,隐隐约约并不清晰。

他不由想起《魏书》记载的一件旧事。

荀攸父亲早卒,从小依于伯父荀衢,荀衢性格有些粗枝大叶,在荀攸七八岁的时候,荀衢曾酒醉,误伤了他的耳朵,于是荀攸出入之间,常躲避遮掩,不愿让伯父发现,直到伤好。

他自己的七八岁…这辈子还没到,不过上辈子,大概是在爬树捉鸟,下河抓虾吧。

毕竟只是道中偶遇,彼此都想尽早归家。荀爽同荀攸只寒暄了几句,勉励他努力学习,就此分别。

荀柔被父亲抱着,走过几步,忍不住扭头回望。

荀攸未走,仍站在道旁目送,大概没想到他会回头,微微一愣,再温文一笑,低头作揖。

青衫落落,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琢如磨。

当年的事情已经过去,但旧时痕迹仍在,大概一如失孤的幼年,总会留下点什么。

有匪君子,如珪如璧,但谁又知道,温润如玉的君子,又是如何被天地造化琢磨而成。

【柔既友兄弟,又与从子攸相交特善,不论辈分,叙年齿而已,攸亦知名,其事见本传。季汉书。卷十。荀柔本纪】

第6章 穿越必备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滴人~”

“咯咯哒~”头顶红冠的大公鸡,从鸡埘的缝隙探出头来,好奇的看着蹲得和他一样高的人类幼崽。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荀柔换了右手支脸,晃动手中的锭子打着节拍。[1]

“噗嗤”

头顶传来一声轻笑。

荀柔寻声抬头,墙头上趴着一个青衫少年,单手抱着一只蹴鞠,笑得和今天的太阳一样灿烂,正是中二少年荀谌。

“阿善在训鸡?”荀谌笑问,“这只鸡他不听话吗?”

小白团子满脸苦大仇深的念叨,真是太有喜感了。

荀柔迟疑的看向围墙他记得,他家隔壁是三伯父荀靖家,伯父已没,住的是伯父之子,七堂兄荀宜。

蓝衫直裾,如空谷幽兰,高冷俊美的堂兄,曾面无表情的递过他一包糖,当时的姿势神态,好比递的是十本暑假作业,让他记忆深刻。

“十六兄。”荀柔站起来,跺了跺蹲麻的小短腿,“你怎么在七兄家的墙上?”

“哦,”荀谌回头看了背后一眼,“我在院中蹴鞠,不小心落到七兄家,过来拿正好想到七兄邻左是你,叔父不在,我想你在家里定是无聊,就来瞧你一眼。”

他说着,翻越院墙,落在鸡埘中。

顿时好一阵鸡翅狂舞,鸡毛满天,鸡屎铺地。

田伯听见动静,往这边探看,见是荀氏族中郎君,躬身行礼后,又回门口去。

“多谢十六兄挂念。”明明只有咬一口的交情,没想到十六兄居然还惦记他,不得不说,这让荀柔有点感动。

荀谌一笑,以迅雷之势,伸手揉了一把荀柔的冲天揪,在荀柔难以置信的目光中评价道,“阿善的发楸,真是比彧弟还软。”

“…我要送七兄一只黄犬看家护院。”

“七兄喜静,不喜欢黄犬的,”荀谌嘻嘻一笑,成功把荀柔气成河豚,伸手一指,“你手中拿的是何物?”

木质的长棒,两头略尖,中间微鼓,似拉长的枣核状,打磨的光滑,显然不是随地捡的树枝。

……荀柔低头看一眼手中的纺车的锭子,再抬头看一眼荀谌,犹豫道,“十六兄,现在有时间吗?”

荀谌了然一笑,蹲下来和荀柔持平,托着下巴悠悠道,“阿善以为我有、还是没有?”

荀柔看一眼荀谌,考虑一下能帮忙的人选,删删减减,不得不低头,“…我以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