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香草门庭(235)+番外
“砰”董卓重重一拍桌,“你有何证据?”
“若非如此,以此人之能,又听闻其与曹孟德为旧交,今日竟未发现其异状,未免奇怪。”
董卓焦躁的站起来,在堂上来回走动,心中犹豫不定。
“……狗……狗要杀我……我要杀狗啊”
“中原儒生从来看不起我等,”李儒碎碎道,“当初我就觉得”
嵌着七珠的宝刀锋利无比,一刀自头顶劈下,顿将满口胡话的疯汉砍倒,鲜血溅在织锦地毯。
李儒同时消了声。
“荀家,”董卓砍杀了疯汉,心中戾气稍解,沉声道,“荀含光是不是有个寡居的亲姊?”
“明公?!”李儒顿时惊得睁大眼睛,不敢相信董卓的选择。
“胡轸既死,此事到此为止。”
比起死了的胡轸,活着的、展现过本事的、被天子所重的荀含光,他可以再给他一次机会。
董卓盯着死去的人的眼睛。
里面空空茫茫,什么都没有。
第141章 以酒酹地
次日,荀柔还是向宫中告假。
事假和病假,当有不同。
族中兄弟既来,又有族兄去世,他该在家祭拜招待,况且朝中近来也没什么要事。
董卓霸朝的消息渐渐传出,各地上书都不言正事,而多口诛笔伐,至于雒阳城中,敢和董仲颖当面顶气的,在袁绍走后已然不多,他每日进宫,处理公务的时候不多,主要为了安抚内外人心。
袁绍出奔,杨氏退避,雒阳中士族惶惶不可终日,他看上去还能挡一二风雨,自然有人依附上来。
钱不是问题,有时候那些不起眼的小族送的礼,重得让他惊心,这还是董卓手下漏出来的,如袁氏四世三公积累多少财富,简直让人想象不出。
他也算明白西凉兵如何敢劫掠官员家宅,实在钱帛动人心。
虽则是事假,但昨晚请了太医,一早宫中就送来赏赐,光禄大夫种拂亲来慰问,遇见他家中设祭,给荀衢也上了一柱香。
他走后,雒阳城中得到消息,源源不断上门送礼致意,不过最近来者不拒的太傅府,今日却门庭紧闭,谁都不见谁都不理。
太傅府内
昨日一场大雪,下得大地白茫茫一片,今日晴空无云,蓝得深邃苍凉,偶有一只云雀飞过。
屋檐不堪负重,倏尔落下一串碎雪,簌簌跌落,又将雪沫纷纷扬起。
庭院扫除过,积雪堆在周围,露出黝黑地面,庭前池塘前,整整齐齐摆上祭礼。
荀柔素衣单服,背风而立,面朝东南,倾酒酹地。
寒风猎猎,吹得衣袂振振飞扬。
“我将赴雒阳时,衢兄曾邀我同饮,可惜未能尽兴。”
当时荀衢已病得极重,还总叨念着饮酒,他只当寻常,拿旧话哄他,说等兄长病好了,他回来一定奉陪,却怎么说都不让人上酒。
族兄最后充满遗憾的表情,他并未记在心上,但如今回想起来,却不知怎么分外清晰,就仿佛族兄早有预知,那一别就是永诀似的。
“叔父最后也是如此说。”荀攸奉上酒爵,“平生唯惜不曾与小叔父相对痛饮。”
荀柔端酒欲饮,被荀攸按住手,“叔父之意,凭生唯有此憾,亦算圆满。”
荀攸声音沉静。
荀柔垂眸。
族兄年轻时因党锢蹉跎半生,黄巾乱后终于解禁得到机会,却又因年轻时酗酒无度沉疴不起。
最后倒洒脱了。
“衢兄旷达。”
最后一杯,倾于地下。
他原本以为自己也能如此潇洒,但再见公达他们才发现,他还舍不得。
“不错。”荀攸点头。
荀柔侧眸,大侄子今天的话较往日要多啊。
手指弹过青铜杯壁,发出金属的清越声响
“长铗归来兮食无鱼”
“长铗归来兮出无车”
荀柔迎风吟唱,身后族中兄弟俱低声相和。
“长铗归来兮”
魂归来兮
……
整张的雪白竹纸铺在案上,旁边烧红的铜炉沿上放着一碗浆糊。
毛笔在浆中蘸了蘸,均匀的涂在纸张上,再小心的将纸片碎屑黏上去。
府墙外熙熙攘攘的喧闹飘进来,荀柔并不在意,只专心致志的拿昨天撕碎的荀彧的来信做拼图游戏。
冷静下来后,他不是不能思考信中的提议。
文若的倾向很明显,天子所在是大义,如今他既在天子身边,当以稳固为主,只要天子稳固,纵使天下人心浮动,也无人敢僭越。
只是,他写的信的时候,恐怕形势还没到如今着地步,他未亲眼所见,也不会想到雒阳公卿袁氏、杨氏、张氏等大族会如此不堪一击。
而对荀柔来讲,即使这些豪强大族有能力将风雨飘摇的大汉朝支撑起来,他也不想走光武帝的老路。
门外传来徐徐脚步,荀柔抬起头。
这个时候,府中侍从不会来打扰。
果然,自屏风绕进来的,是端着案盘的荀攸。
盘中一盏一碟,盏中冒着白色热气,碟中放着几枚冬枣。
还没闻到味儿,就让人忍不住屏息。
终于,深褐色飘着苦涩味道的液体,被放在案前。
荀柔缓缓端起,脸色逐渐凝重。
荀攸探头望了一眼桌上拼了一半的信,轻声开口,“小叔父可需帮忙?”
荀柔却看向他领侧。
昨日是他一时没注意,大侄子襜褕之下分明是未曾修葺的粗麻斩衰之服。
“我昨日不该发怒,还请公达见谅。”昨天那一场,他之后都忘记道歉了。
“天气严寒,小叔父还请尽快服药。”荀攸恭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