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香草门庭(238)+番外

作者: 青山见晓 阅读记录

周围的公卿,呼啦啦一下围上去,向车上年轻的太傅寒暄见礼。

太傅于车上立见,一一向众人还礼,温语慰问一番,又与平阳侯吕布论了一回对方带来的玉璧。

话语不时,身后响起隆隆车马之声。

众人回首,夜色之中,黑马玄甲骑士执斧钺前导,金甲骑士举帜在后,一辆朱轮青盖,画幡金藻,四匹玄马所拉的金车缓缓而来。

公卿百官顿时噤声。

荀柔探望了一眼那辆比寻常安车大两倍的,装饰得辉煌的大辂金车,扶绥下车,心底摇头,“来者不善啊……”

片刻,假期间腰围见长的董卓,也踩着骑卒下车来。

重重的声音,待至其走进,荀柔才发现,对方官服之下,还穿了甲衣。

“太傅,请。”董卓展开油脂厚重的大手,站在却非门前,态度热情得就像招待客人。

荀柔点点头,抱着装有玉璧的木匣,跟随其后。

夜漏未尽七刻,钟鸣,奏乐。

公、侯献璧;二千石献羔羊;

千石、六百石献雁,四百石下献雉。

献礼完毕,二千石以上再入殿,叩拜呼万岁,天子赐酒,百官宴飨。

宴席毕,天子昭告天下:方春东作,敬始慎微,罪非殊死,皆须麦秋。[1]

荀柔在前排,虽然困得眼睛都要闭上,却还得强打精神。

以上这些,都是礼仪,所谓秋后论罪,是一个劳动力尚低的农业大国,不得已的妥协。

岁首的初诏过后,就是大朝,按礼,这样的时候,是百官拍天子马屁,天子再勉励百官的虚伪时间。

但今年有了董仲颖这位前将军,旧年的造作风气,被刚健朴实的军队作风取代。

他主要是一件事铸小钱。

去岁免赋税,朝中又反对他征收今年新税,但天下动荡,各地匪徒四起,需要用兵,朝廷却又这样困难,拿不出钱来,该怎么办呢?

那只能再铸小钱,以给军资。

至于铸造的铜哪里来?

自然是宫中那些动辄数百斤的铜人。

先帝横征暴敛,流毒百姓,强抢民财为己享乐,如今陛下仁爱百姓,自当纠先帝之错,将这些钱财还诸百姓。

荀柔不知谁给董卓出的这个主意,但显然,他现在完全清醒了。

自古以来,钱从来不是恒定价值之物,粮食、布帛才是,而有汉之后,再增加盐铁。

钱不过是指代,铜与金银兑换的概率,都在浮动,更别说其他。

“……中平三年,先帝铸四出文钱,而天下谷贵增倍,饿死者无数。”国家并没有那么多物资,只会通货膨胀好吗?

“勿说铸小钱,就是寻常铸钱,也需计与民间钱币之数之后,再小心斟酌数量,若铸小钱,必使天下大乱。”

董卓封他家几个侯爵,占几块地方,修几座堡坞,他都可以忍耐,百姓也可以忍耐,但铸钱,这是让天下崩坏的馊主意!

荀柔不得不打起精神,给这位没搞过经济的董将军,仔细讲解铸造小钱的种种危害。

他以为这就跟鹰酱印美币一样吗?咱现在是闭环经济,没有全世界买单,只有百姓买单,而且还只有京畿雒阳三辅一代的百姓买单。百姓根本买不起!

“若如是,军费又将何出?”董卓并不着急,一番陈词将自己说得家徒四壁,将西凉军说得凄惨无比,为国效力却衣不能御寒,食不能果腹。

荀柔要不是亲眼见到董白和董母在白马寺佛会上,一次捐钱二十万,董军部将家属各个十万五万比着相互斗富,他可能就“信”了。

“将军不必着急,军需自然有,只是需从长计议。”

“税赋需待秋后,太傅莫非敷衍于我?”董卓不悦摔袖。

“还请董公稍安勿躁。”

“若是外寇杀至雒阳,城中却无守兵,倒时太傅可担待得起?”

“若至那时,柔亦出城为战,死不旋踵!”

话赶话到这一步,董卓显然意识荀柔此次拒绝坚持,也就缓了语气表示可以再等一等,不过,还是表示,希望能在春种之后出兵汉中,为天子扫平五斗米教。

然而,就在荀柔以为对方暂时妥协之时,董卓却趁夜将宫中金马殿前两匹铜马运送出宫,围将作府,令工匠破铜马以铸小钱。

自然先有工匠不服,但在两个老工匠被杀之后,没有人再敢硬挺。

有了铜马,再有铜蟆,铜人,直到他要将朱雀阙铜雀熔铸,才有人冒死传来消息。

为时已晚。

小钱瞬间就被西凉兵,强买强卖流传出去了。

【熹平中,董卓用事,法令苛酷,爱憎淫刑,冤死者千数,后破铜人,更铸小钱,货轻而物贵,谷一斛数十万钱。】[2]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1】来自《后汉书。礼仪》

【2】来自《三国志。董卓传》

第143章 荀氏三若

“……国家逢乱,奸臣掌国,民不聊生,哀嚎遍地,如此种种,我等岂能旁观?当此之时,本初公欲与诸君共兴义师,扫清华夏,剿戮群凶,休若,你意如何?”

正堂之内,长须飘飘,面容清瘦,情绪高昂,端坐客位的文士,不是别人,正是荀衍游学阳翟之时结交的好友辛毗辛佐治。

此时若荀谌在场,大概会洒然一笑,再以玩笑的语气问不知本初公所谓的诸君都有哪些人,这群凶之人……袁本初算没算上他荀氏荀含光?

可惜荀友若于月前已从韩馥之邀远赴冀州,陪坐左右的,只有满脸肃杀的荀休若,和泰山崩前面色不改的荀文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