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香草门庭(28)+番外
“啊哈哈,爽快、爽快!”荀谌被他盯得头皮发麻,眼神左转右转,不敢对视,正巧转到荀柔,顿时又生主意,“我看阿善刚才打喷嚏,现在脸有点红,许是着凉了,阿弟你带他加件衣服,免得风寒哈,啊,是不是有点冷啊,阿善?”
荀谌和蔼的拍拍荀柔的肩膀。
“……是啊。”
十六兄,你眼皮飞得要抽筋,真的觉得阿兄看不见吗?
荀彧眼神与兄长交错,稍许片刻,缓缓垂眸,低声答应了。
他们离开正堂时,屋中气氛似乎已经恢复,但那些笑声,不再一个个落地生根,仿佛轻飘飘浮起来,脚下够不着地。
今冬雪少,淅淅沥沥化了渗进泥土,凝结成块,又冷又硬又滑,荀彧领着他往后院去时,路上不小心滑了一脚,幸好扶住了身旁树干,才没滑倒。
屋里点起火盆,香炉燃起,侍女找出一件旧鹤氅,给荀柔系上,悄无声息的退出去。
低头看看一身的羽毛,荀柔臭美的转了一圈,想象自己像只美美的仙鹤,结果一不小心被拖地的下摆绊倒。
一直垂眸静立的荀彧,惊了一惊,长睫刹时惊飞,恍然回神,就看见小堂弟滚成一只胖鹅,连忙凑去解救他,“没事吧?”
穿得这么厚,底盘又这么矮,当然没事。
荀柔看他可算回神,心里算松了半口气。
“回去吧。”荀彧微微一笑,温和道。
“再待会儿嘛,”荀柔低头拉着鹤氅看,“阿兄的屋里更暖和,我们等吃饭的时候回去。”
他已经想起唐氏是谁了。
桓帝朝,权倾一时的五侯之一中常侍唐衡,想将养女嫁给汝南傅公明,被拒绝后,又找上他家,伯父不敢拒绝,许以当时尚在襁褓中的阿兄。
唐衡贪暴,若活到现在,少不得和侯览一个下场,他们家可以就此解除婚约。然而唐衡毕竟病死了,死前没有论罪,唐氏成了孤女,反而再无法解除这门婚事有失仁义。
家里从没人提起,他差点都忘了还有这件事,但这门婚事如何尴尬,方才堂中情形,已足可窥见,他不想让阿兄这时候再回堂上。
荀彧含笑叹了口气,“若是我们迟迟不归,长辈们会担心。”
荀柔眼睛一转,“阿兄,你教教我,好不好?阿姊写信来,我想自己写回信给她。”
荀彧蹙了蹙眉。
“阿兄我们不回去吧。”也许他们不回去,大家都松一口气。
伯父晦涩的目光,曾在唐氏这个词出现时,瞬间落在堂兄,又一霎移开。之后无论在八叔、七叔说话,还是父亲劝解,无论多少人目光,隐晦又克制的看向堂兄,伯父都不再看这个最小的儿子一眼。
仿佛只要这样做,无论唐家、还是婚约,都不再与他聪慧的小儿子有关。
幼童皱紧眉担忧发愁的模样,让人忍不住失笑,又让人叹气,荀彧终于露出一丝艰涩自嘲,摸摸他的头,“可是我还不够好,所以,连阿善都为我担忧吗?”
第16章 君子如彧
荀柔愣了愣,他没有想到堂兄是这样想的。
惊讶过后,又觉得似乎理所当然。
不怨天,不尤人,自强不息,他的兄长本来就是君子,而也正因为此,他才会成为将来名重天下、海内咸服的荀令君。
世上有完美无瑕之人吗?
《陶庵梦忆》说“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荀柔很遗憾,写下这句话的张岱,不得有幸见到他的兄长。
然而,这太累了。
他知道完美意味着什么。
没有人能百折不挠,“非正道不用心”、“不以私欲挠意”、“备九德、不二其过”……如果他不是荀彧的堂弟,他大概能像别人一样,用崇敬的、敬畏的、看圣人一样的仰望他,但作为亲人,他希望他的兄长不必那样完美,不必做得那样好,可以有脾气,可以闹别扭,可以活得轻松一点但他知道兄长并不这样想。
荀彧不会这样想。
他该说什么,他能说什么。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执着和理想,若是能简单改变,那便不配称为执着和理想。
“阿兄,你很好很好,将来一定会成为天下称赞仰慕的人。”
这桩婚事,的确不曾影响他,实际上,千百年后,无数女子羡慕着,想要成为唐氏。
年幼堂弟神情坚信笃定,言语固然稚嫩,却殷殷其意,让荀彧心中微暖。
他伸手摸摸荀柔、柔软的发顶,“抱歉,让阿善为我担心了。”
荀柔飞快摇头,摇得冲天辫飞起。
“回去吧,”荀彧温和道,“我们明天再给采姊写信,如何?”
荀柔犹豫了片刻,一跺脚道,“…阿兄,我们去看看那个唐家的客人,怎么样?”
与其去堂上,不如去见唐家人,既然荀彧想去见,迟早总要见,也并不怕去见,不如就此见一见,又有何不可?
荀彧露出一丝惊诧,低头沉思片刻,抬起眼眸点头,眼中慢慢沁出温暖的笑意,“好,今日让阿善为兄费心了。”
荀柔就……就低头脸红。
不知何时,天上缓缓开始飘雪,无声白了屋檐。
荀彧牵住行走笨拙的小堂弟,这一次走得很稳当。
荀衍和荀谌接待唐家人的地方在一间偏室。
窗口没有挂下竹帘,稍远一些也看见屋内的情景。
两位堂兄南面与另一个陌生人对坐,那位显然就是唐家来的代表。
五官不难看,甚至勉强算得上清秀,但整个人只有两个字平庸。
就算没有荀家人这样出色的相貌,也至少该有他姐夫那样温厚清澈的气质,然而这个唐氏族人身上,什么都没有,只有姿态卑微的躬腰,大概丢在人群里,也会想藏起来让人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