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香草门庭(303)+番外

作者: 青山见晓 阅读记录

荀柔心里陡然涌起一阵厌烦。

他当然明白陈群的意思。

太后族何氏已无人,后族将是第一外戚,必能权倾朝野,妃妾固然卑微,可只要生下皇子,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任天子的母族,几十年后执掌大权。

这些人若随时关注天下,他会觉得麻烦;可一天一天将目光注意在这些地方,也同样令人厌恶。

将亲生女儿,当做奴隶一样的交易,换取自己的享受,并还裹以“家族荣耀”的美名,世上总是会有用冠冕堂皇掩饰卑鄙无耻的小人。

而颍川各族……甚至就包括陈氏,看来也都对后宫之位蠢蠢欲动了。

挡风帘掀开,荀襄窄袖胡服端着酒壶进来。

荀柔缓缓吐出一口气,“君子之泽,三世而斩,况乎此辈?两汉以来,以外戚登龙门,全身而退者,至今未有。”

“定国安邦,保境安民,立功名于四方,才是一族昌盛之道,天下大事,岂是这些目光短浅,只图富贵享乐之辈能知。”

陈群脸色涨红。

荀柔没有再继续,将手工推到一旁,将酒器置于炉上。

时下品评人物不算背后说人,况且他当了太尉自然需要对下属以及公卿百官有所评价,所以,自然也曾讨论过陈群这个少年玩伴。

“质丽通雅,重内轻事。”

堂兄文若的评价不可谓不含蓄,也不可谓不准确。

天资聪颖,浮而不实,好高骛远。

这不是陈群个人的问题,是此时此代名门望族子弟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傲慢,不接地气。

“莫非真的以为只要将自家女孩捧为皇后,就能令天下人俯首?”

荀柔为陈群斟了一碗酒。

“你之志、你所求,为何?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反而思之,勿自误矣。”

为太丘公守孝结束,到达长安后,陈家找的王允举荐出仕。当时荀氏和董卓还有婚约在,所以陈氏的选择没有问题。他“死而复生”,陈群有意入太尉府,他当然也没意见。

但三观很重要,三观不合的上司很要命。

陈群若想依照此时常例,雍容清高、袖手从容的平步青云,在他这里是行不通,也迟早会因为期望无法达到,彼此情谊消磨。

荀柔不知道,文若堂兄是否正是发现,特意让陈群前来。

但显然,陈长文的确需要重新考虑仕途与就业问题。

“阿叔,我不明白。”陈群离开后,荀襄轻声问。

“何事不明?”荀柔渴望了一眼冒热气的酒,最后还是给自己倒了半碗药饮。

“族中若能出皇后,难道不是好事?”

“阿音,我得太尉之职并非长安公卿所愿,却是不得不为。他们就算未许太尉,我如今要以太傅开府征辟,一样会门庭若市。这和过去在雒阳时,我纵使做太傅,却连一个长吏都无,一般道理。”荀柔缓缓道。

“皇后之位并不能带来荣耀与权力,实际上相反,拥有权力就能有皇后,如今我可以推举家中淑女……或者准确说,推举你成为皇后,就像先汉,陈阿娇为皇后,霍成君成为皇后,这并非难事。”

他当然知道侄女担忧的是什么,整个荀氏族中,最靠近皇后位置之人,正是阿音,但他从未考虑过。

“所以,这个位置对于我们并不重要,而那些名门,纵使成为外戚,也休想为所欲为。”

“我治河东,朝廷依我所奏任举官员,非是愿意,是因为我只要想,就能让来人在河东无法立足。”

“可叔父不会如此。”荀襄立即道。

“不,我会。”

荀柔摇摇头,“县令为一县之长,临民之官,掌控十余里内,一县数万人生死。我不会任用不知品性之辈,纵使其人确无瑕疵。”

交通不便,人口流动小,交流困难,官僚制度简陋,监督制度不完善,县与县之间间隔可能很远,故一县几乎就是一个小王国,县官本人的人品道德,极大程度影响本地百姓的生活水平。

所以,他不会任用自己无法信任的人。

不过,这只是暂时的。

当能拥有足够的文法吏,整个行政升迁才可以更加完善,所有人都从基层小吏做起,再在完善的体制下,一级一级升迁,这才能尽可能避免,再出现如今那些,纸上谈兵、发表无知而可笑言论的三公。

长睫的碎影落在苍白的脸颊,雕琢般精致的侧影落在墙壁,笔尖在白纸上游走,潦草落下的痕迹,思绪慢慢整理成束,荀柔回过神时,袖口上已沾了许多墨渍,脏糊得不成样子。

荀襄在一旁将墨丸在砚台里推得哗哗作响,十分起劲。

“足够了。”荀柔连忙喊停。

墨很不经用的!

“家中来信,将阿平他们都唤来。”荀柔尝试着通过折、叠、卷种种方式拯救自己的袖口,“再命人备宴,烤一只羊招待陈长文。”

刚才打击了陈群,就补他只羊吧。

把家书与大家分了,晚上宴会,荀柔向陈群说了一席软话,以弥补他们岌岌可危的友谊。

散席后,天上纷纷扬扬下起雪,在地上也铺洒了一层。

“含光,你与陈长文又有何不协?”白日在外练兵的荀衍与他同路而归。

荀柔尴尬的轻咳一声,双手拢进袖中,由于之前的衣袖没有拯救回来,此时他已经换了一件窄袖的浅灰直裾,“些许冲突,”他就是不小心装了个逼,“已经无事。”

“你如今为太尉,长文却成了太尉府掾吏,此中分寸更需你谨慎把控。”荀衍认真道。“你们自幼相交,这等情谊难得,若是因一时言语而失,后悔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