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香草门庭(308)+番外

作者: 青山见晓 阅读记录

荀采忍不住抿嘴笑了一下。

“既是妹妹,怎将她许与吕奉先为妾?”荀爽远远站着,并不上前。

“吕将军有妻,阿妹却喜欢,又能如何?”当时情况,倒也不必再说,荀柔扶着亲爹的胳膊,含笑回答。

“你再补一份嫁妆,不可令吕家轻视我荀家女。”荀爽嘱咐道。

“大人放心。”荀柔冲亲爹一乐道,“多谢大人。”

将荀光记上家谱,最需要的是父亲答应,他原以为说服父亲很难,却没想到父亲却很容易就答应下来。

“你既已许诺,又岂能言而无信。”荀爽不悦的轻哼一声。

“阿妹聪慧非常,性情坚毅不输男儿,不会令大人失望的。”

“是吗?……她既识得字,你记得在她嫁妆中,多添一卷《论语》吧,多读先贤之道,当有裨益。”荀爽望着大雪,缓缓道。

“是,我替阿妹谢过父亲。”荀柔立即应道。

“方才在堂中,你不该言辞那般激烈。”荀爽道。

荀柔目光一闪,低下头。

“你以为族中子弟都是势利之徒、枉法之徒、富贵享乐之徒?就算要立族规,你也该先同大家商议,岂能自作主张?”

庭院中荀氏族人尚未散去,听见荀爽训斥儿子,便都驻步。

方才祭祀完毕,荀柔却公然在堂中说,从今之后,只要他还在太尉职上,有秉政之权,荀氏族中子弟要想出仕、从军,都必须从斗食之吏、什伍之长做起。

各家田产,以成例,人均二十亩,不可再私下买卖国家公田。

子弟若有犯法,要以同罪最重之刑论处。

这三条,简直是前所未有,闻所未闻,故无人当堂反驳,但恐怕也少不得有人心中不服的。

荀柔低头不语,若真商议起来,这种规矩哪能通过?

规范族人这件事,他当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早就想好了,各条应对的是他将来想要在政治上的改革,看上去固然严苛,但其实细论起来也不算什么。

只要他还有权利在,荀氏子弟的仕途就不会差,起点虽低,但有功劳一定能升迁的,就这一条,已经足以让寒门子弟红眼了。

至于田产与犯法重处,更是应当的,荀氏的条件远远好过大多数人,享受与义务并行,当然该做出表率来。

他不只是说说,他已确实这样做了。

太尉府中,如贾诩、段煨等人子弟都是以掾吏征辟,荀缉、荀铮等本家小孩全是寻常文书。

“六叔,此事含光已与我商议过,我亦赞同,故而含光才在庙祭之时说出。”荀爽父子正对峙中,一道身影款步走近。

青衣墨氅,姿形瑰伟,翩然如鹤,正是荀柔一辈如今的长兄荀悦,荀仲豫。

也是尚未出仕的荀氏族人中,才华公认第一之人。

第181章 冬至后续

冀州常山郡真定

自袁氏执掌冀州后,常山郡治便从元氏县,迁到更靠东北的真定县,以方便与幽州、青州相互联合。

冬至之日滔滔的大雪,覆盖了青瓦屋顶、松柏庭院,也掩盖了一切杀机。

常山太守韩馥狼狈的跌坐在案席之后,长须凌乱,再无往日雍容仪态。

前一刻,这位太守还含笑捧着酒盏,向满席宾客祝福,下一刻,一位常山名士突然站起身,严厉怒斥太守伙同贼寇、戕害百姓、为官不仁。

韩馥并未意识到事情严重,只是带着尴尬的笑容,竭力辩解着自己并非如此,定是误会云云。

然而,愤怒的常山豪族,用一柄雪亮锐利的环首刀,斩断了他的话语。

若非被主簿荀谌拉了一把,韩太守此时已经身首异处。

杀斗,在这一瞬间开始。

除了惊慌得手足无措的太守,几乎没有人露出意外。

摆满珍馐的食案被推翻,锋锐的刀剑被抽出,矫健的青年一跃而起,刀兵砥砺间相触鸣响。

天垂浓云,灯影摇曳,人形交错间闪过锐器的雪亮,鲜血喷溅上织金红氍毹、银杏木梁柱、金铜枝灯,满地狼藉。

惨叫声、呼和声、砍杀声,交织不断。

被宾客护卫着后退的冀州名士,大声声讨着太守的不义,荀谌执剑站在高台指挥,与年迈的平难将军张牛角相互掩护,身侧一个侍卫不留,全都投入厮杀之中。

窗棂上映出摇曳的人影,云母窗沾染鲜血,不断有人惨叫着倒下,韩馥老眼昏花,对战况全然看不分明,匍匐着爬向前,探手抓住背向而立的荀谌的衣摆哀求,“友若……友若,救救吾儿……他方才出去了……”

“勿急,很快就会结束。”荀谌含笑安慰,“韩兄并非这些人目标所在,若能机灵些便无事,毕竟今日是明府宴请,在座都是太守好友啊。”

韩馥悚然一抖,嗫嚅道,“我……我并不知情。”

冬至设宴,的确是他的主意。他是想如今到处不太平,想凭借自己面子,调和平难将军府与郡中高姓,同心协力共保一郡平安,哪知道会变成如今这般情景。

当初他一力拒绝荀谌的劝诫,如今看起来仿佛是有意为之,可他真的不知情的!

荀谌轻轻颔首,抚了抚短须,“在下知晓,郡中诸姓早有不满,私通袁本初久矣,有此一乱不足为奇,太守今日设宴,给在下肃清全郡减了不少麻烦啊。”

“袁本初?”韩馥骇然。

“太守为小人所蒙蔽,听不进忠言,臣也十分无奈。”荀谌摇摇头,袁绍虽然败退,但绝不甘心,一听太守的主意,他就知道是何方妖孽作怪这哪是韩馥自己会想出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