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香草门庭(319)+番外

作者: 青山见晓 阅读记录

“唯。”戏茂觑着荀柔不适的表情,只觉有趣,露出一笑。

天子行春之后,太尉府的新年会议如期举行。

仍然是府中年轻人开场。

这一次,众位年轻掾吏都提交来一份规规矩矩的文书。

虽然水平参差不齐,但比上一次算言之有物。

其实,这里有诀窍的。

大家各有职务,虽然日常玩忽职守,或者被尚书台兼领了,但有职务意味着至少有一个破题方向。

可惜诸位掾吏年纪虽轻,气势却不小,要修天下邮驿线路,要招募百万兵卒,要征辟天下贤人,要给他规划明年北定凉州,南下巴蜀……

唯一靠谱的是曹昂,被聘于户曹,主民户,这位仪表堂堂,比他爹大概已经高了一头的曹家公子,提出应当修缮长安城外民居。

其实,长安城外哪还有多少民居,不过是委婉的说法,大多只是百姓用茅草泥土搭建的窝棚。

这是曹操之子。

固然是曹操之子。

荀柔心情有些复杂的点下头,“此时就交给子修,将需费人工、材料俱写实奏来。”

“唯。”唇边已经长起青碴的青年,抱拳朗声应答,“昂必不负君命。”

掾吏过后才是干货,荀颢表示已同廷尉商定,想重新梳理律法条文,以适应当前形势;荀铮拿出一份商税执行细则,将参与今年税改;兵曹贾玑表示想重新确认一下战马数量……

到了荀柔自己,今年开春先要迁徙百姓,到河东郡后颁布新政,再巡行各县,培训和监察官吏,观察新政执行,注意并州动向……

任长吏的堂兄荀彧跟他同往,留守的钟繇、荀攸等人各有任务在身。

侄女荀襄,在考虑许久后,被留下来,继续训练兵卒,正好也帮忙照看刚成立的恤孤寺。

亲卫长换成典韦过后,荀柔自如许多,毕竟虽是侄女,但男女有别,多少有些不方便。

诸事安排停当,一切记录在档,执行如何,待一年之终,翻出记录,便可对比结果,再行赏罚。

亲哥送来的礼物,解了燃眉之急,有钱,啥都可以有。

第187章 再至河东

年关一过,风和日暖,纵尚未见草木,未发新叶的树枝稍间,已有鸟雀察觉春信,唱起春声。

在窝棚中幸运捱过一冬的人们,那些大胆又强壮的青年,半信半疑的登记下名籍,再一次相信了辜负过他们无数次的政府,怀抱希望到河东郡去找生活。

粮种已经准备好,河东郡的几座铁矿正在加紧制作农具,新年工作会议一开完,荀柔便准备尽快启程。

天子刘辩固然依依不舍,最后却也没说出挽留之辞,大概已经渐渐明白,即使开口也无用。

被丢在尚方所作坊的左慈,听说他要走,连忙抱了一匣子琉璃珠跑来,希望他能遵守承诺。

绿色、蓝色、白色的珠子,质地远不够后世那样澄净,也由于没有合适抛光工艺,缺乏光泽,也难怪玻璃工艺在这时候,一直发展不起来。

和温润的玉,闪闪发亮的金铜、漂亮花纹的漆器相比,玻璃显得不够好看。

“左君以为《太平经》上卷,是何物?”荀柔拨弄着那些珠子,挑眉看向左慈,待其人恰要开口,当机打断,“君千里而来,故为此书,凭这几枚琉璃珠就想借去,君自以为可乎?”

“……那要如何?”左慈承认了他的逻辑,露出茫然之色。

“我说造琉璃,若只是寻常几枚珠子,哪需左君?往街市聘些工匠就是。我所欲得琉璃,水平如板,光洁透亮。”荀柔指了指前院待客敞轩,“如轩中瓷砖。”

陶瓷卖出一些,但还不算好,不过此物最体现价值是在夏天,此事他已托付给七兄父子,等天气渐暖,给大客商,当新鲜稀罕之物,卖去外地。

为此他还先给太学讲习广场制一批,等铺好后就可以拿来当招牌,能多抬一点价就多抬一点。

“不可能!”左慈当即摇头。

背门而坐,看树枝上麻雀打架的典韦,猛然回过头来。

“……制琉璃不同于瓷片,近于刀剑,且更脆薄,若制成板极易折断……实在太难。”左慈艰难解释。

“若是容易,哪还需请出左君?”说得出这话,就不是一般工匠了,荀柔脑筋一转,微微含笑,“左君以为,修道与前人一般,就能成功?如此也未免太容易,早就无数道仙飞升。”

“这是什么道理?”左慈惊诧。

“老子、庄子、列子,可都是各得其道,方成圣人呐……”

荀柔一脸认真的开始胡诌,将上辈子小说里看的积攒功德、偿还因果、历劫开窍……一股脑输出。

别说,这些设定世界观宏大,逻辑链闭合,听上去挺像那么回事,还符合当下社会道德。

左慈被忽悠的表情一愣一愣,“……这是《太平经》上卷中所讲?”

“道可道,非常道,惟恍惟惚,绳绳不可明也。”荀柔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微笑,闭眼摇头缓缓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一睁眼,好家伙,大侄子荀公达就站在门外,眼瞅着他表演神棍,那眼神比他还高深莫测。

“咳,公达来了,快请进来,随便坐。”表演还得继续,荀柔厚起脸皮继续输出。

荀攸没有拆穿,坐下来安静的听他忽悠。

什么天仙、地仙、人仙,什么天地灵气……左慈恍惚间被拿捏住了,听了一脑改造琉璃,改造工艺,改造世界,造福人类,就能功德圆满,得道飞升,回去干活。

“小郎君刚才所说可是真的?那般真可以成神仙?”左慈走后,典韦忍不住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