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香草门庭(357)+番外

作者: 青山见晓 阅读记录

对他们而言,傅燮也带来好处和安定,但远没有到达让他们感动的地步。

人类凑热闹与好奇的本性,是无法改变的。

今日荀柔不按常理出牌,入城又出,各家部曲不可能一直守着,况且,大军在外,这些豪强族长岂敢无人保卫。

城中的守卫抽走了,百姓也就自由了,耳朵里听到城外的热闹,就有胆大好事者,悄悄从家里出来。

“凉州有叛者,众将没能御之,所过之处,寇掠而尽,进围汉阳。其时,城中兵少粮尽,叛军中有怀其恩德者,委婉劝谏,又有从贼之酒泉太守,往来游说,傅君岿然不动,慨然而叹,世乱不能养浩然之志,食国之禄岂避其乱?吾行何之,必死如此!

“麾左右进兵,相随者,有其少子,年十三余,父子同行,临阵俱殁,至死无惧色。如此之忠,可复当一樽?!”

远远人群中传来隐约低泣。

“自然当得!”隽瘦劲朗的姜峻率先举酒,神色却比方才肃穆真诚许多,“傅太守之忠贞勇毅,我等心服!”

就这一点,他是真心佩服。

荀含光难道想凭一场祭祀,就收买民心?

汉阳余众各心猜疑,但见此也不好落后,一同举酒相嘱。

“听闻当初阎君所守平襄城,倒不曾受叛军之扰,倒是运气。”荀柔轻轻道。

平襄在冀城之西北,叛军行进,本首当其冲,却不曾遭受兵灾。

阎甫忍不住向荀柔身后望去,“可是有人在太尉面前胡说什么?”

在知道庶子兵败被俘,他见到荀柔第一次,就跪下请罪,表示将逆子交给太尉随意处置,可他实在没想到的是,庶子竟然被太尉收服,投其帐下!

果然是异族孽种,尽是无父无君之辈。

他心中暗骂,面上却做出惶恐委曲之态。

一块红黄锦缎包裹的肥肉,露出小可怜一样的姿态,实在辣眼睛。

荀柔只是想敲打两句,没准备现在就跟他算账,自然安慰两句,就将这段插曲过去。

他站起身望向被贼兵“劫掠”后,衣冠锦绣,养尊处优的汉阳诸贤,“愿与诸君同祝!”

汉阳诸贤只得同样起身来。

“天地英雄气,千秋亦凛然!”

也许对于生活在汉阳百姓,朝廷有许多地方对不起他们,但傅燮没有过,他到这里做作的一切,没有一件事,不是彻彻底底、完完全全履行作为郡守的职责,直到死亡。

哪怕他在来汉阳之前,早已看透朝局,早已洞悉自己的命运。

樽中酒再次洒向大地,一场祭礼就此结束。

荀柔拒绝了杨阜的邀请,仍然住在城外军营之中,甚至向其表示,大军带足粮草,不必再向郡中征讨。

“可惜啊。”次一日,荀柔清早锻炼过后,再次来到傅燮的衣冠冢前,“若傅南容在,如今岂会这样不容易。”

傅南容是北地郡人,死后衣冠归葬族地,汉阳百姓却为了纪念,在他牺牲之地,又造了一座衣冠冢。

昨日那一场祭祀,大概又让百姓生起怀念之情,今晨一早,冢前摆了不少祭品,小到一根鲜嫩带露的树枝,大到雁雉之类动物牺牲。

他俯身拾起一朵野花,又自摇了摇头,顺手递向旁边,“若傅南容在,陇右又岂会至此,苏太守亦是循吏,却不能制约此地豪族。”

作为一郡太守,苏则昨天存在感几乎近于无。

贾诩也起得早,又闲来无事,遇见了只好陪他走走,被迫接了花,不得不开口,“陇右风气与关中不同,尚武好利,桀骜不驯,然非无忠义之辈,也并非不怀恩德,太尉怀仁义而至,想来并非不能。”

“是啊,是怀恩德的。”荀柔望着远处,带着祭品,却逡巡不敢上前的百姓,“只是对于饥饿之人,一升斗就是恩德,对于受寒冻之人,一片瓦一席被就是恩德,但对于锦衣食肉之人,要多少才够让他们感恩戴德?”

十日后。

冀城南面集市开张,未至午时,忽然人潮声动,待守卫的小吏满头大汗的钻进人群,已见人头滚滚,血流满地。

人群中央,年轻的太尉,笑得灿烂如明珠锦帛,让人眼晕。

身边几个清俊文吏,正大声向周围百姓宣告朝廷政令,凡拐卖良家子为奴,当受极刑,家财并没,还补受害人家。

“伍长,我们怎么办?”一个小卒问。

伍长正盯着滚在地上的脑袋,其中一个他认得,是本地有名的人贩,常往陇西等地贩人。

“伍长,你看,那个白三。”一个小卒眼尖,拉了拉身旁的小队长,指着偷偷跑出人去的人,“肯定去通风报信了。”

伍长眼睛一转,将手中长兵一杵,“他们贵人之事,我们哪能管,等着吧。”

“等什么?”

“等着热闹看。”

第209章 寻衅挑事

其时已至盛夏,六月十五日正这一日开市格外热闹。

留足守卫后,荀柔也的确大手一挥,许换防的兵将出营闲散玩乐一日,申时前回营报道。

他自己也带上典韦,荀缉、荀襄等亲从,往市中去。

尚未走近,浓重的腥膻味先随风飘至,让人呼吸一滞。

饶是荀柔已经熟悉了军营味道,也被这股味道打得一闷头。

一些未能入市的商家大多为羌氐族,自己搭建了帐篷,连片的毛毡帐篷,颜色大抵灰白居多,偶有施涂彩绘,装饰宝顶,各类货物杂列其间,酒浆、皮毛、氍毹、肉类、鱼、盐、野畜、还有金属器皿工匠,都带着粗犷的异域风格。

大多直接堆叠在地,只有少数精细的摊主摆放陈列在布或毛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