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衍生)秦皇汉武唐童现代留学日常(295)

作者: 南林烟 阅读记录

一干受伤的俘虏脸上泛出活气,真能回家种田的话他们乐意啊。

只有那壮汉没吭声,等韩友干完活出去时叫住他,跟他说:“俺叫胡句,要是没死,以后还你的情。”

韩友不笨,看他这个体格就知道他是想投军的,还救治之情自然是发达了来还。他就笑着摆了摆手,“俺是奉命来的,没啥要还的。真要记着这恩,就记俺们太守和夫人的恩。”

长孙琰那边又是另一番光景了。伤兵们见着夫人带人过来,说不惶恐是假的。但长孙琰既然要做这件事,便决心做好。只要不是伤着比较私密的位置,胳膊腿的伤,她都放平心态,认真清创上药。

时下人仍然淳朴老实,为此感动到落泪的不在少数。

但世家大族那里却又是另一番风评了。

有人嘲笑长孙琰与低贱者肌肤相触,毫无矜持之心,不似高门女儿。

有人嘲笑李世民,别人带兵是亲自作态,示人以爱兵如子之心,以使兵卒效死,笑他自己放不下身段,却叫妻子露面丢人现眼。

不管旁人怎么说,长孙琰愿意做想做,李世民便支持她。于李世民有益,长孙琰便愿意去做也想去做。

小夫妻俩有长远的目标,晚间共枕闲话,说起这些杂音,深觉当年陈胜那句话大有道理。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又有后世俗语谓之:听蝲蛄叫还不种庄稼了吗?

第91章 起事之谋

另一边, 已经成为太原留守的李渊终于得到李世民在清河郡兴办棉纺,还把产业分给各大世家的消息,一个脑袋涨成了两个大。

他私下里跟妻子抱怨:“二郎行事越来越自作主张, 这样的产业竟然不与我们商议, 就分予了旁人。事后才来信告知, 真是岂有此理。”

窦夫人:……

其实同她商议了。

窦夫人放柔了语气, 先让他喝了半盏茶平一平气,然后道:“这是二郎自己琢磨出来的, 就让他自己作主吧。他年少, 河北那里不是我们能帮上忙的, 他大概也是迫于无奈, 才分利于人。”

李渊还是不高兴。

“我还活着呢!没有分家,他有什么事,总应当先与我说才是。看看, 近来族里来信, 抱怨二郎将产业给别人做, 自家人也是一样的份额。我头疼, 一封信都没回!”

叫他怎么回?实说儿子翅膀硬了自作主张, 根本没跟他商量么,李渊实在丢不起这个脸。

窦夫人心中犹豫。李世民托她找合适的时机跟李渊说一家子造反的事,因为李渊来太原自己就动了这个心思,要不要现在说呢?

她说不好现在是不是时机。

李渊却将剩下的茶一饮而尽, 皱眉出了会神, 让婢女远远退出,却将门窗都打开了, 再与窦夫人说话。

“夫人,你有很多年没有做噩梦了, 近来却又常常梦中泪湿了衣被,还是那件事么?”

什么事?窦夫人一听就明白,自然是宇文氏覆灭,舅家男丁尽亡,自己父母兄长也不明不白相继逝世的往事。

她被父母早早安排出嫁,与同样年少而失了父亲与兄弟的李渊在唐国府相伴,在很长时间内她都难以入眠,又或是被噩梦惊醒。

李渊是他的枕边人,当然知道她的心事与悲痛。

直到后来儿女相继出生,小家庭的悲喜琐碎渐渐占据了心灵,她才慢慢平静下来,很少再做噩梦了。

但现在大概是因为二郎告诉她杨氏终被李氏所代,大隋江山覆灭的消息,她大喜之下心境受到冲击,再度梦见她少女时期萦绕不去的那些人和事。

没有以前的惊悸和大怮,往往静静地落下泪来,最后告诉父母和舅舅:“我的夫君和儿子替你们报仇了。”

她静默了一会,轻拭眼角,点了点头。

李渊叹了口气,挪到她旁边,将她揽入怀中,借机附耳轻声道:“夫人,如今天下将乱,我有意夺杨氏天下,你看如何。”

窦夫人捏紧了帕子,心中只一个念头:“来了!”

她背部僵直,李渊只当她震惊,轻轻抚了抚背,继续道:“我有意从太原直取长安。二郎在马邑留下的人正好为我所用,只是二郎那里,还得有家里人去联络。我想让大郎走一趟。”

窦夫人吸了一口气,放松了自己,反手抱住李渊,同样在他耳边轻声细语:“不用让大郎去了。二郎早有反意,不敢同你说,央我找机会告诉你。我担着这心事许久了,正愁怎么同你说……”

李渊本来担心夫人受到惊吓,这回可好,自己受到了严重的惊吓,松手一仰,差点把老腰撞到几案上去。

窦夫人忙扶住他,仿佛带了几分不安似的,“你生我与二郎的气吗?”

李渊现在这个状态,与其说是生气,不如说是呆滞,连眼珠子都是好一会才重新转动,艰难地道:“夫人最近梦中流泪,是因为这件事,心中生惧,又不敢与我分说吗?你呀,多年夫妻,就是同我说了又怎样,我便是没有反意,难道还会把二郎绑缚送进狱中待罪吗?”

窦夫人摇了摇头,轻笑一声:“我恨杨氏入骨,只怨身为女子不能为舅家报仇,又有了夫君和孩子,只能将仇恨藏在心中,又怎么会恐惧。我只是不知道怎么同你说好……二郎毕竟年少,要只是嘴上冲动,岂不是叫你白担心事。我嘱咐他若是真要起事,一定要派人来说,我想那时再同你说罢了。”

李渊不以为然,心说果然妇人之见,那时再说什么都晚了,哪还来得及准备。二郎也果然年少没有远谋,只同夫人商量顶什么事。